广东砂锅焖鸡的做法(虾酱蒸腩肉)

广东砂锅焖鸡的做法(虾酱蒸腩肉)(1)

咸虾酱蒸腩肉。陈英梅 摄

●梅子

虾酱,对于阳江人而言绝对不会陌生,只不过,老一辈的人不是叫虾酱,而是叫作“咸虾”。这是一种在小虾里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捣烂,后经密封发酵而成的海鲜酱料。传统的虾酱黏黏稠稠的,颜色紫红,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咸而细腻。正是因为虾酱味咸,也便有了“咸虾”这一名称。

过去,虾酱是山村农家难得的海味。记得在我小时候,偶尔会有挑货郎挑着虾酱进村卖,挑担一打开,几乎全村人都能闻到那独特的香味。那时,奶奶总会端出一个洗净擦干的大沙钵,买回满满的一沙钵,然后,再晒干一个小埕,将买回来的咸虾酱倒进小埕里。随后,在咸虾酱上面铺上一种能够保质防虫、名叫“剃刀柄”的树叶子,再密封起来,隔个十天半月后再打开,便可食用了。

舀出一两勺,放到饭上蒸熟,给家人开开荤。这时候,大人是不怎么舍得吃的,只是用筷子尖点一点酱,抹到米饭上面或搅进白粥里,便是佳肴了。但我不怎么喜欢咸虾,因为那时候的虾酱虽然闻着很香,但吃起来除了味咸、腥,真的再也品不出其他的味道来。后来,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咸虾酱也渐渐被其他食物取代了位置。长大以后,咸虾于我而言成了回忆,虽然家里老人偶尔也会买点回来,还会放上姜片、花生油甚至几块肥猪肉蒸得满屋咸虾味,但我始终对它没有食欲,想来也有二三十年时间没吃过咸虾酱了。

直到不久之前,我在阳东区大澳渔村邂逅了虾酱蒸腩肉这一道美味,从此竟对几乎一度遗忘了的虾酱念念不忘。那次与文友们一起去大澳渔村采风,午餐席间,上了一道并不起眼的虾酱蒸腩肉,一时间,几位文友都争先恐后地装起了米饭。坐在我身边的一位美女,也扔下了手里正剥着壳的海鲜,端起饭碗装了满满的一碗米饭,将那盘虾酱蒸腩肉转到面前,一边往碗里夹着腩肉一边说:“这香味实在是让我忍不住了!你们好好吃海鲜,我有这道虾酱蒸腩肉就够了!”说罢,她又往饭碗里淋上几汤匙的虾酱腩肉汁,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看着他们一个个吃得那么起劲,我禁不住好奇,也夹了一块腩肉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尝起来。我这才知道,原来在我们日常的餐桌上,竟然还有这样一道美味存在,而我差点就错过了!那被淋上虾酱蒸得油光透亮的腩肉,吃在嘴里只有鲜美的香味,丝毫感觉不到油腻,就连那猪皮,也黏黏软软的,越嚼越香,有一种特别的口感与味道。而那猪肉上面的虾酱,也变得香而不咸了,与小时候那咸涩的味道截然不同。一顿饭下来,唯独那盘最不起眼的虾酱蒸腩肉清光了,连汁都没剩。

从那天起,我竟常常念想着虾酱蒸腩肉的美味,甚至有时候上床睡觉的时候,也会突然想起那道美味来,越想越饿,越饿又越想,反正,想着想着,就会饿得难以入睡。于是,每次因为这道美味辗转难眠后的第二天,我必然要到市场上买回上好的腩肉,配上从大澳渔村带回的虾酱,蒸出一盘百吃不腻的美味,以满足日思夜想的食欲。

虾酱蒸腩肉的做法很简单,将五花肉切成薄片状装盘,加入适量的虾酱,再放上姜丝,淋上花生油,赶在电饭锅煮饭跳闸前几分钟放进电饭锅里,待到饭熟跳闸时,虾酱蒸腩肉的香味也扑鼻而来了。之所以要在煮饭的时候蒸腩肉,是因为在饭面上蒸出来的腩肉不至于吸收太多的水分,火候也是恰到好处,能保留住最佳的口感和味道。虾酱蒸腩肉油而不腻,口感独特,既释放了咸味的虾酱,又融合了猪肉和花生油的香滑,两者搭配在一起,可谓真正的活色生香。吃过了虾酱蒸腩肉,才明白其实小时候的虾酱不是不好吃,而是少了与它搭配的腩肉。

虾酱蒸腩肉,真的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