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扬州(今夜无眠谈谈扬州)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又是个不眠之夜我实在是对自己的睡眠质量不敢恭维,羡慕舍友的睡眠质量之余只能找些事情做做,于是便有了来写点关于扬州的文章的想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冷月扬州?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冷月扬州(今夜无眠谈谈扬州)

冷月扬州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又是个不眠之夜。我实在是对自己的睡眠质量不敢恭维,羡慕舍友的睡眠质量之余只能找些事情做做,于是便有了来写点关于扬州的文章的想法。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在这几年已经见惯了许多网友对扬州的不堪入目的评论,甚至是赤裸裸的歧视。其实,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来说,扬州永远都是我深深热爱的家乡,我不希望看到有人打着所谓的“客观”旗号去诋毁她,扬州人应当抬起头。当然,今天我不是来同那些人作口水之争的,我要做的是回忆,是翻开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邗沟,筑邗城,这被视作扬州的建城之始。邗沟,一条并不为人熟知的运河,却给扬州带来了横跨中国历史两千余年的繁荣。或许有人会质疑,扬州应当是从唐朝开始发展起来的,又何来两千余年。其实,早在西汉,扬州就凭借着繁荣第一次崛起。那时扬州尚叫广陵,是吴王刘濞的都城。吴国在汉初的诸侯国中算是非常富裕的,作为国都的广陵也被经营得很好。一般来说,中国人对于品行欠佳的君主都不会给予好评。而夫差与刘濞,一个刚愎自用不纳忠言导致国破身亡,一个则起兵谋反落得个身死异地。这两个人算得上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了,但是由于他们对扬州的突出贡献,至今扬州人都为他们保留着大王庙不时祭拜。

初次繁荣后的扬州来到魏晋南北朝自然难以在乱世中保全。由于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一直都是北方政权南下的重要通道,而南方政权的都城基本上都在南京,那扬州对于南方政权的意义就更加重要,不论是北伐还是屏卫都城都少不了扬州这块板子。南北之间的反复拉锯导致扬州成为废墟,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鲍照在路过扬州时便写了一篇《芜城赋》来描述扬州的荒芜景象。扬州算是一落千丈了,但她却一直等待着。

而后就是不少扬州人津津乐道的隋唐了,许多人都将这个时期视为扬州的巅峰期。杨广,一个中国历史上极富争议的帝王,他用强硬的手段从中国地图上划出了一条南北走向的运河,沿岸的城市也因此改变了命运。这件事对于扬州来说不应是改变命运,因为扬州本来就是与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我更喜欢将隋唐大运河的开通称作扬州的加强,一个本来就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有了沟通南北的运河加持,这时候的扬州又是个沿海城市,通江达海的条件下想不发达都难。此外,隋炀帝又极其钟爱扬州,三下江都,扬州的政治经济地位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而隋炀帝也最终死在了这座他喜爱的城市,广陵广陵,杨广之陵,即使当时已经改名江都,但杨广还是永远葬在了这里。或许老天爷是在与扬州开玩笑,为扬州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帝王尽是口碑不好的,然而当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时又会发现这些人并非全然是不堪的,起码扬州人还是会感谢他们的。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朝捡了个大便宜,不得不说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大运河最终成为了唐朝的财富密码。扬州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一个连接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自然成为了顶流。到了安史之乱以后扬州更是成为了大唐的第一经济都市,其地位也不仅仅限于国内,当时的扬州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内居住着万余来自阿拉伯朝鲜等地的外国商人。而大唐的诗人们也尤其钟爱这里,李白为扬州的春天代言,杜牧为扬州的美人代言,刘禹锡则与白乐天重逢于此,扬州又成了一座机具文化气息的城市,这当然是因为她富贵,有钱了自然有人争着来说好话。

唐朝之后,扬州也重新陷入了战乱,这里不再赘述了。到了宋代,扬州似乎一直都本本分分,有钱却也不再那么闪耀了,倒是赵构的仓惶南逃给了扬州一丝机会,不过金人紧紧逼迫下赵构只能继续南逃,而扬州也沦为了宋金交战的前线。姜夔的一首《扬州慢》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候的扬州,一如《芜城赋》,这座城市不再美好。南宋末年,李庭芝与姜才死守扬州城,这是我最早听到的关于扬州的守城之事,而后还有明朝末年的史可法,扬州人也没有忘记这些忠臣,双忠祠,史公祠,这些都是我们对于英雄的铭记。

来到明清,扬州最后一次的繁荣与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凭借着交通优势,大批的晋商徽商先后来到扬州经营盐业,他们也用金钱为扬州带来了盐商文化。喝茶泡澡,饮食娱乐,居住休闲,扬州的各个方面都被盐商深深影响。帝国余晖下,扬州也因为盐业改革走向衰落。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三进三出扬州城,给扬州的打击是很大的。到了近代,扬州错过了铁路,上海也接替了扬州的地位,这座城市在百十年中全然成了透明的。大批的扬州人跑到了上海从事着低下的工作,被换作“江北佬”。繁华转瞬即逝,扬州终于还是没能将往昔的荣光带入二十世纪。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瓶水冷而知天寒,扬州一地之盛衰,可以觇(chan,窥)国运。”纵观扬州历史,全盛于大一统时期,衰败于混乱时期。我想,这是扬州的命,也是中国许多城市的命,只不过扬州所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来不想谈及现在的扬州的,但是网络上有些人却大放厥词唱衰扬州,使得我不得不提一提。现在的扬州本来也可以不这么落后的,这落后当然是指与以往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扬州的工业一度“八龙齐舞”,经济上超过南京,然而还是分了家。1996年以来,扬州经济慢慢从全国五十名开外到现在三十多名,我们的城市已经非常努力了,却总有人唱衰,说扬州越来越不行,这实在是闭着眼睛说话。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深深感到这几年扬州变化极大的,各种方面的发展是清晰可见的,有些人不顾事实一味唱衰,我是非常心痛的。国学大师任中敏先生说过“扬州人不是豆腐”“抬得起头,过得了江”,我想现在许多的扬州人非常缺少这种精神,扬州人应当硬铮起来,扬州正在复兴,我们要做的就是埋头苦干,而不是唱衰。

今夜无眠,扬州的未来大为可期,望能与扬州诸君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