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做人做事识人(鬼谷子谋篇名言10句)
《谋篇》,出自《鬼谷子》,主要阐述了进献计谋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技巧。《权篇》讲的是游说的形式,而本篇则是内容。
在《谋篇》一文里,鬼谷先人认为,凡是替人出谋划策,必须要遵循一定规律,注意从因果关系的角度上去探求事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因。然后,再根据事物的实情,设计出上策、中策,以及下策。也可以结合实际需要,综合各种计策的优点,设计出奇谋妙计。
本文选取《谋篇》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
凡是帮人出谋划策,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首先要追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发生的经过,
尤其是所面临处境的真情。
点评:鬼谷子认为,有结果必有原因,根据因果关系,就能求得实情。
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
能够知道这些实情,设计出上、中、下三策,
然后将这三种计策相互参验,相互吸收补充,
再确定出所需要的是哪一种,奇计便产生了。
点评:「三仪」即上、中、下三种策略。鬼谷子认为,知道实情后,便能设计出上、中、下三种计策,然后将三者相互参验,结合实际需要,那么奇谋妙计就产生了。
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
有共同利益的双方,若互相亲近,那么双方会因合作而获得成功;
有共同利益的双方,若相互疏远,那么其中一方必定会受到伤害。
点评:鬼谷子认为,若双方有共同的利益或者欲望,又能相互亲近,那么两方都能成功。若相互疏远,则一成一害。
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也。
双方有共同利益,就会相互亲近,
双方无共同利益,就会彼此疏远。
一个计谋能不能得到很好地运用,
必须要知道双方的利害是否相同。
点评:双方利益相同,那么就会相互亲近,双方都能获益。如果没有共同的利益,那么己方献的计谋对方就不会采用。
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
事物发展变化才产生了新事物,
为解决新问题才需要计策谋划。
因为要谋略,才有了计划考虑,
有了计划考虑,才产生了言论。
有了言论又对人阐明就是游说,
有了游说才能使事情得以解决,
事情得以解决还要有退出之策,
如果退出的策略也能够考虑好,
就可以制定事情的整个方案了。
点评:鬼谷子认为,新的事物产生,便会有新的问题产生。而对于问题的解决办法,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因为人们有异同,就需要制定谋略,就需要游说。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
仁义之人看轻财物,不能以利益来诱惑他;
但可使他献出财物,提供游说所需的经费。
勇敢之人看轻灾难,不能以祸难使其恐惧;
但是可派他到危险的地方解除那里的祸患。
点评:「费」指经费、财物。「据危」即扼守险要的意思。
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
智者,通晓事理、深明道理,
不可以以欺诈之法来蒙骗他,
但可以跟他讲道理让其立功。
点评:仁义之人轻视财货,若让他承担经费,那么游说之资就可以得到保全。勇敢之人看轻灾难,若让他扼守险要,那么危险就可以得到解除。智慧之人通晓事理,若让他建功立业,那么事业可成。
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正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通过揣摩之法使他感到恐惧害怕;
通过抬高之手法使他处于不安中;
通过纠正之法让他认为自己真诚;
通过符验之法让对方能相信自己;
通过堵塞之法使他处于迷惑之中;
这些都是计谋。
点评:「微」是衰败之意。此句的意思是,先让对方衰败,然而再纠正他,这样就可以让对方认为己方真诚可靠。 「符而应之」指设计一个祥瑞之兆,然后再应验了,这样就能使对方相信己方。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
计谋的功用,公开不如私下计谋,
私下计谋不如双方二人缔结同心,
因为缔结同心才能做到亲密无间。
点评:鬼谷子认为,计谋之用要遵循三个原则:公开不如私下计谋,私下计谋不如双方能缔结同心。
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
天、地的造化在于其高深莫测,
而圣人治世之道在于隐藏不露。
点评:圣人的智慧用于众人眼前,而众人无法察觉。圣人的才能也运用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所以,在鬼谷子看来,智慧和才能的运用,贵在隐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