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心法笔杆子的写作精进课(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

公文写作心法笔杆子的写作精进课(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1)

《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 : 公文写作实战》:李永新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1-7-1


文丨云海

对于上班族来说,写作能力一项职场必备的基本能力。不管是个人总结、项目汇报、宣传文案、还是给领导写讲话稿,都避免不了要动笔写作。可以说,过硬的写作能力,对于职场竞争来说绝对是一个加分项。尤其是对于单位里的年轻人,提升公文写作能力,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自我投资。近几年来,多有体制内的公文高手将公文写作的技法付诸出版,其中有不少是口碑很好的作品,比如谢亦森的《大手笔是怎样练成的》、胡森林的《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雄文的《文稿,还能这样写》,等等。这些文献基于公文写作的日常经验,总结了公文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也有不少实践的指导,得到了广大公文写手的认可。

李永新的《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 : 公文写作实战》一书,在总结作者从事公文写作的经验的基础上,对起草材料的全过程进行了复盘,显得格外的接地气,成为该书的一大亮点。作者李永新毕业于清华,是某省直机关政研室的笔杆子,创办有分享材料写作的微信公众号“公文选萃”。巧的是,作者与中公教育集团创始人李永新同名,后者是国内公务员申论写作辅导方面的专家。

《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由三部分组成,上篇为基础篇,主要介绍公文写作的动力来源;中篇为实战篇,是全书的精华,可以看到大量的实战复盘,读来给人一种手把手教学的感觉;下篇为素材篇,总结了机关公文常用的词语和短句,适合写手随时翻阅。

材料的好坏,前人总结出各种标准。作者借用前人的标准,将文稿分为“三个水准”:一是以文叙事,二是以文辅政,三是以文鼎新。这“三个水准”为我们公文写作指明了一个很好的进阶路径。尤其是要达到以文鼎新的境界,就不能只停留在遣词造句的阶段了,而是要出框架、出思想,这对写手的调查研究、理论涵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读者达到出思想的层次,实现以文鼎新的目标,就是作者在书中努力要做到的。

在动笔之前,作者主张要注重平时的积累,认为写材料速成的技巧方法,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大量地有效阅读,即通过海量泛读、分类精读,充分占有信息。这些信息量,既包括业务方面的上情、下情、内情、外情,也包括体制内办文、办会、办事的思维方法经验,还包括深层次的理论、思想和共性方法论。比如,作者复盘了阅读《人民日报》的过程,即每天都花费10分钟泛读,重点泛读头版、评论版和理论版,然后从中挑选1-3篇精读,及时了解中央最新精神,学习精彩立意、词句。

在接到写作任务的时候,作者则主张要先把领导的意图和风格研究透,从而提高过稿率。这是机关公文写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即文章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只有站在领导的角度,体现领导的思维习惯,才能写作领导满意的文稿。书中复盘了作者2019年起草的一份致辞的过程,提出了深度掌握具体情况、充分认知致辞体例、研究领导思维习惯、提高站位和受众意识等经验。

在实战中,作者借用苏轼的名言,“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指出写作材料要先勾画出整个材料的框架和提纲再动笔,而一旦搭完架子,就要趁热打铁把文章写出来,一气呵成,再去慢慢完善。对此,作者复盘了他3天起草全省工作报告的经过,比如他通过一稿多用、深入调研、动态把握好上情下情内情外情、熟练掌握报告体例等,来提前谋划和酝酿,以确保顺利完成这个分量重、难度高、人物紧的重要材料。

除此之外,作者还总结道,起草文稿,要做到脑里有畏、眼里有活、心里有数、及时复盘,这对于培养写作的硬实力尤其重要。脑里有畏,就是要自觉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每个文稿任务,时刻以以文辅政鼎新的标准来做好文稿起草。眼里有活,就是对于本职工作内的活要及早打好提前量,既然要干,就干到极致。心里有数,说的是要管理好时间和精力,毕竟精力时间有限,作者的经验是把最好的精力时间去拉提纲、理思路,一般的精力时间则用来填补内容。及时复盘,就是养成复盘和梳理的习惯,作者能够成为一地一域的笔杆子,养成了复盘的好习惯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阅读《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 》一书,实际上也能够学习到进行工作复盘的方法。

#阅读的温度##读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