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读书感悟(人生最重要的这种能力)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小花一样的感觉:“休个假,感觉比上班还累”,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读书感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读书感悟(人生最重要的这种能力)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读书感悟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小花一样的感觉:“休个假,感觉比上班还累”。

之前有篇文章《真正会休息的人,是如何度过假期的?》一度火爆网络,文中说“姿势”不对,越休越累,小花深表认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懂得休息!

心理学家米哈里研究发现:深度阅读能让人获得很大的放松度和满足感,所以假期想休息好,不妨阅读一两本一直想读而未读的书吧!

但除了米哈里所说“读书可以让人放松休息”,读书的意义还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经常听到孩子这样问:

当孩子在书桌上疲惫不堪之时,他会问你:我为什么要读书?

当孩子在周末不能玩耍之时,他会问你:我为什么要写作业?

当孩子在课堂不能天马行空之时,他会问你:我为什么要上学?

是啊?为什么?

为了他可以读一个重点初中、省级高中、名牌大学?还是为了——钱?

高中同学聚会,大家聊一聊上学趣事,酒过三巡,一个曾经调皮捣蛋的“差生”拍着班长的肩膀说:“班长啊,读书有什么用呀?我高二就不读了,现在一样开超跑、住别墅,手底下几百号人管着。”

班长笑笑没有反驳。

我想,这就是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吧。不反驳他人评判,他人叫我无用书生,但我不叫他人暴发户。

我那位同学说的情况,生活中的确也有。

比如,某大学毕业的硕士正在给小学毕业的老板打工;北大毕业生去卖猪肉了;卖早餐的阿姨一样赚出了两套大平米房子……

存在吗?当然。

但是我们将特例视为常理,本就荒谬。就像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人走着走着被天上突如其来的冰戳死了,你可以劝大家不要走路吗?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北大建校这么多年,没有几个卖猪肉的;看看中科大少年班走出来的那帮人,各个牛顶牛,管着上千人大公司的,成为科学家的,拿了诺贝尔的;再看看那些坐拥两套房甚至二十套房的,都是高学历、高学识的人。

有一组调查数据:

硕士学历以上的家庭比高中学历家庭的富豪比例高三十倍。

博士学历的人比高中学历的平均收入高六倍。

当然啦,这里不是强调学历,而是知识渊博,你眼里的死知识将来都会活过来。

语文课上学的汉字,除了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说明书,还能让我们给老婆写浪漫的情书;

数学课上学的公式,除了可以让我们在买房的时候轻松算出首付、税费,还可以让我们避免老板偷税、漏税;

地理课上学的常识,除了可以让我们轻松知道某地的方位,还可以出国的时候根据时差给孩子打电话;

……

知识才是我们活在世界的工具。

再说回我的班长,他女儿最近考试经常粗心大意,孩子妈跟女儿说可以不管那些粗心大意做错的题,要着重看看那些不会的题。

但是,班长和孩子妈的观点却不一样。

班长说,那些不会的知识点可以慢慢学习,并不难,但是粗心大意是性格上的缺点,平时粗心,考试也会大意,如果不攻克这个缺点,将来学会一百个知识点,一样会做错。

读书,可以让一个人以更多角度的看问题,也可以让一个人思考更有深度。

最近在抖音上看了一个段子:

丈夫指责妻子败家,抱怨妻子总是喜欢一些没用的东西,妻子微微一笑道:“我不许你这么说自己。”

其实,这个段子是有来源的。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某地举行公开演讲时,台下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笨蛋”两个字。

台下都等着看他出糗,但丘吉尔却神色自若地对台下观众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忘了写内容,只署了个名。”

不读书的人只会用最直接的暴力语言进行攻击,言语间透露着自己的无知与粗俗。

而读书之人则更具幽默感,不怒不躁,即使是遭遇谩骂也能机智回应化解尴尬,甚至语带机锋。

《欢乐颂》里,曲筱绡不懂麦克白夫人是个什么梗,大笑魏渭是个小受,让赵医生大为难堪,爱情差点就拜了个拜。

所以,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说的浪漫一些,读书,是为了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老公/妻子,也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冬天听雪,夏天听禅,而不是一天到晚家长里短。

说的功利一些,读书,是为了遇到孩子问“这是什么花”“这是什么动物”“木星有几颗卫星”一类的问题时,就不会一问三不知偷偷去百度,而是张口给出答案,分分钟得到小朋友的崇拜。

关于这个问题,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我印象非常深刻。

答主的爷爷是一个生于民国的读书人,满腹经纶,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当时遭受种种迫害,被抄家、批斗,流连失所,一年之内搬了30多次家,无非是别人家的杂物间甚至牛棚。

等爷爷年老后,生活逐渐平静了下来,沉迷读书的习惯却留了下来,每天爷爷都会拉出他的椅子,迎着黄昏,端着一本发黄的线装书,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

他已经老了,嗓子干哑,唱腔滑稽可笑,我总是会问他:“爷爷你在做什么啊?”

“读书”

“你都这么老了还要读书啊?”

“书不论多老都要读。”

弟弟妹妹们一哄而散,我就在那里静静地看着爷爷,年纪轻轻的我渐渐觉得,读书一定是一件神秘好玩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过,我长大了,爷爷却更老了。爷爷离世的前一天晚上,在床上唱了一夜的戏,从《借东风》唱到《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听得满室人戚然。

纵使如此一生落魄,抑郁不得志,在那些暮霭沉沉的黄昏,我苍老的爷爷还是满身祥光。

仿佛身在书中,这个世界就不再是冰冷扁平的的代号,它有了深度、有了宽度、有了温度,也有了表情。

养成读书习惯,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摆脱生活的琐碎,有限的体验,和周遭狭窄的环境。当我们阅读,我们就会拥有奇妙的视角,看到别样的人生,甚至宽阔的世界,浩瀚的宇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