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傲气的十首诗(李白豪气四溢的一首诗)

五月,对于韩愈来说,是“榴花照眼明,枝间子初成”;对于赵嘏来说,是“和如春色净如秋”。但对于李白来说,却是“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也就是说,李白身在中原,却心系天山。而天山,是雪域边疆,是剑胆琴心,更是无数文人心中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如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最傲气的十首诗(李白豪气四溢的一首诗)(1)

虽说唐代的边塞诗人,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但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同样出类拔萃。“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便出自于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它写于唐玄宗天宝二年,也就是公元743年。当时李白初入长安供奉翰林,胸中所怀有的就是满腔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李白最傲气的十首诗(李白豪气四溢的一首诗)(2)

所以在《塞下曲六首·其一》这首诗中,李白以乐观高亢的基调,描绘了守边将士在沙场上征战的艰苦生活,歌颂了他们忠心报国的英勇精神,表现了自己高尚的爱国情操。通篇读下来的感受,是意境浑成,豪气四溢,可以说只是最后两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便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李白的这首《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最傲气的十首诗(李白豪气四溢的一首诗)(3)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即五月的天山仍然是满山飘雪,根本看不到花草,只有凛冽的寒气。很显然,李白这两句诗是抓住了中原与边疆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因此所见所感也就截然不同。正常来说,常年被积雪覆盖的天山,给人最直接的感受也就是一个“寒”字。不过李白这里的“寒”,主要是突出了苍凉寒苦的情调。

因为“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即虽同处五月,在边疆是看不到春色的,更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了《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加上唐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自然就有了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在其中。但李白这首诗又不是主写思乡怀人之情,所以紧接着便有了“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李白最傲气的十首诗(李白豪气四溢的一首诗)(4)

在古代,出征的时候,是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的。这两句诗写的便是这种情况,即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晚上也要抱着马鞍睡觉。由此可见,守边将士在沙场上征战是十分艰苦的,更别说还有莫大的伤亡率,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对于他们来说,对于李白而言,却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最傲气的十首诗(李白豪气四溢的一首诗)(5)

也就是说,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即便身死也不后悔。值得一提的是,李白这里引用了汉代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让自己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变得更为有力。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李白最傲气的十首诗(李白豪气四溢的一首诗)(6)

纵观李白的这首诗,主要是描绘了守边将士在沙场上征战的艰苦生活,歌颂了他们忠心报国的英勇精神,以及表现了李白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尤其是最后两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语气斩截强烈,喷涌而出,可谓豪气万丈,自由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