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前是卖枣的吗(倘若真的北漂卖过枣)

桃园结义,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故事,说的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第一次在涿县相遇,因为意气相投,便结拜成为异姓兄弟的事迹。三人当中,刘备和张飞是老乡,都是涿县人,关羽是河东解良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运城人。涿县,也就是今天河北省涿州市一带。

关羽由于看不惯本地某不知名豪强欺凌百姓的行为,将他杀了,然后开始浪迹天涯。在各地辗转五六年后,来到了涿县,由于涿县距离今天的北京很近,关羽的足迹可能也曾到达过北京。这样看来,关羽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名北漂。在避难的这些年里,关羽是靠什么谋生的呢

关羽之前是卖枣的吗(倘若真的北漂卖过枣)(1)

桃园结义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关羽是卖枣的,张飞是杀猪的说法,甚至在乾隆的对联中,都有提及,

关羽卖枣,张飞屠猪,乱世皆万人敌!

令人好奇的是,关羽卖枣的说法不知道是从何而来。在《三国志》一类的史料中并无相关记载,而《三国演义》中的原文,也只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

关羽之前是卖枣的吗(倘若真的北漂卖过枣)(2)

关羽

只是提到关羽推着车子,可能是个小贩,但是也并未提到他售卖的是何物。难道是因为关羽“面如重枣”,所以看起来像是种枣之人?这个问题我们先搁置一边,我们姑且认为,北漂人关羽,靠卖枣为生。在这样的人物设定下,不禁产生疑问,关羽所卖的枣子从何而来呢?卖的又是哪里的枣子呢?

枣子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被人们所食用。新鲜枣子易于储藏运输,也可以晒干做成枣干,遇到饥荒的年份,枣干可以用来救灾充饥。由于这样的特性,在汉朝时,枣树的种植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大量种植枣树,甚至可以带来等同于千户侯的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想要获取枣子并不是难事。不过关羽是浪迹天涯,居无定所,不大可能会自己种植枣树;关羽身上也未必有足够的盘缠,也难以去农户家中收购。

关羽之前是卖枣的吗(倘若真的北漂卖过枣)(3)

关羽

结合《三国演义》来看,关羽所使用的武器是82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挥舞起来需要很大的臂力。而打枣需要挥舞长杆,这也是很需要臂力的。依此看来,最有可能的是,关羽从野生的枣树上打下的枣,或者帮助他人打枣,获得一些枣子作为报酬,在打枣的同时锻炼了臂力。既然枣子是通过打枣获取的,那么关羽打的是哪里的枣呢?

安邑大枣

关羽是山西运城人,而方才引用《史记》提及的安邑,位于现在的夏县,和运城相邻。安邑产的枣是大枣,在三国时期是出名的枣类品种,被曹魏视为贡品,据《艺文类聚》记载,

魏文帝(曹丕)诏群臣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国凡枣味,莫言安邑御枣也。”

关羽之前是卖枣的吗(倘若真的北漂卖过枣)(4)

北漂人关羽

关羽家乡一带出产品质优良的枣子,会不会是从这里获取的枣子呢?可能性不大,因为关羽在当地有命案,应当已经成为通缉犯。关羽身高九尺,红脸长胡子,很容易被辨认出来,回到家乡一带风险太大。而且从地图上看,运城与涿州直线距离超过600公里,途中运输距离太长,不具备实际操作性。

金丝小枣

既然关羽贩卖的不是家乡的枣,那也可能是就地取材。沧州在东汉末年隶属于幽州,而幽州也是盛产枣类的,据《战国策》记载,

幽燕“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

关羽之前是卖枣的吗(倘若真的北漂卖过枣)(5)

金丝小枣

在秦汉时期,幽州一带主要出产的是小枣。小枣的品种比较多,现代北京密云、幽州村均出产的是金丝小枣。金丝小枣是很出出名的小枣品种,在山东、河北都有广泛的种植。关羽当时如果就地取材,所获取的枣子有可能就是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虽然个头小,但是皮薄核小,甘露可口。民间形象中的卖枣人关羽,曾经赖以为生的,便是这一枚枚的金丝小枣。

品味1800年前的风味,感受乱世中关公带来的一丝甜美,尽在指尖。

本文仅针对民间形象中的关羽,进行的大胆推测,切勿与历史相关人物对号入座。

(本文参考文献,《史记货殖列传》、《艺文类聚》、《战国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