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理性认识群众力量)

《流浪地球》原著中有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情节: 地球在加速器的作用下,成功越过木星,飞离太阳系,地球上的人们终于暂时摆脱了太阳会随时爆炸的恐慌。 危机暂时解除了,怀疑却不断出现。 有一种言论认为,太阳根本就不会爆炸,这些都是政治家的阴谋。这种没有经过证实的论断,迅速传播开来,扩散到全球,成为主流舆论。 愤怒的人们决定“谋反”,他们要让地球掉头,回到原来位置上去。于是一场疯狂的叛乱开始了。 最后,叛军把进行“流浪地球”计划的科学家们,全部赶到了室外,让他们在零下一百度的空间里慢慢死亡。正当人群为成功欢呼时,太阳爆炸了,那一刻他们脸上的笑容还没有散去。

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理性认识群众力量)(1)

作者刘慈欣对于故事的这种设定,在读者看来,充满冷酷和对人性的嘲讽。

是人类的愚昧无知,和盲目的从众,让他们丧失辨别真理的能力,甚至即使有些人存在怀疑,也会因为人群数量的迅速壮大,而改变自己的坚持。

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理性认识群众力量)(2)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从社会心理学上来讲,这种事件,其实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中国的图书市场上有几本书长销不衰,不断被再版。而且,这些书的作者至少在70年前已经去世,因此作品成为公共版权图书,各家出版社都可以进来分一杯羹,推出了形形色色几十上百种版本。

《乌合之众》这本社会心理学家巨著由古斯塔夫·勒庞于1895年写成,由于时代在飞速发展,因此从现世来看,这本书有些偏激,一些观点也有着历史局限性,而且似乎与主流集体主义价值观不符;但瑕不掩瑜,此书就算是在今天也仍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理性认识群众力量)(3)

《乌合之众》在中国备受追捧是很容易理解的现象:我们曾经经历那群体狂热的年代,至今也依然时常见证“暴民”的破坏性,对群体的疯狂非理性有着切肤之痛。而勒庞对群体狂热给出的诊断又非常简单直接,没有理解上的门槛和障碍:个体的人是理性的,一旦到了集体里面,就丧失了理性,“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夸大自己的感情”,“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这些简洁而坚定的判断,让人们可以迅速拿来解释身边的现象,易学易用。

勒庞说:“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有意识的行为。这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也不关心事实,他们只关心自己想象中的事实,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做违法犯罪的事,即使受到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烧杀抢掠的念头,并且会屈从于这种诱惑。群体能给隐匿其中的人带来安全感,人多力量大,个体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众多个体力量集合起来就可以轻易实现;同时个体融入群体后,减弱或消除了对惩罚的恐惧,丢弃了责任感,所谓法不责众也就是这个道理。

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理性认识群众力量)(4)

群体还具有情绪化、敏感化、急于采取行动的特征,具有强大的破坏性,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二战中的法西斯军团、文革中的红卫兵、网络上的键盘侠,都是这样的存在。

看了这么多也许你就会发现,勒庞的观点十分激愤,甚至充满偏见,因为这本书中的观点多来源于经验和观察,并不算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够严谨。

但当今社会中对特立独行的人或行为总存在批判,敢于站出来说话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都奉行“中庸”之道。我们必然生活在各种群体里,因而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处于群体中时学会把握尺度,保持清醒,既不盲目从众,也不过度个人化,不断反思,理性思考

而我们作为新媒体的学习和使用者,如何正确把握风向,引导节奏,利用网络发挥群众力量传播正能量,将是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理性认识群众力量)(5)

想要获取更多内容请关注@半粒星尘,将持续为您更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