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

#影视杂谈#我于1990年12月参军,在这之前不久的1988年,刚刚彻底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因此我对这段历史中的英雄们刻骨铭心,仿佛和这群“老班长”们曾经在一个连队里战斗过。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

某部九连的领导班子

先普及一下当年基层连队的干部职责,以及各个职务之间的分工,否则你就很难看懂靳开来被提拔成副连长以后说的那句:“战前赏了一个送死的官”。

我曾经在某部担任过四年的指导员,也就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赵蒙生(唐国强饰)“曲线调动”到九连担任的职务。

指导员的全称是政治指导员,这一职务和连长同为连队的首长。而副连长、副指导员只能称为“连领导”,这在条令条例上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指导员,这一职务的设置可以追溯到三湾改编,也就是“支部建在连上”,当年在基层连队设立了党支部,也就需要有党的代表来领导,因此指导员的前身称连党代表,营里的称营党代表,以此类推。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3)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4)

之所以在连队设立支部、党小组和党代表,就是为了确保“党指挥枪”,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而党代表就是在监督、领导、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命令。

当年有过血的教训。1927年9月9日,毛主席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当时参加起义的农军不到6000人,但是部队在起义失败后却成了一盘散沙。

当起义军撤退到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才发现基层连队的士兵都快跑光了,部队只剩下不到1000人。毛主席通过深思熟虑后才充分认识到一个事实:在基层连队没有党组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部队就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因此,毛主席决定在三湾休整,开始着手把支部建在连上,并在各级设立党代表。

目前,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团以上单位的党代表都称X政委)的称呼事实上都是原来的党代表,这些职务的全称是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政治委员。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5)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6)

为什么靳开来要说副连长是个送死的官?

因为在战时副连长的职责,一般都是在有攻坚克难的危险任务时,由副连长带领尖刀排(尖刀班、尖刀小分队)冲上去,执行这种任务一般都是九死一生。

当然,靳开来提拔成副连长以后,他说这是“送死的官”并不是真怕死,而是表达对“上层”的不满,事实上靳开来是真正的铁血汉子和热血军人。

开国上将痛哭: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军人和老百姓

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永久的经典,是因为它在弘扬英烈精神的时候,不但没有回避当年的深层次问题,而且还用浓墨重彩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历史批判的态度。

这部电影,用最为尖锐的视角,直接掀开了六个深层次的问题: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7)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8)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9)

第一,通过梁三喜带血的欠账单,在告诉整个社会,很多烈士的家乡并不富裕,特别是革命老区更贫穷。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0)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1)

第二,靳开来违反群众纪律砍甘蔗,牺牲后连个三等功也不给,指出这个问题就是让有关方反思。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2)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3)

第三,赵蒙生搞曲线调动的问题,这个问题更加尖锐。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4)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5)

第四,对越关系问题。我们无偿援助了200个亿,对方却吃着我们的大米,用着我们援助的武器,最终还恩将仇报,反咬一口,该谁去反思这个问题。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6)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7)

第五,“小北京”因臭弹牺牲,电影用这个血淋淋的教训在告诉众人,长年搞某种运动就会导致军备废弛。

第六,靳开来当了八年的炮排排长却不能提拔,为什么?

电影里揭开的这六个问题,一个比一个更尖锐,这就是电影思想性深刻的具体体现,所以我常说《花环》电影能过审,就足以说明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开明。

这部电影的剧本在审核期间,也曾提出过删掉“欠账单”和“不给靳开来立功”的意见,审核方认为这两点严重失实,随后李存葆又再次到前线采访,然后将采访到的相关事实依据递上去,最终才没有删减这些相对尖锐的故事情节。

这部电影拍完以后,按照惯例先把样片送到有关部门审核,有一位开国上将就在北京看到了样片,他就是杨得志将军。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8)

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于1979年2月17日凌晨,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率领云南边防部队向越军发起了攻击。

这位从腥风血雨中走来的开国上将,虽然身经百战,对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也司空见惯,但他在观影期间数度落泪,当梁大娘要用卖猪的钱替儿子还债时,杨得志将军当场痛哭失声,立刻对身边的人说: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军人和老百姓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就是梁三喜牺牲后给了550元烈士抚恤金。

当年对牺牲的士兵、连排长、营级干部、团级干部、师级干部,分别发放抚恤金各500元、550元、600元、650元、700元,因此连长梁三喜的抚恤金是550元。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19)

编剧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0)

导演谢晋

当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上映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在当年年底就将烈士的抚恤金提高了五倍。

在这里,再次对小说作者、电影编剧李存葆和导演谢晋表达深深的敬意。

吕晓禾、唐国强、何伟三人,当众向参演的官兵鞠躬道歉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影视艺术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因此拍电影时需要的大量群众性演员就不好找,但是拍军事题材影视剧的话就会得到部队的大力支持。

1983年,在电影剧本过审后,谢晋导演专门给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将军写了一封求救信,希望拍摄期间能得到部队的人员和装备支持。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1)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2)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3)

让人惊喜的是,谢晋导演很快就得到了部队支持拍摄的答复,还专门在云南、昆明的论战部队中调来一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团、一个炮兵团共约2万人协助拍摄。

在当初拍摄电影前,谢晋导演曾向小说作者李存葆立过军令状:如果我拍不好这部电影,就永远退出这个圈。

谢导之所以如此的充满激情,源自于他对小说原著的欣赏和感动,特别是李存葆第二次到前线采访回来后,给谢导讲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在作战期间,有一位来自山东老区的连长,在牺牲后留下了一张欠账单,烈士在留下的遗书中叮嘱妻子,“万一我光荣了,你们不要向国家伸手,可以用我的抚恤金还账,你千万要尽早改嫁……”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4)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5)

为了把这个感人肺腑的剧情拍好,谢导专门请来了老艺术家王玉梅饰演三喜娘。正是王玉梅老师的精彩演绎,才把“还债”这个剧情塑造的如此催人泪下,也成为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泪点。

题目中提到的开国上将痛哭,也是杨得志将军看到这个剧情时的真情流露。

当部队支援拍摄的人员到位以后,谢晋导演精心安排了一次军地联欢,目的是让演员们和参演的官兵增进了解和感情,这样在开机后才能演出真情实感。

可是,就在当晚联欢会开始时,谢晋却发现电影主演吕晓禾、唐国强、何伟三个人没有到场,他当场就发火了,“赶紧去找他们来见我……

原来,当天下午,当年还很年轻的三个人觉得距离晚会开始还有几个小时,就去了附近的集镇上游玩。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6)

谢晋和李存葆在当年的拍摄现场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7)

让他们三个没有想到的是,当年的唐国强凭借电影《小花》已经火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因此当他们在集镇上一露面,唐国强就被热情的群众围了起来。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8)

《小花》剧照

结果,吕晓禾、何伟俩人走着走着才发现唐国强不见了,于是他们又返回头去寻找,一来一回就把开联欢晚会的事给耽误了,并不是他们故意不参加。

三人回来以后,见到了面沉似水的谢晋导演,他们知道自己犯了错,因此连声向谢导赔礼,但是谢导没有当场表态,而是带着他们仨就来到了室外的晚会现场。

当晚会现场一片寂静,谢导当众厉声喝问:你们知道不知道今天是和谁联欢?

当三人连连点头以后,谢导又饱含深情地说:他们是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解放军战士,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你们仨这样做对得起他们吗?

说到这里,他们仨无地自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见此情形,部队上的领导赶紧过来打圆场,但谢导仍然不依不饶,用很大的声音要求他们仨站到现场的中间位置,当场给官兵们鞠躬道歉。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29)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30)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31)

于是,三个人赶紧照做,一边鞠躬道歉一边连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

当现场响起一片掌声,谢晋导演才用缓和的语气说:“行了,这事就过去了。”随后三个人才敢直起腰来。

可见,谢导是怀着一颗赤诚、敬畏之心拍摄这部电影的。

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哪一年战争(高山下的花环幕后)(32)

如今,这部电影已经上映37年了,谢导也于13年前永远离开了我们。剧中饰演雷军长的童超老师也走了16年,但他们共同创造的经典电影将永世流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