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写出仁德的名言(论语解读仁德的内涵)
辩,逞口舌之利。这里隐含着一个命题,恪守仁德,以仁服人,以德服人,而不要怀揣智慧,以智服人,以巧服人。
儒家经典《论语》
一、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里的一个核心概念,从结构上,"仁"是人站立在天地之间,或天地之间有人。以此推论,"仁"是社会人的生存伦理和社会人的道德伦理。"仁"也要从两个层面探讨,从形而上层面上看,仁是社会人生存的道德伦理,回答的是"人应怎么活""人为什么活"的问题,从形而下层面上看,是指社会人生存必需依靠获取必需品的技巧与技能,回答的是"人依靠什么生活"的问题。"仁"的道德伦理是基于天地自然的法则而产生的,是天地自然法则在社会人间的运用,从这点来说,社会人的伦理应等同于天地自然的法则。这是从天地自然法则的角度回答了"人应怎么活""人为什么活"的问题。天地自然法则即是"人应怎么活""人为什么活"的答案。"人"的生存伦理是基于动物的生存法则而产生的,动物生存的法则就等同于社会人获取必需品的技能。这是从动物生存法则的角度回答了"人依靠什么生活"的问题。"仁"的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探究清楚了,仁的概念的内涵也就清楚了。
河川行舟图
二、 当颜渊请教孔子何为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社会道德的实质是"克己复礼",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周礼的规范,那就是仁了。孔子看来,一天社会人的言行合乎周礼的规范,那么天下就归于仁道了。仁是由规范社会人自己的言行做到的,而不是要求于其他人。克己复礼,具言之,是要对自身的人性中的劣根性进行约束,进行改造,进行扬弃,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的要求。这种约束与改造,从本质上说,不是依靠别人,而是依靠自身。即是说,克己复礼只有通过自己才能彻底实现。这也表明了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的修养呈现的自律的特点。"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对仁的主要判断,孔子用周礼来规定仁,依照周礼而行是对仁的根本要求。因此,周礼以仁作为基础,以礼来维护。礼与仁存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仁是内在的,而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是内外表里的关系。仁是内在和里底的,而外是外在和表面的,是一体的两个方面,是一体两用。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做到仁第一位的是要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私欲,克制自己不合乎道德的思想与言行。第二位是要归复周礼,把自身的思想与言行归入周礼的规范。这是要通过社会人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周礼的规定。当颜渊请教"克己复礼"的具体表现时,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2.1)克己复礼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非礼勿视",不合乎周礼规范的行为就不要观看。二是"非礼勿听",不合乎周礼规范的言辞就不要倾听。三是"非礼勿言",不合乎周礼规范的言辞就不要讲说。四是"非礼勿动",不合乎周礼规范的行为就不要做。孔子这是从"视"、"听"、"言"、"动"四个方面对社会人的举止言行的约束和改造。"克己复礼为仁",即礼等于仁,周礼即仁道。周礼的规范是天地之道的应用,是天地之道的细化,以此而论,仁即天地之道即周礼,是三者一体。
群山峥嵘图
当仲弓向孔子请教仁的时候,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11.2)孔子认为,为官从政者的"仁"表现为,一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作为诸侯大夫之为政者在去官府路上要严肃认真,毕恭毕敬,在朝堂之上役使人民时要敬重人民,尊重百姓,就像祭祀天地神灵一样的虔诚。这是对待国君与臣民的基本态度,恭敬与敬重尊重乃至虔诚是这种基本的态度的内涵。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想得到的,就不要施加于他人。这是将心比心,能够将心比心,也是有仁德的表现,是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成了后世尊奉的信条。三是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怨恨与抱怨,是对自身不能正确认识与评价而产生的情绪,是将自身所做功德夸大而迁怒于他人或家国情绪的反映,是未能正确认知天地之道的表现,是未能达到道德境界而身处功利境界的例证。怨恨从表现形式上是对他人与外界的一种态度,一种发泄,而实质上是对自身不能正确认知与评价和道德修养不够所产生的。因此,怨恨与抱怨,是没有仁德的例证。 仁表现在言语方式上即说话谨慎。当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何谓仁的时候,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12.3)在孔子看来,言语方式的谨慎是仁在语言方式上的表现,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言语谨慎是仁的规定性之一。其y
意象涂鸦图
当攀迟向孔子请教仁的内涵时孔子说:"爱人",请教知内涵时,孔子说:"知人。",何谓知人?孔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并且子夏举出了实例—"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12.22)在孔子看来,仁以爱人,知以知人。仁的内涵就是爱人,爱护天下黎民苍生。而知的内涵却是知人,是了解与选拔人才。孔子看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即选拔正直,罢黜邪恶,使邪者归正,那才叫知人,是需要智慧的。仁是儒学的基础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恺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知,孔子认为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真正做到知是并不容易的。这就像舜帝,他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商汤拥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把不仁的人也被疏远了。知人要以爱人为基础,要以爱惜人才为基础。要把仁者选拔出来,疏远那些不仁之人,才能算作智者。
山水意境图
仁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13.27)在孔子看来,仁者应具有四种品德,一是刚,即刚强。二是毅,即果敢。三是木,即朴实。四是讷,即谨慎。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首先是刚毅果断,其次是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三、
何谓仁?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不需要凭借外力,依靠自身的努力就能够使得仁心显现。这就像一面镜子的光亮,上面落满了灰尘,这些灰尘,掩埋了镜子,也掩埋了镜子的光亮,只有人自觉地依靠自己拂去灰尘,才能使得镜子显现出光亮。所以,佛家说,拂拭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的本心显现,归于本真。因此,"我欲仁,斯仁至矣。"(7.30)在孔子看来,只要自己诚心求仁,擦去浮在人心上面的尘土,仁就到来了。孔子告诉我们,要想认识仁,第一位的是需要依靠道德的自觉,需要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在这里,孔子强调了社会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意义是重大的。此即是说,人道,需要的是内求,而不是外求。
腊梅迎春图
乾道的德性是施与,就像太阳的光芒一样照耀坤地,滋润万物。乾道用之于社会人则是施舍,是那些富贵之人的施舍。以此而论,施舍是乾阳的德性,也是社会富贵之人即仁者的品德。富贵之人能够广博的把自身拥有的财富施舍给人民而救济人民大众,此即是仁者的行为。当子贡向孔子请教这种行为是否是仁的时候,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⑥,可谓仁之方也已。"(6.30)在孔子看来,能够广博的施舍而救济民众,那不但是仁者,还是圣者了。在这里,孔子把"圣者"、"仁者"进行了区分,并对两者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圣者"的内涵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是心不存私,博施济众。而"仁者"的内涵却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是立己达己,立人达人。仁者是以成就自身,使自身通达作为出发点,即仁者是以一己之私作为思想行为的基础,仁者是在自身站立起来、自己发达之后才惠及他人。此即是说,自己是第一位的,惠及他人是第二位的。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孔子指出了"能近取譬",即能够取之近身,拿自身打比方,推己及人,这是推行自己主张(仁道)的一副事半功倍的良药。同时,又蕴含了凡人都有自私之心的命题。俗谚,人同此心,理同此理,此之谓也。这也表明只有脱离自身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彻底摆脱自身劣根性的枷锁,才能提升至圣者的境界。
朦胧风雨图
孔子认为,他自己也还没有达到圣与仁的境界,他只不过是在做个积极的努力。因此,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7.34)孔子认为,"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努力是达到圣与仁最主要的因素。"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实现圣与仁的阶梯,是达到圣与仁思想道德境界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孔子告诉我们,关于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他在朝着这个方向做着积极的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与基本一致的。 当子张向孔子请教仁的内涵时,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7.6)孔子认为,能够处处践行五种品德,就是仁者了。此五者,一是恭,即庄重。恭则不悔,即对待他人庄重,就不会遭受污辱。这是对待人的态度上来说的,对待他人采用庄重的态度,才不会遭受污辱,庄重是避免遭受污辱的前提,在他人面前不庄重有可能会遭受他人的污辱。二是宽,即宽厚。宽而得众,即待人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待人宽厚是得到众人拥护的基础,待人不宽厚就不会得到众人的拥护,宽厚与得到众人拥护之间存在有必然的联系。三是信,即诚实。信则人任,即诚信就能得到他人的任用。诚信是得到他人任用的前提,不诚信则不会得到他人的任用。四是敏,即勤敏。敏而有功,即勤敏就会提高效率,建立功勋。勤敏是成就功勋的基础,假如不勤敏,就不能建立功勋。勤敏是建立功勋的先决条件,离开勤敏要想建立功勋是种不可能的事情。五是惠,即慈惠。惠则足以使人,即慈惠就能够使唤人,慈惠是使唤他人的先决条件,离开慈惠,要想使唤他人是种不可能的事情。这五种品德是仁者的标志。
日照群山图
四、 孝悌是仁的内涵之一,是社会人做人的根本,也是道德的根本。孝悌的作用是巨大的。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有子看来,一个人知道孝悌,才能家庭和睦,也不会做有悖伦理、犯上作乱的事情。不犯上,就不会作乱,这是千古不变之规律。知孝并且行孝,一是知父母,知晓辈分间的差别,知晓尊长。二是报恩,报答父母的养育的恩情。知悌,一是知晓同辈间的区别,知晓长幼。二是和睦,谐和兄弟之间的关系。这就叫知晓自己所处的位置,知晓自己立身的根本。并且具有了处理基本关系的正确的基础。能够处理好这两种关系的人,是道德高尚的人,是伪君子。本句从本质上说,是着眼于探讨孝道跟作乱之间的关系。尊敬父母,爱护兄弟,家庭和睦,就不会做那些犯上的事情。而不做那些犯上的事情,就不会做那些作乱的事情。孝,即是顺,顺父母,顺兄长,有顺的思想和意识,就不会犯上,也自然不会作乱。 孝悌就是君子做人的根本,孝悌也是道德的根本。做人的根本树立了,做人的道德就产生和确立了。孝悌是社会道德根本的体现,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内容。在这里,强调了做人就要固本,强调了道德对人的影响的巨大,是人一切行为的根本,基础。高楼万丈平地起,基础是重要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根本就是基础,基石。作为德高的人,要做好根本的工作,这个根本的工作就是进行孝悌教育。孝悌这是根本,是第一位的事情。孝悌是仁的根本,是整个儒家学说的基础,是"仁"的第一个内涵,也是最根本的内涵。
山川流水图
真诚是"仁"的重要内涵。就世界而论,只有真假,此也即是说,这个世界只有某种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存在的即是真,不存在即是假。至于说,各种事物的存在之间的关系,譬如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关系,那则是另外的范畴的问题。而社会,则不仅有真假,而且有是非。是非是社会人对社会事物存在及社会人思想与行为的判断规范和准则,这种是非规范和准则是维系社会发展而制定的,是对现存社会制度与社会体系的确认与维护,是对人与人之间层次与关系的确认,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产物。是非是建立在真假范畴之上的,真假是判定是非的基础。以此而论,真假是世界的断定准则,而是非却是社会的断定法则。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仁矣!"巧言即花言巧语,工于辞令,令色即伪装自己,取悦于人。巧言,必然违逆真诚,必然有所夸饰,有所夸张;令色,必然有所掩饰,必然有所乱真,有所浮心。不论巧言,还是令色,都是缺乏真诚,追求外在的东西,都是内在不足,而用外在的东西加以掩饰。此是虚假而缺乏真诚的表现,是缺乏质朴的行为。这是因为内在东西的不足与缺乏,才会用巧言与令色来掩盖与装饰。缺乏真诚,即缺乏"仁",孔子这是从"仁"的反面对"仁"做出的阐释。
朦胧意象图
仁是礼的思想理论的基础。假如社会人缺少仁的思想,礼是无法践行的。假如社会人缺乏仁的思想,那么乐曲的作用也是无法发挥的。礼和乐都是外在的形式,而仁则是社会人的思想和道德的内在的意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此正是对仁的作用的肯定,对礼与乐作用的影响。礼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规范,是规范社会人思想与行为的准则。而乐曲则是调节社会人思想与行为的另一种形式,它是通过演绎自然法则来调节社会人情感与情绪的一种方式。乐曲也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乐曲是以"中和"或"中正"作为法则的,它寓教于乐,是调节社会人情感与情绪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今天,乐曲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乐曲能够规范人的情感和鼓舞人奋发向上的力量,激励与困难作斗争的毅力与勇气。乐曲,也是发泄自身不良情绪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发泄来平衡社会人情绪的最有效方式。但无论如何,礼乐都不能脱离仁这个基础,离开仁这块基石,礼乐就会步入邪恶的轨道,礼乐也就达不到调节社会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目的了。
老者问路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