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

1

我是2019年2月8日大年初四下午15点从家开车出发去东北的,我第一站是锦州。

锦州我去过很多次了,但是我从未好好地看过和辽沈战役有关的遗址和纪念馆,隐约记得早年参观过一次辽沈战役纪念馆,但是当时走马观花印象不深了。

我沿京沈高速而行,这条路线解放前也叫北宁线,路过山海关,是东北关外连接关内直到京津的必经之路。

这次去东北,我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看雪,天黑了以后,路过兴城一带的时候,天降大雪,我心里一喜,心说天助我也,这么快就下雪了。

但是,生活中充满了虚晃一枪,很多时候,不要高兴得太早!结果,下雪只是路上的那一段,并且随后的东北行,没有任何雪,还是暖冬,连吉林的雾凇都没有!这是一个遗憾。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

晚上20:15左右,进入锦州市了,虽然我来过锦州很多次,但是这次来,依然感觉并不熟悉。

锦州市并不大,主要的市区街道承一个T字型,从南进入锦州,就是从T字的下面的竖线进城,一直从南向北走到T字的横竖交叉点上,就是锦州火车站。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3)

我每次来锦州大都住在火车站附近,这次依然不例外,但是我并不是特意的。

开始我先找了一家汉庭酒店,但是觉得小贵,又换了一个地方,结果按导航开到了才发现,就是我当年住过的酒店。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4)

但是这次住宿,觉得那个快捷酒店并不如以前感觉好,老旧了不少,凑合住吧。

放好行李就去吃饭,锦州烧烤是很有名的,先开车到了这家“老白烧烤”,我记得快打烊了,遂换了一家。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5)

这家“锦州御烧烤”在主干道附近,门口没有停车位,在离店不远的地方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地方停下了。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6)

东北的饭馆,菜单大都在墙上挂着,没有北京的那类菜谱,发现还不贵,遂一统狂点。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7)

点完菜进了里屋,我坐的对面是一群年轻人,其中的女孩捂得还挺严实。我对现在的年轻人印象颇好——有礼貌、大都比我们那一代人善良。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8)

坐下后我才从餐具套上看出来,原来这家御烧烤,还是一家老字号。号称清朝年间就有了,还是皇家烧烤传承,厉害了我的餐,闹着玩呐?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9)

我点了一堆素烧烤,味道马马虎虎,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锦州烧烤和新疆烧烤不同之处在于,锦州烧烤什么都烤,甚至鸡头鸡脖子只要你能想到的,不过大多数是海鲜类。

北京有一家有名的“迟记烧烤”就是锦州人开的,锦州烧烤刷辣酱!而新疆的,基本上没有酱,甚至,据说真正新疆的烤羊肉串,甚至孜然之类的佐料都不放,就是加点盐,吃的是一个新鲜。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0)

我还要了一碗炸酱面,鸡蛋炸酱,比烧烤好吃,但是,也没太深刻的印象,吃饱了喝足了回酒店睡觉。

2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1)

我住的地方在那个T字的横线的左半边靠近中间的中心交叉点的位置,中间交叉的点就是锦州站,从锦州站往西,是一个上坡,我住宿的酒店就在那个坡上的北侧。

第二天一早,退了房开车直奔“辽沈战役纪念馆”,路过锦州站时,正好红灯,在车上照了一张晨光中的锦州站。我没回忆起来早餐在外面吃了没有,既然没有印象,大多数可能是我在酒店里吃了一点带的食品凑合了。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2)

按导航到了纪念馆,这是纪念馆的大门,题词是叶剑英题的,我猜测可能纪念馆建的比较晚,或者是,重新修缮得比较晚。

我的逻辑是这样的,辽沈战役,和叶剑英没有直接关系,叶剑英一直是参谋长的职务。他不是四大野战军的直接指挥人员,让他题这个词,一定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

因为叶剑英是十大元帅里最后离世的少数几个人之一,尤其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十大元帅里只有他和聂荣臻、徐向前三位在世,而叶剑英是文革后期拨乱反正的中共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就是他建议复出的。

所以,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词,就应该是在他粉碎四人帮之后的那几年。这张照片其实是我参观到最后出来时照的,但为了让大家先一睹纪念馆大门,特意放在了首位。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3)

先把车开到了停车场,这是一张整个纪念馆园区的平面图。后来我看了百度介绍,与我的推测完全相符,辽沈战役纪念馆最早不在这里,而在古塔下的大广济寺古建筑群内,即锦州博物馆院内。

林彪913事件后闭馆了很多年,后来在文革后的1978年重新更改展陈后开放,同年10月由叶剑英题的词。

到了1985年中央批复修建新馆,新馆选址位于市中心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侧,于1988年10月31日落成开放。随后,又于2001年除陈改造,于2004年重新开放。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4)

沿着长长的步道往上走,远远地能看到一个雕塑。那个,就是“东北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5)

上到上面一层,是一个广场,这里中间是五个五角星的石刻。石刻间的玻璃地面,下面是一条锦州干道,这个步道是横跨在一条干道之上的。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6)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7)

在步道广场的两侧,有很多堵墙,这些是“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主体由花岗岩砌成,表面粘贴有黑色磨光花岗岩石板,高2.5米。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8)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19)

这里的墙又叫“烈士墙”,是根据《东北解放战争烈士名录》里收录的5万余名烈士的姓名,重新审定了一些重名烈士后,实刻了47100多名烈士的姓名而成的!

墙的背面,刻有一些捐助单位和个人的名称、姓名和捐款数额。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0)

走上上一层,也是位于整个纪念馆园区范围的中心地带,就是“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这个塔上面的东北解放军战士塑像是铜制的,据说铜像高达6米,重约18吨,当地人俗称铜像“大铜人”。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1)

花岗岩塔体正面上刻着朱德的鎏金题词“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据说石碑基座高约8米。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2)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3)

塔体基座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刻着进攻锦州和辽西会战的战斗场景浮雕。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4)

塔的后面大约4米的地方,是一面墙,这是纪念碑,也是花岗岩砌成的,碑体正面刻着辽宁省第一届人大会通过的纪念碑碑文。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5)

在纪念塔的北侧,就是辽沈战役纪念馆了,这个纪念馆外形古朴,大门两侧各有一门当时的野战炮。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6)

不巧的很,由于场馆维修,纪念馆闭馆。和我一样也有一些游客前来参观,扫兴而归。不过,我近年参观国内红色纪念地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来自各地的游客很多。

3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7)

继续在园内转转,两边都还没有参观。虽然没有开馆,但借这个机会,粗略地介绍一下辽沈战役的部分梗概(在随后的参观时再继续介绍)。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

辽沈战役之后,国民党军全国总兵力首次少于解放军。抗战后,国共双方都抢占接收东北,因为都明白,东北是旧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但是,双方在东北的基础都比较薄弱。

国民党走的是占领大城市的战略,而共产党恰恰高明于国民党,采取了“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占领广大农村地区,依然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老套路。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8)

我一直很奇怪一件事,作为对手,交手十几年,就算是傻子,也应该学会对方的优点了。但是,国民党却是一个奇葩,和共产党交手多年,就是学不会一点共产党的高明之处。

二战苏德交手,在初期,苏联对德军的闪电战只有佩服的份,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因为当时的苏军中高级指挥员,大都是因为肃反的清洗后新提拔上来的新手。

而这些新手,通过与德军的交手,利用广袤的苏联土地,真正做到以空间换时间,用时间换经验,学会也摸透了德军的战略战术思想,并学以致用,迅速在战争中运用并反制对手。

所谓的利用装甲机械化部队大纵深大迂回的钳形攻势,大部分都是和德军学的,但后期,却比德国人还娴熟。

而国民党,却总也学不会中共的战略战术思想,东北的态势,从开始就是一招臭棋!你说国民党焉能不败?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29)

在纪念塔的西侧,有一个朱瑞将军塑像,上面刻着朱瑞的头像,题词是伍修权题的。

朱瑞,是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中共最高级别的将领,他是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炮兵学校校长,他在辽沈战役攻打义县的战斗中触雷身亡。

据说当时缴获了美军的榴弹炮,朱瑞同志很兴奋,在战斗没有结束的时候从指挥所出来,途中不幸触雷牺牲。

朱瑞是江苏宿迁人,所以在宿迁市宿城区有朱瑞将军纪念馆,在辽宁义县也有朱瑞将军烈士陵园和纪念碑,而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里的这个是塑像。

中共的炮兵,其实是最值得研究的一个关键点!中共的炮兵成立较晚,但是,中国炮兵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厉害的!

越南人评价中国的炮火,基本上没有躲的地方!美国人更是在上甘岭领教了中国炮兵的厉害,上甘岭战役美军七成死于炮火!而解放战争中的太原战役,解放军炮兵和日本炮兵对阵,完灭对手,日军被俘炮兵军官承认,你们的炮兵比我们打得好!

而朱瑞,就是解放军炮兵奠基人!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30)

这个纪念馆园区,有一部分横跨在一条锦州市干道上,从步道向东西望去,都能看到下面的马路。

接着说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战前,东北解放军兵力70万人,而国民党军是55万人(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外加地方保安团队),国民党军被分割包围于长春、沈阳、锦州这三个孤立的大城市。

北宁线(即京哈铁路)部分路段都落入解放军之手,关内通向关外的陆路交通被切断,所以,东北国民党军的物资补给大都靠空运维持,极其匮乏。

坦白地讲,最初投入东北的国民党军都是国军之精锐,其中包括五大主力中的三个——新1军、新6军、第5军,而其他的诸如第54军、52军、独95师、60军等也都是战功卓著的部队。

可见,蒋介石是很重视东北的,可以说把王牌部队都投到了东北,但是,经过了两年的战斗,中共通过土地改革和剿匪,在战略上形成了有利的态势,并且东北是唯一兵力超过国民党的地区。

所以,中共中央把战略决战的第一个地点就选定在了东北战场。而蒋介石,毕竟也是军校出身,有些影视作品中把蒋介石描述为一个军事盲那是受了国民党投降将领的误导所致。

其实在辽沈战役前,蒋介石曾经有意放弃东北,把关外国民党军撤回关内,但是,由于卫立煌等人的反对而放弃。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辽沈战役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31)

在纪念塔的东侧,有两个烈士墓,一位是梁士英墓,一位是张士毅墓。梁士英于辽沈战役的锦州攻坚战中,舍身炸地堡牺牲,我们后期会专门叙述。

张士毅并不是死于辽沈战役期间,而是在辽沈战役前的1947年4月辽宁朝阳县松树嘴子战斗中牺牲,年仅35岁。

从1946年双方进入接收东北,到1948年底开打,这之间,双方也经历了很多的战斗,最终形成了战略决战有利于我军的态势。

而这两年中,中共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剿匪,二是土改征兵。可以说,这两件大事奠定了中共在东北的民心和政治基础。

我大约二十多年前上第二个大学时,学过《中国革命史》,当时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分析中共为什么能赢得解放战争,那道题,我至今都能想起来大概。

最重要的,就是民心所向!很多外行,可能会觉得杨子荣剿匪,是在解放后的东北,恰恰相反,东北剿匪其实是早于辽沈战役,也就是说,先剿的匪,后打的解放战争

和二战中一样,苏联的肃反,很多人也是想当然觉得是二战之后,其实,也是恰恰相反,苏联的肃反,其实是在二战之前,因为肃反,所以才会有苏军的大批中高层干部被清洗,造成军事实力大受影响。

东北剿匪,真正锻炼了部队,肃清了东北农村长期的匪患,分了地,贫苦的农民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拥护共产党。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中共对此理解得是非常透彻的!辽沈战役之前,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

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到此就基本上参观完了,辽沈战役的情况,我们在随后的游览中再一点一点地叙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