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占了李治的功劳(李世民演技精湛)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生有3个儿子,长子李承乾,次子魏王李泰,三子晋王李治。根据宗法制,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
魏王李泰有才学,很受李世民宠爱,于是图谋争夺太子之位。太子李承乾为人放纵,又有腿疾,担心地位不保,所以与李泰各树党羽,互相争斗,日益激烈。李承乾想效仿玄武门政变,与王叔汉王李元昌等人密谋发兵入宫,诛杀李泰,逼李世民退位。
不久,齐王李祐据齐州谋反,牵连了李承乾的心腹纥(hé)干承基。纥干承基为了立功赎死,便将李承乾出卖了,泄露了李承乾的阴谋。李承乾仓促起兵,而李世民早有准备,结果李承乾兵变失败。
太子李承乾被废,按例应该让李泰当太子,大臣岑文本、刘洎(jì)也请求立李泰为太子。李世民认为李承乾谋反,是因为李泰觊觎太子之位,如果让李泰得逞,那就是告诉后人说,太子之位可以通过阴谋诡计夺取,这样会破坏唐朝皇帝传承制度,带来祸乱。
晋王李治,为人宽厚仁孝,国舅长孙无忌请求立李治为太子。李世民想答应长孙无忌立李治为太子,而群臣议论纷纷,所以他犹豫不决。
后来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立李治为太子,在两仪殿与群臣议事结束后,唯独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留下。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李治的亲舅舅,最有权势的外戚。房玄龄是当朝贤相,被天下士大夫所敬重;李勣是百战名将,智勇双全,在军中素有威望。这三人可以分别代表外戚势力、文臣势力、武将势力,如果有这三人支持,李世民就可能如愿以偿。
李世民说:“我有三子一弟,他们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情,我心里对他们没有指望了。”李世民所说的三子,就是齐王李祐、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而一弟是指汉王李元昌。
李世民说完,就抽出佩刀想自杀。长孙无忌等人惊惧,争先恐后地上前抱住李世民,取下佩刀交给晋王保管。李世民一定不是想自杀,而是为了逼迫大臣满足自己的心愿,所以才这样演戏。
御两仪殿,群官尽出,独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憀。”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旧唐书·列传第十五》
长孙无忌等都是明白人,当然看穿了一切,但还得配合李世民演下去,于是众人请问李世民有什么心愿。李世民说:“我想立晋王为太子。”长孙无忌说:“臣遵命。有不同意见的人,臣请求斩了他。”房玄龄、李勣本来对立谁为太子并不在意,现在听长孙无忌这么说,也就默认这样决定了。
无忌等请太宗所欲,报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旧唐书·列传第十五》
李世民对李治说:“你舅舅答应立你为太子,你应该拜谢。”李治因此向长孙无忌下拜。
李世民又对长孙无忌等人说:“你们既然符合了我的心意,不知道外面的人会如何议论?”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孝,民心所属已经很久了。臣认为询问百官的意见,他们一定不会有异议。如果有人不同意,是臣欺骗陛下,甘愿受死。”于是李世民正式下诏立李治为太子,因此加授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
太宗谓无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何如?”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于是建立遂定,因加授无忌太子太师。——《旧唐书·列传第十五》
后来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被李世民的嫔妃武则天迷得神魂颠倒,立武则天为皇后。李治又听信谗言,杀了舅舅长孙无忌。李治死后,武则天篡国,屠杀李唐皇室。不知道李世民若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参考史书:《旧唐书·列传第十五》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