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何处不相逢)

我们常常会说“人生何处不相逢”,因语境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有所不同。而在古典文学中,这句话是有出处的,我们就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呢?


怎么理解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何处不相逢)(1)

人生何处不相逢

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撰写的《归田录》卷一有记载,

寇忠愍公 (准) 之贬也,初以列卿知安州,既而又贬衡州副使,又贬道州虽驾,遂贬雷州司户。时丁晋公与冯相 (拯) 在中书,丁当秉笔,初欲贬崖州,而丁忽自疑,语冯曰:"崖州再涉鲸波,如何 "冯唯唯而已。丁乃徐拟雷州。及丁之贬也,冯遂拟崖州,当时好事者相语曰:"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

这段话讲了一个什么小故事呢?

说当时寇准被贬,接连被贬,最后到雷州当司户去了。而丁与冯在中书省当官。丁主笔写寇准被贬的文书。开始他想给寇准贬到崖州去,然后他跟冯说,“崖州再涉鲸波,怎么办?”冯没说话,唯唯就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鲸波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惊涛骇浪。崖州在哪儿呢?在海南岛上,古代尤其是宋代官员被贬到海南,那基本上就是极致了。而雷州在广东湛江,比崖州要好太多。丁怕寇准在海南遭难,所以给改到了雷州。后来丁也被贬了,冯直接给丁弄到崖州去了。

有喜欢嚼舌头的人就说了,丁要是见到寇准,那可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其实是在调侃丁被贬一事。这个故事后面还有一小段。

比丁之南也,寇复移道州,寇闻丁当来,遣人以蒸羊别逆於 (一作迎於) 境上,而收其僮仆,杜门不放出,闻者多以 (一作公) 为得体。

大意就是丁被贬去最南边的崖州的时候,寇准已经在道州做官了,道州在湖南境内。然后寇准就在路上摆好蒸羊等着他,还不让自己的仆从跟随,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说寇准这样做的得体。

丁当初的善意,寇准记载心里,所以他才在路上等着丁,又怕丁内心失落,就不带仆从。


怎么理解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何处不相逢)(2)

寇准影视剧形象


有关于寇准和丁谓的关系众说纷纭,不过从欧阳修这篇文章来看,同为宰相,先后被贬,后贬者并未落井下石,而寇准同样也没有忘恩负义。


在《西游记》中,同样有“人生何处不相逢”的出处,我们来看一下。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行者道:“你怎么这等量人!常言道,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纵然他不认亲,好道也不伤我师父。不望他相留酒席,必定也还我个囫囵唐僧。”

这一段讲的是大战红孩子的情节。红孩子抓了唐僧。孙悟空就说了,按照当初结拜的关系,红孩子还得管他叫一声老叔,沙僧就笑,说你们都多少年没来往了,他还能知道你这个老叔?你哪有这个面子。然后悟空就说了上面那段话。意思是即便是浮萍落入茫茫大海,也有再相逢之日。有些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意思。悟空还是认为自己的面子够,不说喝酒认亲,要回来唐僧不成问题。


怎么理解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何处不相逢)(3)

红孩儿与孙悟空


当然后面的故事我们就知道了,就不再啰嗦了。


其实“人生何处不相逢”最早的出处是一首诗。晏殊的《金柅园》

《金柅园》

宋代:晏殊

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

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金柅园是哪里呢?是古代江西省抚州的州(府)衙所在地。晏殊是抚州人,其仕途之路可谓一路青云,虽稍有破折,但并不影响其政治地位上的不断上升。


怎么理解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何处不相逢)(4)

金柅园


这首诗应是晏殊再回到抚州与故友相聚所做。

诗文很好理解,临川就是指现在的抚州,与友人相聚在金柅园,十五年前就曾经在此相会,清唱歌谣,倒满美酒,天下之大,又有何能相逢的地方呢?

晏殊这首诗简单却又情深,表现出了与友人再次相聚的喜悦。在古代,交通通讯极其不发达,如果不是同在一个地方为官,那见上一面太难了,所以诗人才有此感叹。

人生何处不相逢,萍水相逢即是缘,你我相识于网络,以文字会友,欢迎大家与神哥交朋友!

今天的古典文学知识就跟大家聊到这里,我是神哥话古文,希望看到神哥文章的朋友能够转评赞,关注神哥,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