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如何称呼别人的奶奶(阿嬷是古代一些中原人对)
小时候,我们把爷爷奶奶叫阿拱阿嬷,总是让人笑话。旁人说,拱就是弓背,嗯,也还形象贴切。爷爷老了,背驼了,走路一拱一拱的;阿嬷,旁人说马是让人骑的。嗯,也还说得过去。奶奶老了,不能下地,就在家带孙子。煮饭时,把孙子背在背上,那就是让孙子当马骑。这就是爷爷奶奶的形象。
背孙子的奶奶(图片来源与网络,无文字无关)
我们家族,在清朝乾隆年间从福建漳州府诏安县迁移到广西荔浦,到如今已经有十一代近300人。很多语言和习惯都已经被当地同化了,唯一的区别,就是爷爷奶奶的称呼一直保留不变。
小时候,读书少见识也有限,只会叫“阿拱阿嬷”,至于这两个字哪样写,绝对是不知道的。读高中大学,因为功课紧张的缘故,也没心思去考究。后来出来工作,忙碌奔波,更是顾不上。
如今,查了字典,这才明白过来。
“阿嬷”,在闽南语、客家话、潮汕话、粤语里,就是指“奶奶”、“阿婆”。
“嬷”字,如今现代汉语里很少,但却经常出现在古汉语里。“嬷”读mó ,旧时称奶妈,如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 读ma,轻声,则是称呼老年妇女,在闽南语、客家话、潮汕话、粤语里就是奶奶。诏安人讲话后坐力很强,常把“嬷”读成“马”。
闽南人台湾人习惯把“奶奶”叫“阿嬷”,习惯把“爷爷”叫“阿公”。“阿公”读 ā gōng,是标准普通话。诏安人说话尾音重,总是读成“阿恭”或“阿刚”,由于受西南官话的影响,如今我们则是读作“阿拱”。其实,这样的称呼,正是诏安话作为语言活化石的一个表征。就好像客家话、粤语是古代中原的方言一样。由于北方中原一带战乱,很多人南迁。南迁的人,乡音无改,至今还保留古代中原人的方言。虽然中原一带的语言早已变迁,但南迁的人群至今依然说着唐宋时期的中原方言,这就是客家话、粤语、闽南话的来由。
沈姓起源于河南、安徽两省之间。在如今的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如今还有一个村子叫沈亭,那是沈氏家族的发祥地。
沈姓源出有四:第一支源出嬴姓,第二支源出姒姓,第三支出自姬姓,是黄帝之后,第四支源出芈姓。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周武王死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因平叛有功,被周公旦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后周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后人逃奔楚国,以原国名为姓,称沈氏。《姓纂》上说:“周文王第十子晡季食采于沈,因氏焉。今汝南、平舆、沈亭,即沈子国也。”这是有根有据的。
先秦时,沈姓族人主要活动于河南、湖北地区,在山西、安徽、陕西、甘肃、四川等地也有沈氏的足迹。东汉时,沈姓进入浙江,子孙昌盛。隋朝,浙江武康的沈姓发展成著名的望族,也就是“吴兴堂”。唐朝时,由于战乱,朝廷两次移民进入福建,沈氏为其中一姓,随后移民广东,明末,沈姓始入台湾。
我们这一支,就是唐朝时由浙江移居福建漳州的。如今福建诏安县,百分之八十的人姓沈。如今每年的农历十月廿九,诏安县都要举行“圣侯巡安”活动,这项活动,成为一项传统民俗,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桥东镇东沈村,这样的活动三年一次,非常的大型、热闹。
(图为福建诏安县桥东镇沈村圣侯巡安活动场景)
据厦门网2017年12月17日报道:浩浩荡荡的游神大军,一排排高举的“沈”字大旗迎风飘扬,各式传统着装与特色服装相得益彰,锣鼓响彻整个诏安县城。“圣侯”神像由16个身穿神轿衣的壮汉同时抬着走,神像前面则紧跟着两把神斧。在神斧上面,悬挂着符纸,插着香。一些巡安队伍到不了的小巷子,就由神斧进去走一遭,辟邪除秽。巡安队伍经过的地方,鞭炮阵阵,家家户户在路边设供桌,对神像顶礼膜拜……据悉,“圣侯”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部下、开漳大将军沈世纪,在遍布海内外的众多裔孙和信众之中,他被尊称为沈祖公、武德侯。在有“沈半县”之称的诏安县,每年农历六月底七月初至十月底,百余个村庄都要轮流举行这样的大型纪念活动,而东沈村的巡游规模首屈一指。诏安这一特殊的民俗活动,除了在“文革”前后十数年处于地下状态外,数百年来一直延续不衰。
据当地《沈氏宗谱》记载,沈世纪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公的四十八代孙,他的高祖是著名文学家沈约,浙江吴兴沈成龙的第三儿子。他自幼聪明好学,长大书剑天涯。他相貌英伟,喜骑高头大马,惯用开山铁斧,与河南光州固始之陈政、李伯瑶、欧哲等人情如兄弟,故入籍河南光州固始县。
唐高宗时(公元669年),陈政受命“前往七闽与百粤交界绥安县地方,相视山原,开屯建堡,靖寇患于炎荒,奠皇恩于绝域(见唐高宗《诏陈政镇故绥安县地》诏书)”。沈世纪受命为八个分营中一个分营的主将。他身先士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奋勇当先,功勋卓著。
民间传说,“啸乱”平定之后,高宗皇帝论功行赏,当场为沈世纪赐名“勇”,皇帝要沈勇当众表演《将军破阵舞》。沈勇领旨,当即身穿铠甲,脸罩铁面具,于殿前舞蹈起来。在雄壮的唐乐声中,沈勇的舞姿动作再加上凛烈怪异的艺术造型,越发显出阳刚威武的形象。高宗连声叫好,并当殿封他为“护国右将军”,沈勇来不及脱下铁面罩,便当即跪下受封。因这一句“谢主隆恩”,沈勇罩在脸上的铁面具就再也脱不下来了,他从此变为神祗……
由于福建山多田地少,人口发展起来,很快就面临着生存压力。于是,就有一部分人开始往西迁入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特别是“三藩之乱”后,广西出现土地荒芜。为此,清朝对广西实施人口迁入。在湖南湖北大量迁入广西东北部(全州贺州一带)的同时,福建的客家人、广东的广府人也沿西江逆流而上,大量迁入广西。我们这一支,就是清朝乾隆年间由诏安迁来。
刚到广西,我们的前辈还讲客家话,直到解放前。我出生的时候,讲的基本上是桂柳话。
从唐朝到清朝乾隆年间,我们的前辈一直生活在福建诏安县。他们讲客家话,同时,又融入了闽南话。诏安话通常被称为河佬话,可追朔到甲骨文时代,是现存的古汉语,是语言的活化石。诏安话是闽南方言中独具特点的一支,以漳州话为主,而兼有泉州话、潮州话的特征。 例如,“阿哥”叫阿“ya”,第一声;“阿姐”叫阿“jia”等等。诏安人似乎特有语言天赋,他们学习其他地区的方言也特别快。来到桂林后,为了融入当地,我们的前辈很快就学会了流行于桂柳柳州的西南官话。只是爷爷奶奶的称呼一直没有变。记得有一年祭祖,一个汉子大声说,哪个叫爷爷奶奶,明年就不要来参加了。呵呵,很有一点捍卫最后一点古音的样子。存古,是诏安话的一大特色。我们这一支来到荔浦,经历十一代人,如今,除“阿拱阿嬷”外,几乎没人会讲诏安话了,是需要有人出来捍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