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十年(带你走近梁漱溟)
世人以学者看待我,非我所愿接受。如其看我是自有其思想的人,而且是一生总本着自己的思想识见而积极行动的人,那便最好不过了。然而俯思自省,我认真则有之,“做人”二字还不大易谈。
——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民、瘦民,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改造运动者。1917年至1924年在北大任教,后在山东、广东、河南等地办学,1931年赴山东邹平开始乡村建设试验,1937年后为抗战奔走努力,日寇投降后曾参与国共和谈。一生为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而思考、行动。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梁漱溟日记摘抄
一、我自己的长处
有两点:一点是好用思想,思想深刻;一点是不肯苟同于人。至于短处,不能用一句话来说,
即自己不会调理自己、运用自己头脑,好犯失眠症,治这病就是“诚”;意思多,就是不诚。
二、中西学术之不同
在我思想的根本观念是“生命”、“自然”,看宇宙是活的,一切以自然为宗,重自然,不重人为。这是中国路数。
我由佛教转入儒家,是从明儒王心斋开始,王称颂自然,从此我入儒家。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柏格森)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梁思想来源之根柢。
试论朱子在儒家学术上的贡献——兼及其理论思维的阙失。谓:《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是其功也。又说:儒家孔门之学,修己安人之学也,而《大学》、《中庸》讲的修身慎独,正是传此学脉者,其于弘扬儒学,非探骊得珠乎。
经我介绍入南京支那内学院者有熊十力(民国九年即1920年)。王恩洋字化中,四川人,也为我介绍入内学院求学于欧阳先生,卒成名于世者(民国十年即1921年)。
三、怀念故交孙炳文烈士
辛亥革命后,余随同京津同盟会同志多人在天津创办《民国报》,公推甄元熙(字亮甫,广东台山人)任社长,孙炳文(字浚明,四川叙府人)任总编辑。余则往来北京、天津之间任外勤记者,应采访之责......时年十九、二十之间。最值纪念者,则余属所用漱溟二字,实孙炳文兄所代拟之笔名。方余之生也,父母命名焕鼎,字寿铭。而余于报端为文,时或署“寿民”,“瘦民”等字样,及见到漱溟二字,颇觉别致可喜,遂沿用之,其后得父首肯焉。
本书由白吉庵对梁漱溟的24次访谈笔记(1985—1988)整理而成。
梁漱溟先生唯一“钦点”的传记作者的珍贵访谈笔记。
书稿由1985年7月27日至1988年1月19日白吉庵对梁漱溟的24次访谈整理而成。梁漱溟是“箭垛式”的思想家与行动者,这份珍贵的记录,对于了解梁漱溟的经历、思想以及20世纪的中国历史,都是一份难得的史料。
白吉庵,1930年生人,原名应祥,以字行。云南建水人。历史学家。195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同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做研究生,1956年毕业后,先后在多所院校任教,1977年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治学功力深厚,有专著《胡适传》、《章士钊传》等及论文多篇,受到学界重视。
以上内容摘自《梁漱溟访谈录》
梁漱溟口述 白吉庵著
为了给大家送更多的福利
为大家解答更多的问题
微信小编注册了客服微信号
deng~deng~deng~deng~
请添加
rmcbs1921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添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