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寿的京剧水平(京剧生行大师谭元寿)
京剧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有生旦净末丑五角。一百年前,京剧举足轻重的名角谭鑫培创立了影响一个时代的谭派。在京剧近二百年的历史中,谭家可谓独树一帜。百余年来,谭门始终代表着京剧生行的最高水平。一门七代从事同一戏种同一行当,这在中国戏曲界绝无仅有。谭元寿,则是谭家七代中承前启后的一位。著名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郭建光,便由谭元寿来饰演。
1938年,谭元寿十岁时,谭小培将他送入富连成第六科“元”字科坐科,遂取艺名元寿。然而,这进入梨园行的第一关过得并不轻松。坐科七年,谭元寿戏称为“七年大狱”。但是,每当提起那七年,谭元寿溢于言表的是感激之情。“学了有两百出戏吧,一百出文戏,一百出武戏。我能有今天的成就,要感谢我在富连成七年打下的深厚的基础。”谭元寿如此说道。
到了20 世纪50年代,要文艺反映现实的呼声越发强烈。京剧只演古典传统剧目的局面遇到了严重挑战。1963年,文化部计划在北京举办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汇演。群星云集的北京京剧团自然不能错过这次汇演。他们决定选择改编沪剧《芦荡火种》为现代京剧《地下联络员》,也就是后来的《沙家浜》。而竞争对手中国京剧院选择了沪剧剧本《红灯记》。然而,在公演之前的最后一次审看中,《地下联络员》却没有得到上级的认可,当时在场的观众普遍认为演员一举手一投足还没有走出传统戏的窠臼。就在北京京剧团为初审遭遇挫折而灰心丧气的时候,中国京剧院改编的《红灯记》却在此时通过了初步审查,剧团上上下下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就在此时,剧团领导想到了在长春拍摄电影的谭元寿,他们一致要求谭元寿回京,参加《地下联络员》的排演,而且让谭元寿领下了里面的重要角色郭建光。从剧本到演员,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动作都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修改、锤炼。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地下联络员》迎来了第二次审查。北京市委第二次审查非常满意。为了突出郭建光这个人物形象,谭元寿的戏份被层层加码——高亢的唱腔、如火如荼的打斗、细腻精准的情感集于一身。可以说,郭建光这个角色是谭元寿从艺以来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一个。也正是基于此,很多同行望而却步,以至于《沙家浜》登上舞台多年,郭建光一角始终只有谭元寿才能演绎。
1971年,电影《沙家浜》在全国上映之后,这个艺术形象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谭元寿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表面上看,谭元寿名扬天下足以告慰谭家的列祖列宗和刚刚去世的父亲。但谭元寿知道《沙家浜》的成功并不是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在唱腔上,其实谭派是最讲味道的,但是在样板戏里,希望这些演员在表演上少一些鲜明的流派风格。因此他要刻意地把谭派特有的味道淡化,以适应所谓人物的需求。
不知是想走出《沙家浜》的影响,还是想把失落的时间补回来。谭元寿在改革开放之后剧团的传统戏演出中,是最为积极的。1996年谭元寿受邀参与父亲谭富英的名段《问樵闹府 打棍出箱》配像。全剧难度最高的一个动作就是翻吊毛,它要求演员身体向前翻,以脊背着地。这是危险系数极高的动作,一旦出错,有可能终身瘫痪。连一些京昆武行演员都很少用,何况年近古稀的谭元寿。而谭元寿最终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完整的一套动作。
一代京剧艺术家,对精粹的坚守,对经典的传承,让人感动。本期《人物》带你走入谭元寿先生缤纷的艺术人生。
人物
《榜样 谭元寿》
播出时间:3月3日22:45
原文链接:mp.weixin.qq/s/wXhHeMvZ6LRJsts7cZ3wWQ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