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现在还是不是国宝(时刻知道大熊猫被)
本周,国新办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这一消息广受社会关注。一时间,人们争相讨论大熊猫“降级”的消息,有网友表示:“离人手一只圆滚滚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在为保护成效欣喜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们关心,大熊猫保护力度也会降级吗?
被降级的大熊猫还是国宝吗?
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物种濒危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划分为9类: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和未评估。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事实上,早在当地时间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就曾宣布,中国国宝大熊猫已经不再处于世界濒危动物之列,由“濒危”变为“易危”。
在报告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还称,大熊猫能够“降级”,中国政府的努力不容忽视。
当时,中国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曾在微博上回应称:“作为大熊猫保护管理部门,我们着眼于实际工作情况和保护形势,认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而如今经过几年的实地调查,从各个方面权衡,并以中国的标准来判断,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超过濒危上限250只,也突破了易危上限1000只。因此,这个危险程度降级划分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样,我国才正式把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
即便确定降级,国家林业局仍然表示,从目前来看,大熊猫所受的生存威胁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就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因此,继续强调大熊猫的濒危性并不是危言耸听。
除此之外,大熊猫在中国民众心中有着特殊的“国宝”地位,在国际上,也成为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次官宣“被降级”侧面反映出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成效。受威胁程度“降级”,但保护力度不能减少,目前,大熊猫依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濒危野生动物正在“回归”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还有不少保护动物降级,很多濒危动物“回归”我们的视野。
按照国家林草局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数量达到600只,有力支持了野外种群的恢复与繁衍,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114只升至1864只。亚洲象种群数量从180头增加到近300头。藏羚羊保护等级已从“濒危”降为“近危”,种群数量由不足7.5万头增至30万头以上。朱鹮由最初仅剩7只增加到总数超过4000只。
除了统计数据上的变化,野生动物保护的效果也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大象旅行团”。
《华盛顿邮报》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15头亚洲象的迁徙,体现了中国20多年来生态保护的成就。
6月13日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
根据国家林业局2018年发布的数据,经过20年的保护,西双版纳和两个邻近地区的野生大象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300头左右。
再比如,7月6日,12头瓜头鲸在浙江台州临海一滩涂搁浅,救援人员和上千热心群众在30多度的高温下展开了长达10多个小时的生死营救。
瓜头鲸被抬到水坑后盖上湿毛巾,救援人员不断往瓜头鲸身上浇水减少其水分流失。
上述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动物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在7月8日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记者就我国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一事进行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现场给出了一段押韵“贯口”:
“野生大熊猫、藏羚羊、麋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生存状况得以改善,荒漠猫、棕颈犀鸟等神秘动物的身影再次出现。东北虎进村,亚洲象北迁,鲸鱼又现大鹏湾……”
汪文斌称,在当今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自觉的行为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