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上风电规划(新海南财经观察)

海南海上风电规划(新海南财经观察)(1)

经历了本轮疫情“阵痛期”后,海南迎宾馆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多家国内外企业代表相聚一堂,递名片、聊机遇、谈发展……

9月26日上午,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儋州市人民政府、东方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海南海上风电产业招商推介会。作为海南本轮疫情恢复以来举办的首个招商推介会,同时也是全省以海上风电为主题开展招商的首个“主场”,此次活动向外界展示了海南在相关重点行业领域的发展情况与最新动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姚皓

海南海上风电规划(新海南财经观察)(2)

海南省海上风电产业招商推介会上,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记者 姚皓 摄

前景广阔的海南海上风电

当前,海上风电产业正逐步成为海南自贸港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

根据《海南清洁能源岛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海南省将规划建设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到2025年,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岛初具规模;而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海上风电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能源,是支持电力系统率先脱碳,推动能源系统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这为海南省发展风电装备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从自身优势来说,海南发展海上风电也有着十足的吸引力。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吉兆民介绍,自然资源方面,海南离岸距离150公里的海域内海风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开发潜力可达3000万瓦;港口资源方面,海南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两大水系的交通要道,拥有洋浦港、八所港等充足的深水良港,基本形成覆盖国内沿海主要的港口,连接东南亚,辐射亚欧的航线布局;深海技术资源方面,“十三五”以来国家支持海南持续开展深海研究,推动深海科技和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储备了一深海科技技术,可对海上能源开展提供支撑。

此外,海南自贸港实现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实施“五个自由便利 一个安全有序”;构建国际化制度体系,并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随着3张零关税清单、两个15%所得税、加工增值税等政策的逐步落地,海南的投资竞争力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而国家赋予海南的地方性立法权、经济特区立法权、自由贸易港立法权等,也为海南制度创新实现政策性突破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今年4月,海南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出台了《海南省风电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争取到2025年,建成儋州洋浦、东方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基本形成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实现产值550亿元,力争“十五五”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顶层设计上,海南以“风电 风机 应用”“在空间布局上尽可能集中,打造风电产业园”为思路,充分衔接全省海上风电场规划,结合相关市县园区产业基础、发展定位、港口运输等因素,提出全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规划在儋州洋浦和东方布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按照“两位一体”模式建设海南西部海上风电产业园,最终形成“一园两基地”区位布局。

海南海上风电规划(新海南财经观察)(3)

海南海上风电产业联盟正式宣布成立。记者 姚皓 摄

独特的优势、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布局、长远的考虑……不难看出,海南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正当其时。

“我们真诚邀请各位企业家到海南投资兴业,我们对各类市场主体在海南的发展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还将按照‘万名干部下企业服务行动’的要求,发扬店小二的精神,全力做好资金、用工、供应链、土地等要素保障,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广大企业家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和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新机遇。”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国章成说。

“项目为王”统筹数百亿产值目标

记者在此次招商推介会现场看到,海南发挥“以商招商”的企业主动性,由东方明阳、洋浦申能电气风电、洋浦大唐东方电气等3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广发“英雄帖”。

受邀出席的30家企业涉及央企、外企、民企,其中既有华电、中海油、三峡、国能、中铁建、道达尔、壳牌、海力、宝胜等国际国内行业领域知名企业,也有海钢集团、美亚电缆、金盘科技、威特电气等多家省内企业的身影。

会议现场签订了21份合作协议,意向投资额450多亿元,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涉及风电装备研发制造、总装集成、运输安装、风场开发、运维保障等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覆盖了变流器、变桨系统、叶片、基础、钢结构、海底电缆等风机关键部件制造,初步搭建“强链补链”的海南海上风电产业生态。

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海南公司总经理冯晨宇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正在海南全力推进“一院两中心”以及“两个基地”等项目建设,“此次各项合作达成后,我们会继续发挥自身产业、技术等优势为海南海上风电、清洁能源领域赋能,同时也将不断努力吸引更多上下游核心企业落地海南,为海南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一直以来,海南都坚持“项目为王”统筹抓好海上风电项目引进与规划编制的要求。截至目前已先后引进明阳、申能、上海电气、大唐、东方电气等多家海上风电龙头企业,一批海上风电及相关装备制造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135亿元,带动全省工业投资今年1-8月同比增长36.9%,增速排名全国第七。

海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今年底,海南省有望形成30万千瓦主机产能,到2023年形成整机制造产能350万千瓦以上,并争取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省可形成750万千瓦风机整机产能,形成“整机制造、配套设备、施工运维、专业服务、关联产业”全产业链配套的发展能力,实现主机、叶片、智能电控系统、海底电缆、漂浮式基础等高端装备本地化制造。

组建产业联盟打造海上风电装备“海南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招商推介会上,由大唐、东方风电、申能、上海风电、明阳智能、中电建等10余家头部企业共同发起的海上风电产业联盟也正式宣布成立,在业内看来这也是“海南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该联盟牵头单位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炳军表示,联盟成立后将合力开展技术研发,构建技术、产品、服务全产业链交流促进平台。

大唐海南曾提出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建设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这一发展规划也获得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此次联盟的组将也逐步推进规划内容,包括助力海南整合产业链、供应链,投资1000亿元以上,打造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大基地,海上绿色氢能循环产业,深远海高端先进制造产业,以及包括波浪能海洋牧场在内的海洋经济融合等多个产业的集群,打造海上风电装备“海南品牌”。

“接下来联盟各单位将与各产业上下游一起提升竞争力,打造新业态,不断加强沟通合作,聚集人才技术资源,提升海南省海上风电产业整体研发、制造、生产水平,形成合力与核心竞争力,发挥产业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自贸港海上风电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贾炳军说。

记者从海南省工信厅获悉,除了产业联盟的助推外,未来该厅还将落实已制定的风电装备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促进风电装备产业发展。如每月举办一次“风电装备产业专项工作日”,采取座谈、项目调研、招商对接等方式,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市县政府、重点企业,研究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风电装备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制定产业政策及相关措施。结合“万名干部下企业”、服务企业专员等制度,安排专人对接风电企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东方明阳、洋浦申能电气风电、洋浦大唐东方电气3个风机装备制造项目已完成投资6.2亿元,东方明阳项目主机厂房已封顶。预计今年11月底,东方明阳、洋浦申能电气风电项目有望实现首台风机下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