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不见聊天第一句应该说什么(被夸一句很难吗)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一年不见聊天第一句应该说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年不见聊天第一句应该说什么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为工作刷了几天通宵,见过好多凌晨三点的星星,使出浑身解数让手中项目趋近完美,换来的却是老板下撇的嘴角;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抽出气力为家人朋友做好精致的菜肴,渴望中的笑脸没有出现,得到的却是挑三拣四的神情……生活不简单,成年人扛得住,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是一声夸奖的缺席。人们常常感叹:成年人的世界,被夸一句好难。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为什么成年人被夸难?一个直接的回答就是机会少。相比孩童在成长阶段所得到的鼓励而言,成年人获得夸赞似乎不那么容易。毕竟,大家往往默认成年人心智更为成熟,未必需要因为完成了一项日常任务、做出了点滴改进就要给予特殊的夸赞。但在忙碌不堪的生活中,在家庭社会的压力下,成年人同样希望通过被夸奖来获得心理认同,扫除内心阴霾。类似于久旱望甘露、暴雨想暖阳,如果思之不得,就会逐渐发酵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渴望。
“被夸”给人带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快乐。但成年人的快乐远比儿童的更为复杂。如果说一份礼物足以让儿童快乐,那么让成人快乐的有时是附加在“礼物”之上的情绪情感、价值意义。换言之,孩童的快乐是一种直白的“能指”,而成年人的快乐则来源于“能指”背后的“所指”。在“被夸”这件上,儿童满足于表达夸奖的语言,成人或许更加满足于赢得夸奖的认同。问题在于:“被夸”来得容易,“被认同”四处难求。
认同感与其说是感情诉求,不如说是人类对群体性的社会诉求。在成人世界中,人们通过社交行为构建一个“坐标系”,在其中寻找自己的落点;若干个落点之间的链接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棋局”,人也于此发现自己的社会属性。在这个棋局中,每一个个体或结盟、或博弈,夸奖的功能也得以彰显。一方面,“被夸”作为个体交往的产物,能够帮人找到自身的“坐标”,看到从社会镜面中反射出来的自己,从而认识自己的形象和特质。另一方面,夸奖和认同能够加强个体间的情感连结,从中确认自己是被社会接纳和包容的。这就是为什么妻子和丈夫需要被对方夸奖,朋友和同事喜欢被对方认同。
成年人为什么觉得被夸很难?如果我们将夸奖看作一种信号,从接收信号的角度看,被夸很难有时是因为一些语言和感情游戏,让人们一时琢磨不透。在成年人的话语体系中,被认同并不一定导致被夸赞,被夸赞并不一定意味着被认同。而语言作为夸赞的载体,其中的虚与委蛇或是善意谎言,都成为人们确认是否被夸的阻碍。在发送信号的层面上,社交中过多的纠结、顾虑、害羞和恐惧导致了“言不由衷”或“难以言表”,很多人因此害怕表达夸赞。说出口的夸赞不多了,人们接收到的认同自然就少了。
反过来想想,我们真的那么需要被夸吗?固然,真实的夸奖有助于排解压力、鼓舞士气,带来更多情感正反馈。但心灵的定力来源于自身,根本的认同仍然需要“向内求之”。如果一味沉溺于他人的夸奖,满足于我们此前聊过的“夸夸群”,让夸大其词的称赞产生吹捧,口不择言的夸奖变成“彩虹屁”,不合时宜的赞美导致尴尬,以偏概全的赞美酿成自大……正如不平整的镜面难以准确地成像,将自我定义完全寄托于别人的夸赞,最终得到的或许是变形的自己。
这正是:
难过渴望被夸夸,
不得夸夸心头挂。
何必多虑人臧否,
自颁一朵小红花。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崔妍)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