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最著名的散文集(丰子恺笔下的淡淡春意)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系列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唐 韦庄 《思帝乡·春日游》


丰子恺最著名的散文集(丰子恺笔下的淡淡春意)(1)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系列

杏花微雨,春意撩人。杏花随着春天开放在枝头,也因此在文人墨客笔下酝酿出无限的春光与情思。陆游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将春意表达的极为自然;

刘彤写:"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把香气缭绕的杏花展现在人们脑海之中。

除了诗句,杏花更是成为画家们喜爱描绘的形象,丰子恺先生在《春日游杏花吹满头》一系列画中,就将杏花刻画的灵动多姿。

丰子恺先生之杏花图:春意醉人

丰子恺(1898~1975),号子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丰子恺先生是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同时更是中国现代画家,他的漫画以中西融合的技法著名,画面多贴近生活、充满童趣,用笔不多却画尽人间百态。丰子恺先生曾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春意宜人的绘画作品,其中《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将飘扬的杏花作为画面的一部分,更是表现出春意醉人的景象。

丰子恺最著名的散文集(丰子恺笔下的淡淡春意)(2)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系列

在此画中,画家把沿石梯而走的游人作为画面主体,他们结伴而行,姿态昂扬,虽看不清神态但从身姿中能感受到众人春游的喜悦与灵动。人群背后一座远山、一湾湖水,山水皆有,风景美妙。画面左侧绘一棵柳树,枝条随风飘动,右侧则是一株杏树,花瓣飘然而落,落在游人头上,正巧呼应了那诗:"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丰子恺最著名的散文集(丰子恺笔下的淡淡春意)(3)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局部

一眼望去,这幅画的构图极为舒适,没有刻意强调某一个形象,而是将游人、山水岩石、树木等意象和谐的安排在画面之中,相互呼应、彼此成就。斜向的石梯在这儿起到视觉引导的作用,将观者的目光引向游人,引到那壮阔的山水景色之中。刻画山坡与树干的线条极具古拙之感,用笔坚硬,表现出山石的厚重感,同时又与灵动多变的线条巧妙结合,因此柳条随风、水波荡漾的景象在画面中显得自然和谐。

另外,画家用色更是别具一格,不同于其它描绘春天画作的鲜艳色彩,此幅画以古雅的淡淡灰白为主色调。配上柳叶的青绿、杏花的微粉,游人或红或蓝的服饰,饱和度较低,并不明艳,反而在春意中增添了一抹古意。

丰子恺最著名的散文集(丰子恺笔下的淡淡春意)(4)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局部

画面左上方是丰子恺先生的题诗,配合画面来看,短短几字写的轻松畅快,与画面融合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充满灵性的绘画。杏花在这幅作品中是一个陪衬的角色,或者说是画家心目中春景的象征。即便如此,我们从枝头簌簌的花朵间、从片片飘扬的花瓣中,依旧能领略到春日杏花开的唯美浪漫,更能在画家描绘的春景中舒畅身心,尽情感受春日出游的欢快。

丰子恺最著名的散文集(丰子恺笔下的淡淡春意)(5)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局部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这一主题在丰子恺先生的笔下有多幅画面呈现,描绘的内容也有所差别。但相同的是都有人群结伴表现春游的场景。此外,杏花则是画面中不可缺少的描绘对象,杏花花瓣随着春风飘落,落在人们头上,落在孩子手中,真真是"一色杏花红十里"的场景定格。

丰子恺最著名的散文集(丰子恺笔下的淡淡春意)(6)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系列

古画中的杏花微雨,你心动了吗?

除了像丰子恺先生这样以杏花表现春意的绘画作品之外,历史上不少画家更是将杏花作为主体在画面中刻画。如清代蒋廷锡的《杏花松竹轴》,杏树在画中作为主体之一,被画家刻画的极为细腻,枝干分明,花儿生动写实,用笔墨之浓淡表现出杏树遒劲之感,与松竹共同展现了高洁坚韧的品格。

丰子恺最著名的散文集(丰子恺笔下的淡淡春意)(7)

清 蒋廷锡 《杏花松竹轴》

无论是作为春天象征出现在画面中的杏花,还是传统的花鸟画中的杏花,杏花都在古往今来画家们的笔墨中盛开,那一笔笔氤氲的水墨线条,又何尝不是杏花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呢?

  • 杏花吹满头:丰子恺笔下的淡淡春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