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为什么每战必败(奥斯曼帝国中立的第二阶段)

#历史开讲#

一、第二阶段:继续中立,德国催促参战

土耳其政府虽然正式允许苏雄的巡洋舰进入海峡,但瓦根海姆很快发现,土耳其内阁并无放弃中立的迹象。

8月9日,大维齐尔告诉瓦根海姆,罗马尼亚政府提议缔结《土耳其-希腊-罗马尼亚中立条约》,土耳其政府可能会接受这一提议。

奥斯曼帝国为什么每战必败(奥斯曼帝国中立的第二阶段)(1)

他又补充道,“当然,与德国的《秘密联盟》将继续生效"”,但必须要“正式”解除“戈本号”的武装,并以“虛假出售”将其转变为奧斯曼帝国的船只。8月10日,德国总理贝特曼.霍尔韦格回电瓦根海姆,德国政府并不吃大维齐尔这一套,当下要紧的是确保推动奧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参战,一旦中队到达,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

事实证明,贝特曼.霍尔韦格过于乐观。10日下午,当苏雄的巡洋舰出现在达达尼尔海峡时,驻达达尼尔海峽的指挥官不知如何处理这些德国船只,立即向首都发出指令,但恩维尔起初拒绝回应,其属下德国军官恳求时间宝贵,勿作拖延。

于是在没有事先与同僚协商的情况下,恩维尔连线达达尼尔海峡总部,让苏雄的船只进入海峡。几个小时后,“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由-艘土耳其鱼雷船引导至达达尼尔海峡的临时锚地。接着,瓦根海姆被大维齐尔召见,当着内阁所有人员向大使怒吼,斥责苏雄的过早到来。

奥斯曼帝国为什么每战必败(奥斯曼帝国中立的第二阶段)(2)

他同时强调,土耳其政府与保加利亚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如果因为巡洋舰出现在土耳其海域而使协约国现在宣战,那么保加利亚人很可能会立即“进攻君士坦丁堡。”“当然”他说,“德国不希望土耳其自杀。”其实,4天前瓦根海姆就向大维齐尔声明,德国不会接受两艘巡洋舰的撤离和武装解除。

并明确表示,德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用这些船只来对付俄国。经过一番争论,内阁成员最终同意苏雄船只的继续存在,但为他们的“让步”附加了以下条件:

首先,巡洋舰须停泊在马尔马拉海的一个偏远地方;其次,通过虛假交易将舰队转移到素丹的海军部;最后,直到土耳其政府得到保加利亚对俄采取一致行动的承诺后,舰队才能进入黑海。

在柏林做出回应之前,土耳其政府已经单方面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称它已经以“8000万马克购买”了这两艘德国巡洋舰。瓦根海姆立即表达了对既成事实的不满,但也别无他法。

奥斯曼帝国为什么每战必败(奥斯曼帝国中立的第二阶段)(3)

8月14日,他告诉德国外交部不要对这一虚假销售有所说辞,因为土耳其公众对这两艘巡洋舰的“收购”感到异常兴奋,如果德国政府试图否认这一点,他们很可能轻易倒戈。此外,考虑到大多数奥斯曼帝国部长们的反参战情绪,以及达达尼尔海峡防御系统的破败状况,立即动用“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攻击俄国人胜算太小。

出于瓦根海姆的警告,柏林没有反对8月16日土耳其在金角湾附近举行的庄严仪式,海军部长艾哈迈德杰马尔帕夏正式接受“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编入土耳其海军,并分别更名为“亚沃士.塞利姆苏丹号”和“米蒂里号”。

德国船员还戴上了土耳其毡帽,苏雄本人正式(实际上并不是)被任命为舰队的指挥官。对奥斯曼帝国而言,宜布购买这两艘德国战舰妙在既能让土耳其海军获得优势并加深双边关系,又能避免放弃中立,9而柏林只能继续说服土耳其人履行联盟义务。

奥斯曼帝国为什么每战必败(奥斯曼帝国中立的第二阶段)(4)

瓦根海姆深知土耳其政府的拖延至少部分上与未完成的动员任务、与保加利亚联盟会谈的缓慢进展、以及其他一些具体问题有关,对柏林要求土耳其参战的喋喋不休感到不满。另一方面,李曼对土耳其人继续拒绝参战也日渐烦躁不安。8月19日,他向德皇发出请求,允许他和部队返回德国。

为了让自己不寻常的要求合理化,李曼称恩维尔的近期声明和军事部署摆明土耳其人暂时不会参战,如果奥斯曼帝国内部的动员战线过长,土耳其军队因缺乏资金和食物注定要“崩溃”;而且君士坦丁堡的整个氛围令德国军官几乎无法忍受在那里继续服役。

李曼继而向德皇总司令部发电,恩维尔基本同意撤走“我自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军事代表团”。“李曼的“鲁莽”行为令瓦根海姆恼怒不已,着手通知德国外交部,恩维尔并没有同意如上安排,而且刚刚明确表示,即使是撤退部分军事代表团也完全不可能,李曼的迟钝和急躁简直“无法理解”。

奥斯曼帝国为什么每战必败(奥斯曼帝国中立的第二阶段)(5)

“果然,德皇当即拒绝了李曼的请求,并告诚他要与恩维尔和睦相处,同时也间接提醒瓦根海姆继续催促土耳其人参战。考虑到瓦根海姆的不积极性,柏林的规劝绝非多余。但劝服土耳其政府立刻放弃中立主义路线并非易事。

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商议共同抵抗俄国,结果塔拉特帕夏和保加利亚总理只签订了完全无攻击性的防御协议。虽然未能从保加利亚获取攻打俄国的实质性援助,但这本身就足以使土耳其政府继续拖延,而且缺乏军事准备使内阁进一步坚定拒绝柏林对参战的要求。

大多数土耳其内阁领导人认为,达达尼尔海峡防御系统的糟糕状况妨碍了土耳其进行任何一种公开行动。就连苏雄和其他驻奥斯曼帝国的德国官员也不得不承认,土耳其人拒绝立即参战的合理性。

奥斯曼帝国为什么每战必败(奥斯曼帝国中立的第二阶段)(6)

虽然德国海岸防卫专家、地雷和弹药的到来可能会改善局势,但在君士坦丁堡,人们普遍认为奥斯曼帝国此时参战是绝对不可取的。8月下旬,“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如何从达达尼尔海峡撤退并进攻俄国成为争议焦点。

柏林主张在黑海采取“闪电战”,而土耳其人和在君士坦丁堡的大多数德国代表建议延迟并谨慎行动。9月初,德国的急躁情绪急剧增加,派出大约700名德国水手和海岸防卫专家,对被严重忽视的达达尼尔海峡防御工事进行彻底检修。

9月4日,小毛奇将军提醒李曼,必须加快奥斯曼帝国参战速度,而且奥匈帝国总参谋部也会给予土耳其人所期望的支持,即大约5万名士兵会在敖德萨地区(俄国港市)两栖登陆。然而,无论是恩维尔还是在君土坦丁堡的多数德国官员,都认为在当前的军事和政治环境下,土耳其参战风险的确很大。

奥斯曼帝国为什么每战必败(奥斯曼帝国中立的第二阶段)(7)

9月6日,瓦根海姆向柏林表示,恩维尔面对不愿意支持参战的同僚们已身心俱疲,目前与保加利亚还未达成共识,加之达达尼尔海峡防御薄弱,无法在整个黑海展开任何大规模行动,更不用说入侵埃及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