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

很多人知道商纣王应该是通过《封神演义》这部小说,或者是封神系列的电视剧,小说和电视剧中的纣王基本都是沉迷美色、荒淫无道、暴虐残忍的昏君形象。其实不光是文艺作品中的纣王是昏庸无道的暴君形象,《尚书》、《诗经》、《韩非子》、《史记》等各种流传至今的史料中记载的纣王也是荒淫残暴的昏君形象。史籍中的记载因为纣王的昏庸无道才有了后来的,武王为解救黎民百姓而推翻纣王,其实武王伐纣除了推翻暴政,解救黎民百姓之外这个明面上的理由之外,其中还包含着政治野心。那么,相对应的历史上的纣王是否真的是荒淫残暴的昏君也是值得商榷的。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1)

纣王是商朝第三十二位君王,也是商朝的末代君王,名辛,也叫帝辛,"纣"是后来人们给他的称号,所以后来他也被人们称为"纣王"。从这个称号也能看出来,纣王在人们心中就是一个昏君的形象。要说后世黑纣王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司马迁了,

《史记·殷本纪》中关于纣王的记载有: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大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剖比干,观其心。

司马迁笔下的纣王基本集齐了一个昏君应该有的所有条件,荒淫好色、宠幸妲己、大兴土木、奢侈无道、设置酷刑、听信谗言、残害重臣,可以说是历史上昏君的代表。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2)

纣王能把这些坏事全都做尽也是挺不容易的,但是仔细想一下,要想把这些坏事都做全也是很困难的。历史毕竟是由后人书写的,因此对人物的评价和描述肯定不能做到完全的客观公正,而一旦被认为是坏人,那么所有的坏事可能都会安到他身上。就像《论语》中所说的: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因此,纣王做的很多恶行,在很大程度上有后人给他的抹黑。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3)

宠幸妲己

《封神演义》小说中写的妲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被纣王选秀选上的,但是此时的妲己已经许配给了别人,但是纣王非要让妲己进宫,苏护不同意,于是就造反了,但是最后没打过投降了,还是把妲己献了出去。就在妲己进宫的路上,千年狐狸精吸走了她的魂魄,化成她的样子进宫,当然这都是虚构的神话故事。《左传》中记载,妲己是有苏氏部落首领的女儿,有苏氏部落没有挡住商军的进攻,选择投降,献出了美女妲己,而当时的纣王已经步入晚年了。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4)

史书中记载的纣王宠幸妲己对她言听计从,但是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一是如果纣王真的对妲己言听计从、宠爱有加,那么按照常理来说,妲己的家族部落应该也会得到照顾和赏赐,但是有苏氏部落在商纣王期间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二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纣王:

"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也就是说纣王是个刚愎自用,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有主见,比较自以为是的人,那么后边再说他对妲己言听计从,什么事都听她的就有点矛盾了。而妲己本人作为一个小部落首领的女儿更不可能像小说中写的那样,蛊惑纣王,残害忠良。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5)

酒池肉林

酒池肉林说的是商纣王在池子里灌满酒,在树枝上挂满肉,通夜饮酒作乐,现在也作为一个成语形容奢侈享乐。但是在古代,作为一国之君摆上酒池肉林这样的筵席也算不上是纣王的罪行,而且在古代酒池肉林也并不全是贬义,《汉书》中也曾记载过酒池肉林,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大角氐,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名各仓库府臧之积,欲以见汉广大,倾骇之。《汉书·西域传》: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

这里的酒池肉林更多的是向外国展示中国的强盛和物产的丰富,并没有贬义。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6)

杀害比干

小说中说的比干被杀是因为杀了狐狸精,还把皮毛做成大衣送给纣王,于是就得罪了妲己,在妲己的蛊惑下比干被纣王挖去心脏。但是这些都是小说虚构的,历史上的比干确实是被纣王所杀,比干并不是死在朝歌,而是死在了河南卫辉。当时纣王跟徐夷打了很多年,虽然最后打败了徐夷,但是几年的战争也让商朝的军事实力严重削弱,所以当时守卫朝歌的兵力并不是很多。而这个时候正好赶上周武王造反,纣王知道以后大怒,准备与武王交战,可是朝歌的兵力不够,于是纣王就把朝歌城内东夷各族俘虏都放了出来,带着这群东拼西凑的军队出城与武王交战。比干当时还在朝歌,等到长途跋涉来到卫辉的时候,比干连夜赶到劝阻纣王,让他撤兵等着援军到了再打,如果贸然进攻的话很有可能打败仗。可是此时纣王已经带着大军出来了,况且两军交战最重要的就是士气,比干现在劝纣王撤兵,无疑是在动摇军心,所以纣王一怒之下杀了比干。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7)

也有说法是比干的侄子微子派人到周,让周在商最弱的时候攻打商,纣王知道以后大怒,于是清除比干联盟。纣王跟周交战的时候鱿鱼板收编的俘虏临阵倒戈,商军大败,纣王到摘星楼自焚身亡。由于比干联盟对周有巨大贡献,所以,周就大力的宣扬比干,追封国神,还把比干的儿子坚找到赐姓林并分封领地,后来分封微子。《史记》中记载比干因直言进谏而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所以纣王杀比干也并不是毫无理由的说杀就杀了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8)

关于纣王的恶行,还有一些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一些措施打破了原有的制度,比如提拔一些非世官贵族的下层人民,任用一些罪犯和奴隶,而这些人本身出身比较低,缺乏政治经验,唯帝辛马首是瞻,破坏了政治体系的稳定性。还有就是控制祭祀,疏远贵族,这也触动了一些旧贵族的利益。纣王的这些政治措施在当时来看都是不符合礼制的,这也为后来周武王伐纣提供了明面上的理由。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9)

总的来说,纣王虽然算不上是有道明君,但也肯定不是坏事做尽的暴虐君主,之所被后人黑的这么惨,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后人在前人的记载之上不断的进行发展,导致越往后纣王的罪行越多,但是根本原因在于纣王是末代君主,也是一个失败者。武王伐纣在古代就是典型的以下犯上,如果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是不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而且自古以来都是成功者掌握话语权。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夏桀、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等这些有名的暴君,在史籍记载中基本很少记载他们做过什么好事,好像天生就是暴君,而这些君主大多数都是末代君王,新政权的改朝换代必然要给自己的合法性找到合适的理由。

参考资料:《史记·殷本纪》、《汉书》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