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冬奥会发展方向(冬奥会之后的张家口和冰雪项目)

华彩绚丽的冬奥会已于昨晚闭幕,中国的冬季运动热潮才刚刚开始。

用冬奥会主席巴赫的话说,中国有三亿冰雪运动人口,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启动,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

张家口冬奥会发展方向(冬奥会之后的张家口和冰雪项目)(1)

冬季运动的“狭隘概念”是冰雪——中国不缺冰雪。以东北三省为例,近些年,依靠冰雪资源,当地冬季旅游在一年年升温。像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冬季游,冬季捕捞,乡村过大年,以及漠河“北极村”的旅游观光体验,炙手可热。我有一个朋友,脑路清奇,他曾把“北极村 三亚”组合成五天行程,在他的企业家小伙伴儿圈子中推广,猴赛雷!这两年,冰雪经济发展更好的省域老乔认为是吉林省,从上而下,全方位重视。2016~2018年那会儿,老乔连续三次前往参加冰雪旅游节启动仪式活动,感觉活动规格一年比一年高。吉林省委书记,省长,邀请国家部委领导参加。

吉林省吉林市有十几处专业的滑雪场,吸引世界各地的滑雪游客,国内南方游客趋之若鹜。

冬游长白山,多少有几分朝觐的味道。低温经常达到零下25度至30度。人像进了冰箱。如此冰雪,也多出几分圣洁。冰雪之下,还有八九十度的自流高温温泉在汩汩流淌。

冬季运动——冰雪运动,说到底是一种摩擦力经济。

你看吧,各种滑雪板,雪刀,雪地车…在冰雪上飞驰,起跳,娱乐,说白了就是为了尽可能地克服摩擦力——同时,还需要制造摩擦力,避免“世界乱套”,像冬季在东北很关键的越野车,等等。形象一点说吧,冬天在东北,司机每点一下刹车,或每踩一下油门,轮胎与地面紧密摩擦的瞬间,“摩擦力经济”就产生了。

冬季运动的“宽泛概念”几乎可以无所不包,只要你处于这个环境(包括人为制造的)中,便不知不觉已成为冬季运动的参与者,消费者。

十五年前,山东全省仅有屈指可数的三五家滑雪场,今天,大大小小运营的雪场不下100家!相当于市场规模暴增了数十倍。原来,大家冬天不出门,现在,“雪来疯”“冰来疯”,玩法不断翻新。

一次家门口的冬奥会告诉很多人,冰雪运动埋藏无限可能,未来,精彩可期。

对普通观众来说,或许只是看热闹,但从商业来说,肯定可以触动一部分人,从中嗅到商机。

张家口冬奥会发展方向(冬奥会之后的张家口和冰雪项目)(2)

譬如,从奥运场馆的“鞋型冰车”中,足以获取灵感和创意,启发创造新的冬季娱乐设施和体验项目,迅速投入到市场中,这是可以想象的。

冬奥会还给大家另外一个认知——冬天绝不是单调的“黑白 红”,它可以是色彩缤纷的。营造出响亮,明快,律动,跳跃,热情的氛围来。

冰雪经济极大的拉动产业链,乐观估计,将带动中国的相关产业升级。

比方说,冰雪运动背后支撑体是制造业,像服装,器械,装备,场馆乃至新材料,新科技…还有新的玩法,新的参与方式,新的理念,新的精神面貌,可以说,处处是惊喜,处处有新意。

看看冬奥会奖牌榜,凡是拿得一块奖牌的国家,非富即大。

这次北京冬奥会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北京作为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的首都,兼容并蓄,有容乃大,自不必说,举办了夏、冬两届奥运会的首都,无论遇到什么,都能做到安之若素。张家口注定要火,亮丽的体育场馆,高端的体育设施,曾经的喧哗热闹,和那在屏幕上一遍遍播放,迅速形成顶流并同时制造出的打卡点…张家口旅游部门绝对不会放过机会,接下来抓紧设计推出大量的旅游体验线路项目,在虎年春夏之交,暑期旅游,国庆旅游,下个冬季旅游推出,“不赚不是旅游人”。

壹点号 老乔游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