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天吃还不长胖 为什么有些人怎么吃都长不胖
瘦子,是指那些长的得不丰满的人。老舍《四世同堂》十八:“钱太太的弟弟陈野求 ,是个相当有学问,而心地极好的中年瘦子。”
瘦的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 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冷,我为了能让手长冻疮,一冬天都没戴手套,后来如愿一场:手被冻的红红的肿肿的,看着肥嘟嘟的小手,我高兴极了。
☹ 有一次刮大风,走路走不稳,只能死死抓着一颗大树被吹成了狗。
☹ 上学时午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大家都趴在自己的书桌上打着小小的呼噜声,而我因为胳膊肘没肉,从来不敢趴在桌子上睡觉因为会硌的生疼。
☹ 又瘦又黑特别像难民,不管做什么动作都感觉像猴一样。
☹ 体重不过百,不是平胸就是矮。
我身高163cm,体重43kg,被人讨论最多的就是你怎么那么瘦?这以上你可别以为我是在开玩笑,都是我真真切切的体验,为此父母永远背黑锅是不是从来不舍得让我吃饱饭。如果以上你们还觉得人瘦是一种完美的体验,那我真的不吝啬与你们分享。
为什么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为什么有人喝水也要发胖?瘦子想知道,胖子也想知道!
我前几天看了一部BBC的纪录片叫做《Why Are Thin People Not Fat》科学家们用实验告诉你,为什么有的人长不胖?
科学家早在1967年,就做过一个鲜为人知的研究,佛蒙特州立监狱的犯人们,被从事医学研究的Ethan Sims要求,参加一项特别的试验,他想观察我们肥胖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了这项研究,他需要挑出一组人他们变得肥胖,非常肥胖,要求参加的研究的犯人增加25%的体重,作为回报,他们将被提前释放,在整个一年过程中小组人员让犯人志愿者,尽其所能的多吃,且仔细地监测他们体重的变化。
随着试验的进行,Dr Sims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不管他们吃多少,他们中的一些人始终达不到目标,其中两个犯人体重增加到了21%就再也上不去了,还有一个犯人怎么样也超不过18%,似乎对一类人,不大可能增肥,实际上一点也不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Sims的结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一些人不管怎么吃也不能增肥的结论遭到了质疑。
1.巧克力是最危险的食物,因为其热卡密度最大,当然它也是瘦子增重的最佳选择。
为了试验饮食对体重的影响,Horizon节目组进行了一个“过度饮食” 实验,瑞典科学家Fredrik Nystrom教授正致力于一项不同人群机体不同的反应的研究,研究方法就是让他们摄入的食物远大于其机体需要,在接下来的四周里,有10位勇敢的志愿者将吃下相当于他们平常摄入热量2倍的食物,并且不做任何形式的运动,这是公认的可以导致体重的增加,至少你是这么想当然认为的。
实验期间,志愿者们每天要吃下5000卡食物,研究小组将检测志愿者的体重,并且做一系列的医学检查,目的是发现在这逐渐肥胖的世界他们是怎么保持苗条的身体的。
第一周的暴饮暴食结束后,小组中体重增长最快的Thomas增加了4.1%的体重和2%的体脂。第二名的是leo Dennett 增长了3.2%的体重,大多数的志愿者的体重有了增加,观察这些结果,摄入的热卡数加倍,对每个人的影响方式不尽相同。
在第一周增重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多吃巧克力及巧克力类食物,是摄取热量的最佳方式,由于巧克力的热卡密度大,很小一块就可以含有很多卡路里,当你食用巧克力时,在你有饱感之前总还总能再吃一块,所以说如果你在减肥,那巧克力就是你最大的敌人。
但是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中的许多人比一般人更擅长不受一块开包巧克力或者饼干的诱惑,比如我,难道自我克制是保持瘦身的诀窍吗?
2.有一部分瘦人确实更容易抵御美食的诱惑,而这种抵御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则很难,瘦子是一种吃饱了就不再吃东西的生物,胖子却随时随地能进食。
Jane wardle教授是一名心理学家她对人的饮食行为非常感兴趣,让她来告诉大家,为什么人总吃的比需要的多?她来到一个地处北伦敦的托儿所,做一个试验来观察人的感应能力,本次试验针对儿童,看看他们午饭后已经吃饱的情况下对摆在面前的食物是什么反应。
工作人员分给他们每个人一个盘子,每只盘子里都装着含有340卡热量的巧克力,然后告知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吃其中的食物。你会发现已经开始形成差异,有些孩子对食物一点也不感兴趣,有的孩子却在慢慢的吃着,有的孩子一直不停的吃着盘子里的食物。
对于某些人,当他们吃饱后,其热衷于及感兴趣与再吃的开关已然切断。而另外一部分人,如果所提供的食物,非常诱惑或者美味,他们极为乐意继续品尝。
研究表明我们的饮食习惯形成于幼年时期,如果你还是幼童时喜欢吃饱后还要吃些零食的话。成年后的你会做同样的事情。那么幼童时期的饮食偏好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是源于家庭成员的耳濡目染还是遗传?
3.基因决定了你是易胖体质还是长不胖体质,也从某个方面决定了你的饮食喜好,瘦子的身体能够通过例如手脚散热等提高身体基础代谢率的方式,阻止脂肪的产生。
经过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做FTO的类型基因,拥有这种基因变体的成年人,其体重平均高于其他人。而在非饥饿时继续进食的儿童,拥有这种基因的几率也很高。那些吃得很少的儿童,则拥有这种基因的防护变体。
我们胃口的大小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一些人,很容易抵制美食的诱惑,他们无需自我克制,就能够做到只有在饥饿时才吃东西。而另外一些人,他们的大脑对面前的食物做出反馈,但不能有效地传达,他们已经饱了这一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瘦子们是没有太多食欲的一类人,而试验中,所有的志愿者都忽略他们正常的食欲,不管愿不愿意,都要达到规定热量,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极端的方法。
第二周的实验结束后,志愿者的增重都不太一样。其中一个志愿者Martin Wong 的体重只增加了3.5%,虽然他一直坚持完成他的卡路里摄取目标。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如果他摄入的卡路里没有变成脂肪组织的话,热量到底去哪儿了呢?
到底是什么物质,在对抗肥胖?对于这一类人,他们可以吃得很多,但是并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其中一种解释是,他们可以通过提高基础代谢率来消耗这些热量,从而阻止其转化为脂肪。基础代谢率是机体在非活动状态下,维持正常生存和大脑存活的最低热量。
Nikhil Dhurandhar博士确信有某种物质,可以自然的让人变胖。通过研究病毒感染和肥胖的关系表明,病毒会使体内的脂肪细胞增加,脂肪组织增多,也许等你下一次感冒时,下一次他感冒的时候没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人们变胖有很多因素,而不仅仅是病毒感染一个,因此这也不能表明肥胖具有传染性的结论。
4.瘦子并非永远是瘦子,他会长胖,但胖起来的是肌肉,并且也很容易瘦回来。
第三周结束后,大部分的志愿者都意识到自己体型的变化,以前的衣服穿不下了,“至少大了两个码”,腰的两侧出现了赘肉,肚子明显变大,到处都松松垮垮的,不像以前那么有弹性了。
那么,体重增加后,脂肪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是数量增加还是体积增大?
事实上,两种变化都有,并且是先增大后增多。随着暴食,细胞逐渐增大,肉眼可见像个大句号。不过脂肪细胞只会增大到一个点,过了这个点就不再增大,到了这个点,机体就会决定是否增加更多的细胞。坏消息就是,一旦脂肪细胞增多了,他们就会永远留在那里。我们永远无法去除它们。这样你就很容易变得超重。
研究表明,我们的脂肪细胞会在青少年时期增加较多,所以一旦你青少年时超重的话,这很可能伴随你的一生。不管你如何努力,都减少不了细胞的数量。细胞数量多的话,增重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四周的暴食实验结束了,第一名增重9.5%,第二名增重9%,其他也有8%到5%的不等变化。虽然没有一个志愿者出现临床型超重,但是也有一些人变胖。
有趣的是Martin虽然增重了8%,但是他的脂肪含量却变化很小,他增加的实际是肌肉,随之身体的基础代谢率升高了30%。因为肌肉需要很多的能量,它的基础代谢率高于脂肪和骨骼。而暴饮暴食导致的究竟是肌肉的增加还是脂肪的增加,这也是基因所决定的。
当然还有两名志愿者根本没有完成设定的卡路里目标,因为他们摄入过多的食物时,会开始恶心,呕吐,这正是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通过饱腹感和胃内激素的分泌来阻止进食。所以这类人很幸运,他们天生就有抵御长胖的生理机能。
接下来应该如何面对减肥的问题呢?
其实身体是有记忆功能的,它会记住你原先的体型和体重,对于这些在四周内增重的“胖子”来说,他们也会很容易恢复原先的体型。实验结束后一个月,志愿者们都回到了原来的样子。所以对于体型,真相就是你很难改变它们。
但是即使是这样,胖子们也不要绝望,改变很多也许很困难,在一定范围内减少体重并保持,是可行的,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并关注我:“粒粒道来”,持续阅读写作,与大家一同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