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近体诗的格律(唐代王维走过靖远)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朝代,唐代的诗歌,因其产生了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大家而彪炳史册,而以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边塞诗中的千古绝唱,至今为人们所称颂。

那么,这首诗中所描摹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阔景象,在哪里能够看到呢?或者说,激发诗人灵感的诗源地在哪里呢?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王维这两句诗的诗源地在宁夏中卫,沙坡头景区更将此作为景区的核心全力打造;还有人提出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并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理由加以论证;近两年来,我多次奔走于靖远黄河两岸和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景泰县,发现这两地的山川地貌太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摹的景象,联想到靖远、景泰是丝路古道,诗人出塞时或许从这里走过,这句诗的诗源地也许就在今靖远、景泰一带。

王维近体诗的格律(唐代王维走过靖远)(1)

“长河落日圆”意境图

近日,在检索资料时发现,贵州凯里学院教授杨松翼先生直接提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摹的景观只有在今靖远黄河东岸和景泰县境内能够看到,并从王维出使凉州时所走的路线加以考察论证,其观点非常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王维出使凉州,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

唐代大诗人王维,其大半生都生活在盛唐时代,与张九龄、李白、杜甫、高适、岑参属于同时代。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自成一派,影响久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关于这首诗,学界的争论迄今仍然很多,各种解说千奇百怪,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为大家公认的,那就是《使至塞上》诗是王维出塞时创作的一首描写旅途见闻的诗歌。

王维这次出塞的目的地是凉州。凉州就是现在的武威市,是唐朝河西节度使幕府所在地。河西节度使设置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四月,主要负责断隔吐蕃、突厥的交通,统辖着凉、甘、肃、瓜、沙、伊、西等7州。河西节度使所控制的区域,包括现在的甘肃西部、青海东部和新疆东部。而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连接西域的孔道,有唐一代,对河西的重视贯穿始终,“节度使”的官名也肇始于河西。名将贺拔延嗣、王倕、夫蒙灵察、王忠嗣、安思顺、哥舒翰、郭子仪都曾担任或兼任过河西节度使的职务。

在唐帝国崛起的同时,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也同时崛起,两个霸主级的大帝国,在东至剑南(四川西北)西至勃律,绵延数千公里的战线上,互相攻杀近200年,有史料记载的大战竟多达190余次。在这场绵延十几代人的酣战中,剑南战场双方僵持不下,西域战场唐军稍占上风,但河陇战场却始终处于吐蕃进攻、唐朝苦守的局面。因而,凭借青海、甘南草原的补给优势,截断河西走廊,一直都是吐蕃王朝拓展的主要战略方向。而对于唐朝来说,失去河西走廊的孔道,就意味着关中、西域首尾不能相顾。早在唐太宗时期,褚遂良就明确指出,“河西者,中国之心腹”。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长途奔袭,在青海和吐蕃打了一仗并获得胜利。这次战事,是唐吐战事中的一场。《旧唐书·玄宗本纪》中记载说:“三月乙卯,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自凉州南率众入吐蕃界二千余里。己亥,希逸至青海西郎佐素文子觜与贼相遇,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资治通鉴》中也说:“二月,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袭吐蕃,破之于青海西。”

玄宗皇帝获知战胜的消息后很高兴,就派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往凉州,出塞巡边,代表朝廷宣慰战功。因为根据唐朝的规定,“凡将帅战伐大克杀获”,监察御史有“数其俘馘(guó)、审其功赏,辨其真伪,若诸道屯田及铸钱,其审功纠过亦如之”的职责。正是这次巡边,在路途中王维看到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阔景象,触发了创作灵感,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神句。其后,王维没有马上返回长安,而是留在凉州,接受了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的邀请,担任节度判官。

在唐代,朝廷和地方政府的官员,都是由吏部统一任命的。但是对于作战部队,朝廷仅任命高级指挥官,而指挥官的幕府,即指挥部的参谋助手,则是由指挥官自主聘任后报朝廷备案即可。诗人高适、岑参等都在幕府任过职。前线作战部队指挥部的参谋助手,全是文人。指挥官们待之以师友之礼,正是依靠大批投笔从戎的文士的智慧,加上将士们的勇猛,唐朝军队的战斗力强悍无比。豪侠尚武,到前线去博取功名,更是唐代文人的风气。正因如此,王维留在了河西节度使幕府担任判官,渴望上马杀敌,建功立业。

王维从长安出发,走的是丝路北道还是南道?

唐代安史之乱前的凉州,十分的富庶和繁华。据《通典》记载:天宝八年,全国屯田总的收成数1913960石,其中河西地区总收入700990石,占全国总数的37%。《资治通鉴》中道:“自(长安)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里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读史方舆纪要》中描述:“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其地。”凉州的商业贸易也盛极一时,成了一个重要的商业都会。外来商人以突厥、回纥、大食、波斯等国为多,贩进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等,而中国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

交通也极为便利,从京城长安到凉州一带,沿途都有酒肆店铺供旅客食宿。诗人元稹这样写道:“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zhè)稠。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而在诗人岑参的笔下:“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判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的诗源地,首先应该弄清楚王维从长安到凉州的行走路线,也就是从哪里走过,才能看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观景象。当时从长安通凉州的驿道属于长安通西域的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主要有南北两大通道,南道称“秦州路”,北道称“乌兰路”,史学界称之为丝绸之路东段之南道与北道。据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考证,这两条道路的具体路线如下:南线秦州路,自长安都亭驿出开远门西行,至凤翔,经陇、秦、渭、临、兰五州,渡河至凉州,全程共2020里;北线乌兰路,由长安都亭驿出发西北行,经邠、泾、原、会四州,渡河至凉州,全程共1790里。

这么说,还是有点笼统,我们再说详细一点。南道“秦州路”的走向是:从西安出发沿渭河流域西行,经凤翔府(今凤翔县)至陇州(今陇县),西行至大震关、分水驿;再西至秦州(今天水),经渭州(今陇西东南)、临州(今临洮)至兰州;由兰州北渡黄河,出金城关,沿庄浪河谷北行,经广武县(今永登东南)、昌松县(今古浪西),至凉州,共2020里。

北道“乌兰路”的走向是:从西安出发经咸阳西北行至奉天县(今乾县东),经永寿县至邠州(今彬州市),又西北行至泾州(今泾川县),由泾州继续西行,经连云堡至平凉县(今平凉市),入弹筝峡(三关口),西行至瓦亭故关(萧关)至原州(今固原);再沿清水河谷,向北经石门关(须弥山沟谷)折向西北经今海原县到河池(今海原县干盐池),然后抵黄河东岸的会州,经会宁关渡过黄河西行至新泉军(今景泰),由此至凉州,全程共1790里。

史籍中对王维这次出塞的行走路线没有记载,那么,王维走的是秦州路(南道)还是乌兰路(北道)呢?

贵州凯里学院教授杨松翼先生认为,王维走的是途经萧关的北道,即“乌兰路”。并列举出五条理由:

一、北道较南道径捷230里,依唐制“日行四驿”的速度,可以节省至少两天时间,对于交通工具相对不发达的古人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有利条件。

二、北道是汉唐通西域的主道,史学界一直认为丝路南线是汉唐通西域的主要通道,但却无确凿的文献资料佐证,而元、明、清三代通新疆的官马大道陕西段皆是选择北线而非南线。一些西北史地学者,如王开、李健超、薛正昌等皆认为北道才是丝绸之路东段的主要干道。

三、北道途经的黄河渡口会宁关是唐时最大最重要的关津之一,而南道途经的黄河渡口金城关却鲜见相关文献提及。

四、中唐以前诗人西行出塞走北线比走南线者多。据查考,已知的经萧关出塞的中唐以前著名诗人就有卢照邻、虞世南、骆宾王、王之涣、储光羲、王昌龄、颜真卿、张籍等,而走南线者,仅见岑参、高适两例。

五、《使至塞上》诗中所描绘的地名景观,为北线所独有。首先,尾联之“萧关”,为北道行经的重要关塞。其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亦为北道才有的景观。诗中的“大漠”指北道途中自景泰至凉州段时所经见的腾格里沙漠,因为南线不经过沙漠;长河指北道途中自会州(今白银市平川区)至会宁关(今靖远县北城滩)之间的一段黄河。

事实确实如此,黄河从乌金峡入靖远境,一路东北流,经过靖远县城,在东湾红柳村,由于受到东面屈吴山的阻隔,猝然掉头北上,一路西北流,冲刷出险峻的红山峡河谷,一直到景泰五佛地段,才又转向东流。唐代时,靖远一带属于会州的辖境,位于黄河边的会州城,应当也是一处重要的驿站,为这条大道上来往的行旅提供酒肆店铺供其食宿。

王维近体诗的格律(唐代王维走过靖远)(2)

靖远县石门乡茨滩段黄河,该段黄河由东南向西北流。

时至今日,虽然唐会州城难觅踪迹,但据史料记载,会州城就在黄河边,《元和郡县志》记载说:“唐开元七年,河流渐逼州城。刺史安敬忠率团练兵,起作,拔河水向西北流,遂免淹没。”在会州北面180里的黄河岸边,今天的靖远县双龙镇北城滩就是唐代著名的会宁关。据《大唐六典》记载,会宁关是当时全国边塞关津中的十三个中关之一。敦煌文书《水部式》残卷中记载,当时会宁关有渡船 50只,按渡子数每只 3—5人计,会宁关渡子数可达 200人左右。因而,台湾学者严耕望说:“每日来往渡人蓋千人以上,交通行旅,可谓盛矣。”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自会州城沿黄河河谷西北行180里至会宁关这一段路,基本上就是沿今天的石门川西北行。到会宁关渡河,这段路程基本上是伴黄河而行,且至少需要两天时间;这段长达180里的黄河整体流向是西北向,有些河段完全是东西向,比如今天的黄河石林下游一段,这种大河西流的景观,实为此段黄河所独有。“长河落日圆”这种奇景,只能出现在东西向或者西北、西南向的大河上。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王维此行至少有两天时间几乎是沿黄河东岸而行,正是在这段旅途中王维才第一次见到了大河西流的地理奇观以及“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而这种奇异景观只能出现在这一段黄河上。

王维近体诗的格律(唐代王维走过靖远)(3)

地处大漠边缘的景泰县红墩子段地貌。

王维近体诗的格律(唐代王维走过靖远)(4)

景泰县寺滩镇地貌。

渡过黄河,就进入今天的景泰境内。景泰到武威的300里路段,基本上是在腾格里沙漠的南缘延伸。从地缘上来看,景泰是河西走廊的东面门户,其通道作用十分明显,历史上更多的时候,属于武威管辖。在没有大面积开发之前,其地貌特征更多的是荒漠戈壁,风沙、干旱,低矮的沙生植物,严酷的自然环境,实际上是不适宜农耕的。“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也许是对景泰大漠风光的最好注解。

从景泰到武威,王维在沿途看到了戈壁沙漠,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树木,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孤寂的荒漠终于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也许是报平安的烟火,也许是边关预警的烟火,在一望无垠的大漠中,直直升空,它告诉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快要到了。北归的大雁,地上卷起的蓬草,回望来时的萧关古道,由此向西,再向西,凉州就在前方。

唐时,河西节度使在今景泰县地设有新泉军。武周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出任凉州都督,奏请设立新泉军,属河西节度使统辖。新泉军驻所在会州西北一百余里,据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并成先生考证,新泉军就驻扎在汉媪围城,就是今天的景泰县芦阳镇吊沟古城。这个地方处在一处面积不大的绿洲之中,发源于寿鹿山的河水从西而来,在黄河西岸滋润着这块土地,在广布沙石戈壁的景泰大地,这是一处难得的沃土。新泉军驻扎的地方是河西节度使统辖的最东端,隔黄河同朔方节度使统辖的丰安军(位于今宁夏中卫以西古长城的西端)呈东西呼应之势,主要是阻断北方突厥的南侵和南方吐蕃的北进,保证河西走廊的安全和畅通。

王维出使凉州,从靖远、景泰一路走过,沿途的物象,深深触发了诗人的灵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神句就这样诞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