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发酵菌如何繁殖(自己动手扩培EM菌的发酵培养方法)

EM菌是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由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教授于1982年研究成功,于20世纪80年代投入市场,很快在各大洲近90个国家得到推广应用,迄今为止,EM菌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在农业、养殖、种植、环保等领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近年来,EM菌被广泛使用在养殖水体中用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目前水产养殖上使用的EM菌是以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复配而成。鉴于EM菌培育对技术设备要求不高,因此在养殖户群体中可以进行简易扩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em发酵菌如何繁殖(自己动手扩培EM菌的发酵培养方法)(1)

1工具

塑料桶(有盖可密封,50~200升)、搅拌机(可用消毒木棍代替)、充气泵、敞口塑料桶。塑料桶、搅拌机及培养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容器工具均需清洗干净,经漂白粉消毒及阳光曝晒,保证干燥备用。

2培养用水

各地可根据各自的条件进行水源选择。可选择与养殖用水相同的海水水源,将养殖用水沉淀一天后,用50毫克/升的漂白粉消毒,3天后取上层水装于敞口塑料桶,用充气泵充分曝气,待余氯消除后即可用。也可使用曝气后的自来水或自然井水。

3所需培养基及药品

EM菌菌种原液、红糖或糖蜜(去硫)、酵母浸粉、微量元素、漂白粉。

4操作方法

以扩培50升菌液为例,在50升可密封塑料桶中盛20升培养用水,依次加入红糖或糖蜜1.25千克、酵母浸粉100克及微量元素50克,搅拌均匀后加入EM菌原液2.5升,然后加水至50升,再次搅拌均匀,密闭发酵。也可购买市场上出售的扩培套装,根据说明书的配比要求进行扩培。

培养时避免阳光曝晒,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0~35℃,发酵周期4~5天,如气温低于20℃可适当延长密封时间2~3天再使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可在培养2天左右时,开盖搅拌后再进行密封。

5质量控制

(1)看颜色:发酵后的菌液为类棕褐色,上层有一层白色菌膜,这是正常现象,这层菌膜多是好氧菌在表面接触氧气后生长繁殖起来的,菌一多聚集在液面上,就形成了一层菌膜。

(2)闻气味:气味为发酵酸甜味。

(3)测酸碱度:一般发酵成熟的EM菌其pH值在3.1~3.5,pH值越低,表面发酵过程中乳酸的产生量越高,发酵效果也越好。

(4)显微镜观察:有条件可以用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和计数,质量好的菌液中活菌总数可达3×109cfu/毫升以上。

6保存

发酵成功后的菌液可直接用于养殖生产,常温下避光密封保存可保持活性6~12个月,一般推荐1个月内用完,活菌数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养殖户可根据周期使用量控制单次发酵培养量,做到随用随培养,保证菌的最佳使用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