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五个字的句子(两代人的囤与不囤)

白晶晶

上周六,仅有一街之隔的片区,突然被划定为高风险地区。听闻邻居的健康码瞬间变色,小区妈妈们立马变身热锅上的蚂蚁。

平时,群里聊的都是瘦身医美的信息。这会儿,美妈们都在追赶猪肉、豆油和大米。似乎只有把冰箱囤满碳水“炸弹”,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我和爱人抓紧两部手机,打响分头抢购战役。一时间,付款提示音此起彼伏,映照出中年人心底的焦虑。一旁写作业的孩子,没法理解父母的心情,他只时不时地探头过来,提醒我们别忘了下单冰激凌。

刚开始,我们买的还是短期必需品。在浏览过程中,却发现洁厕剂都提示库存不足。缺货的焦虑,让购物车里开始装满一时用不上的东西。

“要不要买点蔬菜种子?非常时期,养花不如种菜实际。”我的目光望向家庭合伙人那里。他心领神会,马上开始搜索种菜盆、花土和营养液的信息。

“你俩放下手机,听我说几句。”久未作声的母亲,才是真正经历过匮乏的一代人。此时此刻,她异乎寻常的冷静,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阳台巴掌大的地儿,一个月长的菜还不够咱家吃一顿的。”家里种过地的,只有上过山下过乡的母亲。老太太的一锤定音,打消了种菜大计。与慌不择路的中年人相比,湿过鞋的老人更明白河底暗礁密布,过险滩尤其不能心急。

应对可能的短缺,老年人向左走,年轻人向右走,走向了开源节流两条路。与淋雨才想起买伞的我们相比,老人早已把省吃俭用的习惯刻在DNA里。拿打鸡蛋来说,我一向随手把蛋壳丢进湿垃圾,母亲总不忘用手指抹一下,蛋液一滴都不剩余。

面对抢回来的菜,我总往冰箱一堆了之。由于保存不当,菠菜烂出水、土豆发芽发黑,方便面都囤到过期的事时有发生。

母亲则反其道而行之,囤得谨慎、存的小心——葱姜分切成小块,用厨卫用纸包好,一点不漏缝隙;绿叶菜用纸巾除湿,让绿色拥有超强待机的生命期;快递纸箱也被利用起来,将土豆埋进沙子里。“土归土”的努力,让最廉价的食材也得到珍惜。

想来,母亲之所以不囤,源于无货可囤的曾经。在心理学家眼中,如果把人生比作风筝,童年经历就是那根线。日后无论遭遇和风细雨,还是直面暴风骤雨,应对方式都会留下当年的烙印。母亲对每一根菜叶的珍视,来自童年最深刻的记忆——饥饿来袭。

为了吃饱,她和兄弟几人盯上了家门口的老榆树。一人上树摇枝,两人在树下捡拾,榆树钱和上玉米面,就算一次伙食改善。成年后,她在国营饭店当收银员。收入微薄,依然没能帮她摆脱“胃”中羞涩。为了多点油水,她盯上本该卖给顾客的花生米。从每碟中小心翼翼匀出几粒,积少成多聊以慰藉。

现如今,家里有了第三代。10后的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外祖母节省的基因,似乎隔代遗传到他的骨子里。望着我们囤回的零食,他也学着老人的样子,拿出小本本记录食品保质期,再按过期时间先后“消灭”库存。

有句话,母亲总挂在嘴边,“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苦,我走过的路、吃过的苦,不想让下一代人再经历。”其实,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际遇,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难题。不囤货的母亲,一直在“囤积”应对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她生活的时光里从未被忘记。这种智慧,已经发生代际传递。

夜读五个字的句子(两代人的囤与不囤)(1)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丁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