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乎常人的自我意识(聊聊自我意识)

超乎常人的自我意识(聊聊自我意识)(1)

一直觉得商鞅的驭民五术有意思得很,人民自然是可以被驯服被驾驭,一代又一代在人群中被裹挟着向前,但是人是人,不是牲畜,能建立自我意识,这么多的人,有这么容易群体被洗脑被控制吗?而我们的自我意识到底从哪儿来,又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呢?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自我意识的出现,不是意识对象或意识内容的简单转移,而是人的心理发展进入的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之一。它不仅使人们能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能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因此,心理学界把自我意识归入个性的调节系统,作为个性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个性自我完善的心理基础。

我在某论坛里看见性侵留守少女的新闻,评论区有人说,这算什么新闻,边远山区的女性嫁给了强奸她们的罪犯,并生儿育女,过上了在外人看来不错的日子,因为在村子里如果强奸犯不娶她,就没人要了,会一辈子被人指指点点,更悲惨。从而得出了结论,既然人嫁给强奸犯也能获得幸福,那么很多人根本没什么自我意识,随随便便过一生不也可以吗?这个评论真是让我非常惊讶。自我意识薄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吗?普通人需要觉醒的幸福吗?教育能够让人觉醒自我意识吗?如果识字和受教育都不能,那么,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真的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吗?如果我生来能深刻意识到自己是个“人”,自己能控制自己的一切并为自己负责,这种情况下,突然有外来力量迫使我屈服,我肯定是不干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这本书里讲到这样一个概念,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卡伦·霍妮相信,如果移除了障碍,人会自然地发展为成熟的,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株橡树。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这个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身体里有一枚种子,可以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呢?我们的那个内在自我,自尊自信自我价值感到底是怎么来的,肯定不会是天生就有的,需要被发掘被引导。有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想东想西,就是因为没有吃苦奋斗精神,有吃有喝还不用做苦力,天天吹空调吃外卖还这疼那疼,胡思乱想,想当年老一辈光是生存就要耗尽力气,他们才叫辛苦呢。这种想法在年轻人中也并不罕见,很多人依然认为神经症什么的,都是闲出来的,只要肯吃苦,发扬奋斗逼精神,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那么,就像那个嫁给强奸犯的女人一样,你或许觉得她有儿有女,看起来小日子过得不错,她就是真的感到幸福吗?她难道从来没感觉到痛苦或者愤怒吗?她就像表面看起来那样,一辈子都很平静,“认命”了吗?如果麻木地过一生也能算是活着。我不认为人能够逃离思考,不论受教育程度如何,“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一定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终极一问。一个人的自我被压制是非常痛苦的,我不认为有人能在拥有自我意识之后仍然保持麻木。看起来是空壳的人并不一定完全没有自我,也许他们的自我仍然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一旦遇到雨露就能成长为大树,外在环境不好,种子或许早早枯萎了,或许还没来得及遇到雨露,这短短的一辈子就过完了。

超乎常人的自我意识(聊聊自我意识)(2)

超乎常人的自我意识(聊聊自我意识)(3)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聊聊之前我反复思考过的那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当年我的父母在医生要求尽快手术的劝说下,依然下意识地认为我的手术可以往后推,而期末考试必须去参加?他们这种无厘头的举动困扰了我很久很久。害怕掉队,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当然,这其中肯定有对死亡和孤独的终极恐惧,但是这不足以解释这一切,因为担心赶不上考试是间接死亡,而不做手术会直接面临死亡,所以死亡恐惧不背这锅,至少不占大头。在同龄人中掉队,那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超越了死亡和孤独,比这一切还要让他们害怕?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可以来看看今年的几则新闻,很多还在念书的孩子们实在是读不下去,压力太大选择了跳楼,当然,我不是说学校没有责任,但是这种小孩明显已经精神崩溃的情况下,他们的家人为什么不能堂堂正正喊出那两个字“退学!”在这片土地上,掉队从来都不是一种选择,退出竞争从来都不是一种选择,过着和大多数人截然不同的人生更不是一种选择!如果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随心所欲,想干嘛干嘛,到底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让大家情愿去死也不愿意掉队?和别人不一样到底会损失什么?到底这种损失是实实在在的,还是幻想出来恐吓别人的?跟上队伍了你就能走上人生巅峰,生活就不会处处碰壁了?

超乎常人的自我意识(聊聊自我意识)(4)

自由一定比不自由更好吗?为了捍卫自由,付出的代价值得吗?自我觉醒靠的到底是什么,读书识字吗?家庭教育吗?学校教育吗?社会教育吗?自我意识的觉醒是随机的吗?有没有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是个空壳,从来没意识到自己是个可以为一切负责的“人”,就这样过了下去,麻木的人生,是否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呢?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苏格拉底还说“认识你自己”。如果我们从小就被打压控制,到处都充满了对权力的崇拜,对强者的爱慕,我们最终也成长为一个完美的空壳,放弃了抗争的权利和属于自己的自由,还迷信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会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因为自己只是壳,是纸糊的,是靠不住的,只能依赖外力,空壳人不能产生自己的想法,他们脑子里的那些东西就像是蚁后发出的命令,她即是虫群。只要自己按照规则参加游戏了,就应该能分一杯羹,不是吗?缺乏自我意识的人不仅憎恨自由,还憎恨那些活得自由,不守规则的人。当拷问指向内心的时候,我们还是很难欺骗自己的。在这种自欺欺人的环境中活着,存在着,一旦透过门缝看到了那么一点点外面的世界,尝到了一点点阳光雨露,开始有了一点点自我意识的萌芽,几乎马上就会被击得粉碎,陷入怀疑一切的地步中去。我始终相信,一个人是可以自由的,是可以为自己负责的。知道麻木是什么吗?当你陷入痛苦不能自拔,你的身体切断了感知能力,不仅感受不到苦了,也感受不到快乐了。为自己负责和追求自由都是非常痛苦的,这倒不是一定表示你突然过得标新立异,开始穿奇装异服,和其他人有什么大大的不同,甚至你的生活可以看起来并没发生什么大的改变。当我们意识到,人是可以改变的,做的一切决定,对的错的,好的坏的,都要由自己负责,是多么可怕啊。当你获得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无法将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和责任推给别人了。之前我在《未麻的部屋》中讨论过人的梦境,精神世界当然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我甚至认为,它比外壳本身更为真实,它决定了你自己能不能稳稳当当立在这个世界上,是否能够摆脱自恋,断开共生的幻觉,边界感清晰,用自己本身的力量扎根于大地上。向外寻求认可,从别人身上寻找意义和安全感,永远也不会被满足的。现在我们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了,没有自我意识,活得像行尸走肉的人一定是不会幸福的,无论她付出多大努力欺骗自己,不能诚实面对自己内心的声音只会让冲突加剧,时间越长危害越大,直到变成神经症,折磨她,也折磨她的家人。一粒种子,终究还是想要长成一棵树,只要有一点点阳光雨露,就能把磨盘掀翻。

附:【商君书驭民五术】《商君书·说民》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徽也;慈仁,过之母也;任誉,奸之鼠也。乱有赞则行,淫佚有徽则用,过有母则生,奸有鼠则不止。八者有群,民胜其政;国无八者,政胜其民。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强。故国有八者,上无以使守战,必削至亡。国无八者,上有以使守战,必兴至王。

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合而复者,善也;别而规者,奸也。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故曰: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

国以难攻,起一取十,国以易攻,起十亡百。国好力,曰以难攻;国好言,曰以易攻。民易为言,难为用。国法作民之所难,兵用民之所易而以力攻者,起一得十;国法作民之所易,兵用民之所难而以言攻者,出十亡百。

罚重,爵尊;赏轻,刑威。爵尊,上爱民;刑威,民死上。故兴国行罚,则民利;用赏,则上重。法详,则刑繁;法繁,则刑省。民治则乱,乱而治之,又乱。故治之于其治,则治;治之于其乱,则乱。民之情也治,其事也乱。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者。

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于其乱也。故重轻,则刑去事成,

国强;重重而轻轻,则刑至而事生,国削。

民勇,则赏之以其所欲;民怯,则杀之以其所恶。故怯民使之以刑,则勇;勇民使之以赏,则死。怯民勇,勇民死,国无敌者必王。

民贫则弱国,富则淫,淫则有虱,有虱则弱。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国强;富者贫, 三官无虱。国久强而无虱者必王。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故刑多,则赏重;赏少,则刑重。民之有欲有恶也,欲有六座,恶有四难。从六座,国弱;行四难,兵强。故王者刑于九而赏出一。刑于九,则六淫止;赏出一,则四难行。六淫止,则国无奸;四难行,则兵无敌。

民之所欲万,而利之所出一。民非一,则无以致欲,故作一。作一则力转,力抟则强。强而用,重强,故能生力,能杀力,日攻敌之国,必强。塞私道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使民必先行其所要,然后致其所欲,故力多。力多而不用,则志穷;志穷,则有私;有私,则有弱。故能生力,不能杀力,日自攻之国,必削。

故日:王者,国不蓄力,家不积粟。国不蓄力,下用也;家不积粟,上藏也。

国治:断家王,断官强,断君弱。重轻,刑去。常官,则治。省刑,要保,赏不可倍也。有奸必告之,则民断于心,上令而民知所以应。器成于家,而行于官,则事断于家。故王者刑赏断于民心,器用断于家。治明则同,治暗则异。同则行,异则止,行则治,止则乱。治则家断,乱则君断。治国者贵不断,故以十里断者弱,

以五里断者强。家断则有余,故曰:日治者王。

官断则不足,故曰:夜治者强。君断则乱,故曰:宿治者削。故有道之国,治不听君, 民不从官。

巧言善变,聪明有智谋,是民众违法乱纪的助手;儒家繁琐的礼节,使人涣散意志的音乐,是导致民众放荡淫佚的原因;仁慈是犯罪的根源;担保、举荐,是罪恶的庇护所。 坏事有了帮助才能四处流行,放荡有了引导才能做起来,错误有了根源才能产生,罪过有了庇护的场所就无法制止。这八种东西结成群,民众就会不受政就没有办法派遣民众去防守和打仗,国家-定会被削弱直到灭亡。国家没有这八种东西,国君就有办法役使民众去防守和打仗,国家就-定兴旺,直到称霸天下。

用所谓的善民治理民众,那么民众就只爱他们的亲人;用所谓的奸民治理民众,那么民众就会遵守国家的法制。民众结合起来就会互相掩盖过失,这就是所谓的善;使民众疏远分开,互相监督。这就是所谓的奸。表彰所谓的良民,民众的罪过就会被掩盖起来;任用所谓的奸民来治理,那么民众中的过错就会受到惩罚。民众的错误被掩盖,那么民众就会凌驾在法规之上;民众的罪过受到惩罚,那么国家的法规就能压住民众。民众凌驾在法规之上,国家就会混乱;法规限制住民众,国家的兵力就强大。所以说,用所谓的良民整理国家,国家就一定会乱,直到被削弱。用所谓的奸民治理国家,就-定能治理好国家,直到强大。

国家用难以获得的实力去攻打其他国家用一分力量能取得十分效果;国家用容易得到的空谈去攻打其他国家,用一分力量会损失百倍的力量。国家喜欢实力,这叫用难以得到的东西去攻打别国。国家喜欢空谈,这叫用易于获得的东西去攻打别国。民众喜欢做空谈之事,国家就难以役使他们去从事农耕和作战,国家的法规督促民众作难以做到的事,战争中利用民众这些实力去攻打别国,动用一份 力量能获得十倍的收获;国家的法规督促民去做容易做的事,战争中用民众所难具备的东西攻打别国,那么出十分的力量会损失百倍。

刑罚重了,爵位显得尊贵;赏罚少了,刑罚才更威严。爵位尊贵,这是郡主爱护民众;刑罚有威严,民众才能拼死为君主效命。所以强盛的国家使用刑罚,民众就能被君主役使;施用奖赏,那么君主就会受到尊重。

法令周详,那么刑罚就会繁多;法令简明,那么刑罚就会减少。民众不服从管治国家就会混乱,混乱了又去治理它,就会更乱。所以治理国家要在社会安定的时候,那么才能治理好。在它混乱的时候去治理,就会更乱。民众的心情本来希望国家安定,他们做的事情却是国家混乱。

微的犯罪就不会发生,严重的犯罪就不能出现了。这就叫国家安定的时候去治理。使用刑罚,犯重罪的重罚,犯轻罪的轻罚,那么轻微的犯罪不能制止,严重的犯罪就更无法制止了。这就叫在民众乱的时候去治理。所以轻罪重罚,那么刑罚能除掉而事情也能办成,国家就会强大;使用刑罚有重有轻,那么刑罚虽然用了,犯罪的事却仍然发生,国家就会被削弱。除他们的胆怯。因此,对胆小的民众用刑罚出去胆怯,那么他们就会变得勇敢;对勇敢的民众使用奖赏,那么勇敢的民众就会拼死效力。胆小的民众变勇敢,勇敢的民众拼死效力。所向无敌的国家,一定能称霸天下。

民众贫穷,那么国家就弱,民众富裕,那么就放纵自己,民众放荡就会产生虱害,有了像虱子一样的危害,国家就会被削弱。所以对穷人用刑罚,迫使他们务农以增加收入,这样就会富足;对富裕的人用鼓励他们买官的办法,使他们减少财富,就会变穷。治理国家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贫穷的变富裕,富裕的变贫穷。贫困的变

富裕,国家就会强大:富裕的变贫困,农民、官吏、商人这三种职业就不会有虱害产生。国家能长久强大,有有虱子一样的危害产生,一定能称霸天下。

刑罚(实际上是指实行法治)能产生实力,实力能产生强大,强大能产生威力,威力能产生恩惠,恩惠从刑罚中产生。因此刑罚多了,那么奖赏就丰厚了;奖赏少了,那么刑罚就显得过分严厉了。民众有喜欢的也有讨厌的,民众所喜欢的事中有六种放荡的事情,他们讨厌四种难做的事。国家放任民众中这六种放荡的事,国家

实力会被削弱;国家推行四种 民众畏难的事,兵力就强大。所以能称霸天下的国家,刑罚就用在九个方面,奖赏却只从农战这一一个方面出。刑罚用的面多,那么六种放荡的坏事就能制止; 奖赏从农战这一一个方面出,那么四种畏难的事就能推行。六种放荡的事情被制止,那么国家就没有奸邪,四种难做的事能推行,那么军队(在列国中)就没有敌手。

民众所想得到的东西很多,可是能获得爵位的途径只要农耕和作战一条路,民众想要得到的爵位不通过这条路,那么就无法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民众必须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民众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那么力量就能集中,力量集中国家就会强大。国家力量集中又用来对外对外打仗,国家就会更加强大。因此,能够创造实力而又能使用实力的国家,叫做攻打敌人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一定强大。 堵塞谋求个人私利的门路,用来断绝民主的妄想。只打开奖励民众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这-条路,用来满足民众的需要。让民众一定先做他们所厌恶的,然后获得他们想得到的东西,所以国家的实力才能雄厚。实力雄厚却不使用,那么民众得到爵位的愿望就会落空了;民众谋求爵位的希望落空,

此,能够创造实力,不能使用实力的国家,叫做自已攻打自己国家,一定会被削弱。 所以说:能够称霸天下的国家,不储存实力,民众家中也不囤积粮食。国家不储存实力,是为了调动民众的力量:民众的家中不存粮食,是国家要把粮食储藏在官仓中。

治理国家有几种情况:在民众的家中能决断是与非的国家,能称霸天下,由官吏来决断事情的国家就强罚,就要在民众中建立什伍制度,使民众互相监督,互相约束,对那些揭发犯罪者的奖赏不可失信。发现奸邪一定要告发它,那是由于民众的心中能判断是非。国君发布的命令民众明白应响应。器物在民众的家中作成,便能在官府中通行使用,那是因为事情在家中就能明确。所以成霸业的君主如何实行奖赏和刑罚在民众心中分明白,就佝器物该是什么样在民众家中能明确一样。社会政治清明,那么民众就会心齐, 社会正当黑暗,民众对问题就会产生异议。民众同君主的意见相同,国家的法令就能执行,民众同君主政见不同,国家的法令就不能实行。国家的法令就能执行,国家就能治理好。国家的法令就不能实行,国家就会混乱。 国家能治理好,是因为民众在家中就能判断对错。国家混乱,那就要 君主做决断。治理国家最可贵的是在民众中作出决断,所以十个村子以内做出决断的国家弱,在五个村子以内做出决断的国家强。事情在民众家就能决断地,官府的办事时间就会不足。因此说:在当夜把一天的事处理好的国家强大。政事必须由君主来决定的国家就会忙乱。所以说第二天才以能处理好政务的国家会削弱。因此,实行法治的国家,官吏处理政务不必听从君主,民众处理事务也不必听从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