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款i20测试谍照(如果现代愿意引入全新一代i20)
本文由大苏车城原创出品,作者吴昊。
两厢车在欧洲相当受欢迎,这主要跟欧洲消费者的用车理念有很大关系,人们往往把汽车看作是代步工具,所以追求的核心诉求也往往是便捷和好用,而非中国消费者注重的尺寸和空间。正是立足这样的需求点,所以经济耐用的韩系车在欧洲市场有着非常好的表现,尤其是他们的两厢车。
说起现代在欧洲市场投放的两厢车,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想到i10、i20、i30这三款两厢车,这三款车去年在欧洲市场的表现都非常抢眼,其中i10全年累计销量达到了10万台,i20的销量则为3万台,而级别和定位更高的i30去边欧洲市场的销量为8万台。
相比较而言,i20的销量要稍微差了一些,这和这台车的年代款型以及价格都有一定的关系,为了保证强有力的竞争力,现代在近期推出了中期改款的i20。为什么这款车的改款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现代的两厢车在国内一直卖的不好,再加上此前有人在国内捕获到了i20的谍照,所以大家都在猜测,是不是北京现代会引入这台原汁原味的车型。
中期改款的i20变化并不大
其实i20在欧洲市场并不只有一个两厢版,也就是并不只有一个五门版,现代同步提供了两厢五门版、Coupe三门版和一个定位在跨界小型车的Active版。i20属于A0级的小型车,所以它对标的是大众Polo这样的产品,而Active版实际上就是和Cross Polo具有相同定位的产品。
中期改款的i20在车身尺寸上没有变化,外观的整体轮廓也依然和现款一致,它外观方面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细节设计上,比如说新款i20的车头格栅采用了全新家族式的风格,前后包围的造型也有了变化,不过这些变化也都是细节,如果熟悉现款i20,当我们第一眼看到它的改款版本,其实并不会陌生,因为从造型上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它就是i20。
中期改款的i20在动力系统部分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欧洲市场除了1.0T、1.2L、1.4L这三个动力系统以外,还有1.1T柴油和1.4T柴油可供选择。之前我们报道过现代推出“N”系列高性能产品的计划,对于i20这款车而言,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产品规划,后期i20也会出一个搭载1.6T发动机的“N”版,即现代品牌内部运动性能最强的一个子品牌车型系列。
要说没有变化吧,其实中期改款的i20还有有些改变的,比如说它在内饰上就下了不少的功夫,i20的中控台换装了全新的7寸信息娱乐屏,它支持了Carplay、Android Auto等功能。在安全配置上,中期改款的i20也采用了现代最新的SmartSense安全技术,拥有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前部碰撞预警、驾驶员注意警告、远光辅助等安全功能。
i20如果入华,现代的两厢车或将逆袭?
现代在中国市场其实并没有放弃两厢车产品,从最早的i30到现在的瑞奕,它们都是现代试图在两厢车上有所收获的重要武器。但很可惜,现实情况往往不能如人所愿,i30在中国混得并不好,这大概是十年以前的事情了,笔者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当时李孝利为i30代言的情景。
不管怎么样,i30都已经是过去时,它会不会重新入华,按照目前的局面来看,笔者觉得不太可能,那么我们就来聊聊定位更低小型两厢车瑞奕吧。瑞奕其实就是瑞纳的两厢版,它是目前北京现代唯一的两厢车产品。中国人偏爱三厢车的消费习惯决定了瑞奕的市场表现,现在几乎很难再查到这款车的销量了,因为基本上它已经到了无人问津的程度。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瑞纳的累计销量为6925台,悦纳虽稍好一些,但也只有7381台,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非常的失败。北京现代连自己的入门三厢车都卖不动,那么入门两厢车还会有人问津吗?显然没有。
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有合资小型车市场份额萎缩的影响,也有北京现代在华销量产生波动的影响,当然了,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了瑞奕产品本身身上。作为一款一款特供车三厢车的两厢版,瑞奕并没有采用当下现代产品最新的设计,在机械素质端也显得非常平庸。
如果着眼于这两点来看问题,笔者觉得如果i20能够入华,或许会凭借其全新的设计,以及现代全球车的身份,收获一定的市场认可。毕竟对于i20而言,它拥有了专为欧洲市场而开发的产品背景,而且在设计端它也的确更具看点。Polo和飞度在国内的成功方式不尽相同,前者主要依靠着品牌的优势,后者则是凭借可靠性和性价比,其实这样的产品策略是现代i20可以借鉴的。
写在最后
虽然小型车市场受到了自主品牌SUV的挤压,但是从产品特性来说,小型车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生存空间,比如说对于立足家用的女性消费者而言,两厢小型车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现代如果能把更多的全球车型引入,并把老旧无竞争力的产品梳理一番,相信他们会在销量上取得一定的增长。(文/吴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