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最感人的一段话(肆无忌惮的青春背后)
《少年班》这部电影,很多观影者认为故事线不清楚,剧情浅俗,烂尾。但是,单单从电影剧情内容来解读,未免太过浅表。电影的魅力之处体现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主题寓意等方面,多维度进行解读才能真正领悟导演的别有用心。
《少年班》是由工夫影业出品,陈国富监制,肖洋导演执导的青春电影,于2015年上映。影片题材是根据导演肖洋自己曾经出于1994年少年班的切身经验拍摄,所有人物都取材于真实。
影片主要讲述了来自不同地方家庭,性格迥异的五位"天才少年"被神秘导师周知庸慧眼选中,组成"世界数学大赛"攻关小组,从此开始了早于同龄人苦乐交织的大学生涯。与普通人那样,天才少年们也要经历爱情,友情,亲情等方面的问题。
导演将电影故事以少年班成员之一吴未的回忆视角来讲述故事,以攻克老师周知庸未完成的梦想的世界数学大赛为目标,将性格各异的少年们在大学校园生活的过程中的人物形象淋漓、深刻地表现出来。以校园的经历展开剧情,刻画了青春探讨成长的问题,以及人生中其它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果仅从电影剧情内容出发,反而显得过于浅表,观影者很难体会影片的艺术魅力。因此,本文我将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主题寓意"三个层面来解读这部青春剧情电影的魅力所在:
- 叙事结构:回忆的叙事角度,反转的结局,构成独特的青春剧风格,映射了影片主题
- 人物塑造:六个人物性格迥异,导演完美的呈现人物特性,以叠进方式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
- 主题寓意:现实的残酷无法回避,在现实成长中找到真正的自己,最终承认自己的平凡
01、叙事结构:回忆的叙事角度,反转的结局,映射了影片主题,形成独特的青春剧风格
影片上映,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对其剧情和结局观影者们更是众说纷纭。导演以不同寻常的剧情题材和反转的结局,使影片反映出具有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真实性的故事线,让观影者对现实产生反思。
那么《少年班》是如何突出故事剧情的发展曲线呢?
①年少时对爱情的美好幻想到破灭,对学习的懈怠到醒悟
五位少年进入大学生活后,并没有就IMC比赛而刻骨专研,而是被大学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所吸引。随着校花江依琳的出现,麦克,万厚政,王大法就被美丽有魅力的她深深吸引,每天想着怎么约她。而周兰心里却偷偷的暗恋着麦克,吴未则喜欢着周兰。
导演并没有像其他励志青春剧那样,描写他们天才的身份而一步一步朝着完美进发。而是从他们在校园里遇到的各种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描述,如年少时代的他们对爱情的懵懂,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青春肆无忌惮地任性,导演都深刻描述出。
而在他们眼中美丽单纯的校花,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完美,也不过是他们三个主观想像的出来的。他们只看到了她耀眼的一面,却未曾想到他们心目中不被金钱和利益低头的校花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
他们亲眼看到了江依琳和富二代常松在车里发生关系,眼前的一幕刷新了他们的世界观。最后麦克和王大法炸了常松的车,也因此他们的校园生活轨迹发生了转变。王大法被开除,而原本是麦克被开除的吴未却主动顶替了他。
从对爱情的美好幻想到破灭,他们渐渐对生活有了不同的看法,以及对他们所谓的女神的真正认识。在我看来,他们炸车不仅是对常松的厌恶,更是在为他们看到的肮脏做洗礼,为他们所谓的单纯女神做告别,为他们年少的无知天真加上一套防护衣。
也因此他们开始醒悟,明白了很多不曾在意的道理,只是导演并没有因此安排他们每个人开始投入比赛的专研,他们面临的是两个被开除,一个退出。从懈怠到醒悟过程,导演没有以俗套的完美剧情展现他们的刻骨专研,在我看来,这也恰恰符合现实,犯错就应该被惩罚,现实生活哪有那么多的美化啊。
②反转的结局:IMC世界比赛以失败告终,五位少年各奔东西
影片最后只剩下麦克和万厚政解题。但在他们还没有解出,少年班就面临解散问题,周知庸拟做假文件被校长知道,要求停止少年班的教学。而周知庸老师却死不答应,因为他的梦想还没完成,还没有弥补他的遗憾。但影片最终是以国外解出题目告败。
故事最后并没有按照传统式那样做大圆满大团圆结局,而是尊重现实,这不仅不觉得突兀反倒更符合实际。如果说《少年班》中,最后题目解出来了,周兰跟吴未好了,麦克也追到夏天,吴未和王大法也没有被开除,这是什么?这是做梦!是一个幻想出来所谓理所应当的假象。
我们不能出于情感,就去抹杀世界运行规则。我们可以同情这些小孩,可是说白了,一切不都是他们自己作的吗?这就是成长,成长是伴随着疼痛的。导演在成功励志青春片这个类型上面开个小口:让观众去面对现实,也许喜欢的人你永远都追不到,无论多努力也追不到;也许你想挣的钱,这辈子都没办法挣到。这都没有关系,这些都不是真正能让人幸福的方式。
五位少年最终归于平凡,各奔东西,在最后的结尾,呈现了影片是以吴未自己的回忆对故事展开。他们各人的结局也不尽相同:麦克开科技公司;小神童万厚政辞了微软工作, 研究金融的曲线; 吴末成为平凡上班族; 周兰成为研究农村环境问题学者 ;神人大法退学后没有消息;周老师也被学校辞了没有任何消息。
在我看来,影片没有美化过去,没有回避成长的深刻含义问题。在探讨成长,不像国内的青春片,有一点沉溺,或是说麻醉观众,让观众产生青春多美好的假象。也没有刻意夸大那种残酷和伤痕。而是以更贴合现实的方式呈现青春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也是主题的中心体现。
02、人物塑造:六个人物性格迥异,导演完美的呈现人物特性,以叠进方式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
导演以五位少年和老师周知庸为人物线索,突出各个人物的特性,描写了他们有层次感的内心情感变化,到最后每个人物的释然。让观影者感受到电影想要表达的真正意义。
在我看来,导演将影片的侧重点放在人物的个人色彩上而非剧情上,因为里面最重要的东西是在人身上体现,而非情节上。影片弱化情节上的东西,而把每个人物都放到重要的位置,加强他们的情感部分,最终获得人生的一次强有力成长。
下面我将分析导演在人物塑造上的两点技巧:
①导演以性格迥异的五位少年,完美的呈现人物特性
该片最直观的形象就是人物,五位少年来自不同的地方, 教育文化也不同,除了吴未外,各具天赋异才,同时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体现了各地各个家庭的不同教育思想文化。少年们性格上的差异,也恰恰是代表了现实时代下各种各样的人的缩影。
平凡老实且胆小的吴未,有暴力倾向却讲义气的麦克、傲娇小天才方厚政、乡土气息的"神棍"王大法,以及聪明却冷若冰霜的周兰,五位天才少年开始了早于同龄人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做了很多叛逆的事情,同时还面对着青春期的各种"疑难杂症"。
几个少年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方面被赋予了充满戏剧张力的跳脱感,同时又具备自然的生活气息,十分鲜活动人。
导演从他们的人物特性出发,将不同的他们因为性格的不合,到融洽相待与团结互助,也正是想表达了他们虽性格不同,但都有一个本质的人物特性:善良与勇敢。正如青春时我们虽遇到与我们不同的人,但是却能真诚地相伴走过青春的酸甜苦辣。
②深化人物塑造,导演以叠进方式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
影片以几个主人公围绕展开,描写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导演也一定会对他们的内心情感变化做一个深入的刻画,几个主人公每个阶段都承载在不同的情感:
- 周知庸:儒雅但偏执,完美主义者,为弥补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学生身上,到接受失败,认清自己,最后归于平凡
- 吴未:从小胆小懦弱无主见,服从妈妈的安排,到自我的突破,最后挣脱虚假的外壳,承认平凡的自己,做真正的自我
- 麦克:从暴力男孩,爱打架,对爱情的憧憬,到懂得宽容理解,讲义气,沉稳
- 万厚政:傲娇任性,爱无理取闹的小小孩到懂得关心在乎他人的大小孩
- 周兰:性格孤僻,冷漠到内心被暖化,懂得同学的关心
- 王大法:鲁莽,奇葩,天真,冲动到侠义,收敛,坦然接受自己
导演成功的把握了每个主角的人物情感变化,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呈现了出来。随着不同经历下的情感转变,隐喻地表达出影片的主题思想。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对青春的思考,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尤其是吴未一角,将自卑伪装无主见到认识自己的心里变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情感的饱和度在影片结束段水到渠成地得到一个升华,成为电影的一大记忆点。
在我看来,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类似影片的情感问题,在面对学习,爱情,工作的选择中常常不知所措,总是会在其中经历失败,就算是一段长期坚持自以为一定会成功的事,最终也可能面临失败。
现实就是这样,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我们需要是是在失败中学会成长,记得,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也正是导演以叠进式的人物情感变化想对我们表达的。
03、主题寓意:基于影片的故事内容,我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现实梦想和青春成长的三点思考:
电影以反鸡汤方式表现出成长的主题,使观众认识到现实生活的多面性,而非如成功的励志电影那般一帆风顺,让观众学会去面对现实,面对现实的失败与选择,探讨它背后的深刻主题。
影片六位主人公最终各奔东西,生活归于平凡,因此,接下来我将结合观影感受,谈谈该片主题给我们的现实思考:
①拒绝成为别人希望的你,坚持成为自己喜欢的你
影片中的吴未是导演重点刻画的一个典型的人物代表,吴未并不是天才,但其强势母亲却希望他功成名就,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做最优秀的人。所以,从小到大,吴未一直在母亲的安排下学习和生活。吴未没有聪明的脑袋,以前的考试都是妈妈提前漏题给他,但哪怕漏题,他都没能考第一。
吴未一直活在虚假和伪装的外壳之下,但到最后,他袒露心声,主动代替麦克被开除,他知道麦克应该留下,而自己留下根本帮不到比赛什么忙。这一次的选择,是他脱离母亲自己的做的选择。这次选择,是他承认自己平凡的开始,是他想摆脱母亲的安排的见证 ,更是他决心要做真正的自己的开端。
在成长的过程中, 或许大家都在说你要怎样怎样做,选择走哪条路才能做到人上人,却很少有人问过我们:你开心吗?你幸福吗?你想做的是什么?你喜欢什么?
现实生活中不缺少为了父母心中的职业而选择他们期望你成为的样子,可当一切都看起来很美好的时候,他们却常常陷入到一种空虚的状态,没有人生动力,而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悲剧,在中国当代是普遍存在的。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
②成长是伴随着疼痛的
这部影片不同于普遍的青春励志片有一个完美大团圆的结局,努力就能成功,有梦就能实现,这不是影片想表达的。青春是会痛的,有很多时候我们的青春面临着一些非常困窘的局面,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清楚拿什么东西来判断成长。
但疼痛之后,会有收获。跌跌撞撞的青春,是成长的考验,也是失败后能不能爬起来的考验。如果只在疼痛中沉亡,那就等不来未来的光明。
③接受不完美的现实,学会与自己和解
电影中的几个少年来自不同的地方家庭, 还有老师周知庸,可以说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虽然他们对某一方面有天赋,但在其他方面也比不上不普通人,只不过是比普通人聪明一些。现实也不是完美的,人生还是会有很多遗憾,还是会有很多离散。
或许我们没有别人聪明,没别人有钱,也没有别人长得帅,长得美。但我们还是会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或许你所羡慕的人也在羡慕着你,谁都不是谁心里的蛔虫,别人不说又怎能懂得别人心里想什么呢?在我看来,成长其实就是我们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真正的自己,最终承认自己的平凡。
结语:
《少年班》绝不是像个别观影者说的烂剧青春片,如果单从剧情内容和不完美的结局就认定它的失败,那就是你没有真正看懂导演这样安排的用意。因此,本文从三个角度,由表至深地展示了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
电影所带来的启示深入浅出:青春也好,人生也罢,总是充满了遗憾。在未知的人生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会遇到无法避免的问题,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在残酷的现实下,我们要真正地看清自己,坚持成为自己喜欢的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