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原来这么厉害)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有着许多缺点,但是由于其平易近人的形象,鲜明的性格特征,依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以说是整部书中仅次于孙悟空的人气角色。今天留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猪八戒的故事。

现行《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故事大家都熟,他原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八万水兵。只因酒醉调戏嫦娥,被贬下界,错投了猪胎。先是在福陵山云栈洞卯二姐家里做倒插门女婿,后来卯二姐死了,被菩萨点化等候取经人,后来不甘寂寞,到高老庄上娶了高翠兰,又做了上门女婿。之后被孙悟空收服,成了二师兄,跟着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了,最终成为净坛使者,修成正果。

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原来这么厉害)(1)

猪八戒出现的最晚,原来排老三。

猪八戒在西游记故事的成熟演化过程中,是取经队伍中出现最晚的,排在沙僧后面,应该是三师弟。元代的《西游记》杂剧中,唐僧先收的孙悟空和沙和尚,最后收的猪八戒。到了百回本《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仅戏份大增,而且晋升为唐僧的二徒弟,成了二师兄。

天蓬元帅的来历

天蓬元帅是道教中的神祗,天蓬这一称呼,在南北朝时期的道藏中就已经出现,原本是天上的星宿,对应人身体的泥丸宫(上丹田),是泥丸宫的身神(道教认为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神灵护佑,称为身神),并且衍生出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大法等。后来天蓬神逐渐实体化,又有了避鬼驱邪的功用。了唐宋时期,天蓬逐渐演化成为北极紫微大帝手下的四大元帅之首,与天猷、翊圣、玄武合称北极四圣。传说天蓬元帅“三头六臂,赤发,绯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结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钟;又左一手执斧钺,右一手结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剑,领兵吏三十六万骑”,在道教中很有神力。天蓬元帅有时呈现出青面獠牙的形象,和猪有些相似,因而小说《西游记》中借用了这一称号,来衬托猪八戒出身之显赫。

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原来这么厉害)(2)

法海寺壁画中的天蓬元帅

在小说中天蓬元帅为什么要掌管天河水军呢?一是因为天蓬元帅是北极四圣,北方属水。二是因为猪和河有关系,《史记·天官书》中有“奎曰封豕,为沟渎。”的说法。封豕就是大猪,沟渎就是河。

不光《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也有天蓬。

《三国演义》诸葛亮用缩地之法时,“令关兴結束做天蓬模样,手执七星皂幡,步行于车前。”关兴还玩过天蓬元帅的cosplay。

《水浒传》中杨志与索超比武时,形容两个人“这个是扶持社稷毘沙门,托塔李天王;那个是整顿江山掌金阙,天蓬大元帅。”可见天蓬元帅是与托塔李天王并列的。

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原来这么厉害)(3)

卯二姐不是卵二姐

现在流行的《西游记》版本中,招猪八戒做倒插门(书中也写作倒蹅门、倒踏门,都是一个意思)女婿的是卵二姐。卵二姐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原本应为卯二姐,只是在书籍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讹,变成了卵二姐。

那么卯二姐是什么意思呢?在地支三合局中,亥、卯、未三个地支合化为木局。我们知道,亥对应猪,猪八戒在《西游记》中又被称为木母;卯则对应兔,所以卯二姐很可能是一只兔子精。也许猪八戒和这只兔子精结合的时候,心里边还惦记着广寒宫中的嫦娥呢。

猪八戒的倒插门经历

卯二姐招猪八戒做倒插门女婿不到一年就死了,猪八戒不甘寂寞,又到高老庄上做了高家的倒插门女婿。这还不算,四圣试禅心的时候,猪八戒又想留下做倒插门女婿。此外,还有牛魔王被玉面狐狸精招女婿,九头虫被碧波潭万圣龙王招女婿等等,感觉《西游记》的作者对做倒插门女婿这件事很感兴趣,乐此不疲的描写了好几次。

在早期的《西游记》杂剧故事中,裴家庄的裴海棠小姐许配给了朱公子,后来由于朱公子家贫,裴太公想要悔婚,裴小姐却对朱公子旧情不改,暗约其相会。没想到猪八戒冒充朱公子与裴小姐相会,还把裴小姐摄到了黑风洞中。可见原来的西游记故事中猪八戒没有倒插门的情节,都是后来的作者加上的。

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原来这么厉害)(4)

清代《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

有意思的是,从吴承恩所撰写的《先府君墓志铭》中可以知道,吴承恩的父亲正好就是个倒插门的女婿。这就很奇怪了,如果吴承恩真的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应该尽量避免描写倒插门的事情,怎么还会三番五次的安排猪八戒和妖怪去倒插门呢?毕竟在古代,倒插门并不是十分光彩的事情。因此有人从这一点分析,认为吴承恩并不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

八戒是什么意思

关于八戒这个法名的来历,《西游记》中说:悟能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

可见八戒就是戒断了五荤三厌的意思。佛教和道教都讲“五荤”,民间也讲五荤或五辛,虽然说法不太一样,但大体上就是五种带有辛辣刺激性气味的植物,类似葱蒜之类的。“三厌”只有道教讲,指的是大雁、乌龟和狗这三种动物,道家认为这三种动物比较仁义,不能吃它们的肉。但是没有哪个宗教把五荤三厌合在一起的,它不属于任何宗教体系,只是一种在明代较为流行的民间说法。《西游记》中提到五荤三厌,很可能只是利用了这个梗。

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原来这么厉害)(5)

佛教中到是真的有八戒这一说法,也叫八戒斋,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不化妆歌舞、不坐卧大床。”也真的有用“八戒”做法号的和尚。唐代就有一位八戒和尚,是李商隐的好朋友,李商隐曾为他写过《为八戒和尚谢复三学山精舍表》。但这个八戒和尚不太出名,生平事迹不清楚。网上还传说三国时期有位高僧叫朱士行,法号叫做八戒,所以也称朱八戒。朱士行在《高僧传》里有记载,是中国西行求经的第一人,后来死在了于阗国,只是朱士行并没有八戒的法号。

猪八戒也是菩萨的坐骑

我们知道,《西游记》中有很多妖怪都是菩萨的坐骑下凡幻化的,这些有来头的妖怪给取经队伍造成了不少的困扰。其实在早期的西游记故事中,也有菩萨坐骑幻化的妖怪,它就是猪八戒。

在《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不是什么天蓬元帅,而是“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偷逃下凡,法力很高,孙悟空都降服不了它。后来孙悟空打听到它怕二郎神的细犬(也就是哮天犬),请来了二郎神,才收服了猪八戒。

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原来这么厉害)(6)

首都博物馆藏清代摩利支天像

摩利支天是佛教中一位重要的菩萨,“摩利支”是梵文音译,原意是光。摩利支原本是印度教中的神祗,后来被佛教吸收,成为二十四诸天之一。《佛说摩利支天经》中说“日前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这里的日是日天,也是二十四诸天之一。摩利支天在日天前面,日天不能看到他,他能看到日天,说明摩利支天有很强大的隐身能力,为此日本的忍者把摩利支天作为自己的保护神。

摩利支天的形象常常与猪联系在一起,有时坐在一只大猪身上;有时由几只小猪驮负;有时表现为三张脸的形象,其中一张为猪脸;还有时会坐在一辆七只猪拉着的车里面,这就是猪八戒“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的由来。可见,猪八戒原本的形象是摩利支天的坐骑,后来才变成了天蓬元帅。

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原来这么厉害)(7)

首都博物馆藏清代摩利支天像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是什么宝贝

除了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也是一件宝贝,小说中借猪八戒的口说这件钉耙是太上老君在神将的帮助下,亲手打造的。这是小说中惯用的夸张手法,不必太当真,不过黄狮精偷走三件兵器后,特意要召开钉耙会,说明这柄九齿钉耙确有不凡之处。

原著中钉耙还有个高大上的名号,叫“上宝逊金钯”,有的版本也写作“上宝沁金钯”。不论是“逊金”还是“沁金”都没有出处,这里可能是“渗金”的异称。渗金是用金粉或金箔进行装饰的一种工艺,与鎏金相类似。可见猪八戒的这柄钉耙还是金光闪闪的哩。

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原来这么厉害)(8)

结尾彩蛋:佛教中的猪

佛教认为,人生的一切苦难都是因为贪、嗔、痴这三个问题造成的,贪、嗔、痴也是让人们在生死轮回中沉沦的根源,因而被称为“三毒”。只有靠戒、定、慧来战胜和消除贪、嗔、痴才能够得到解脱。为了形象的描述这三毒,佛教中用鸡、蛇和猪来分别代表贪、嗔、痴。这里并不是说这三种动物不好,只是一种形象的代替。所以佛教中的猪一般是用来提醒人们要克服痴这个问题的。这里的痴不是痴情的意思,而是指愚昧、善恶不分。

佛教中除了摩利支天以外,还有一尊菩萨和猪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金刚亥母。亥就是猪,金刚亥母其实就是金刚猪母的意思。密宗中,金刚亥母是胜乐金刚的名妃,因而一般为舞蹈的女性形象,只不过在头部的右侧还伸出一张猪脸。佛教认为金刚亥母能够帮助人们压服贪嗔痴,免受痴的困扰。

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原来这么厉害)(9)

首都博物馆藏金刚亥母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