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候人们都用什么词(这些词在古代都代表什么)

在古诗中,意象传递情意往往都是固定的,如“明月”用来传达“思乡情”,以“松风山菊”传递“隐逸之情”,以“残月寒林”表示“诗人的忧愁”,以“圆月”传递“思念亲人的感情”,以“长亭”传达“依依惜别之情”,以“落花,双燕,玉枕”传达“深闺幽怨之情”,以“酒醒,断肠,寒雨斜阳,杜鹃啼”传递了“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情”,以“月落乌啼,扁舟”传递“世人的旅途之苦之情”,以“空城,落花”传递“国家的安危,一腔爱国情”。了解这些,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有意境的诗词。

那么我们就分类来整理下这些意象各代表的方向。

古代时候人们都用什么词(这些词在古代都代表什么)(1)

1. 送别类

杨柳:在古诗中往往用来表示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长亭:古代的路旁一般设有亭子,供旅人休息和饯别送行,所以长亭也成了离别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南浦:浦,是河流入海的地方,一般水路送别会在此处,,所以南浦就有了离别之情,如白居易《南浦别》中“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酒一般可以排解愁绪,也把深深的祝福藏于酒中,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代时候人们都用什么词(这些词在古代都代表什么)(2)

2. 思乡类

月亮:月亮就是思乡的意思,如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会南迁,所以会引起游子思乡怀念亲人和旅途的酸苦。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双鲤:古时人们常用鲤鱼形状的信函,所以鲤鱼成了书信的代名词。如《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断高楼,望断双鱼信”。

捣衣:月下捣衣,引起思妇的伤情,最容易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如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古代时候人们都用什么词(这些词在古代都代表什么)(3)

3. 战争类

投笔:班超以抄写家书为生,后“投笔”是弃文从武的意思,如辛弃疾《水调歌头》中“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长城:檀道济是南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后受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他大怒道:“乃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疆的将领,如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兰:一般指边境之敌,破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细柳营:汉文帝时,周亚夫的细柳军营纪律严明,连汉文帝及其随从都要经过他的允许,才可以入营。汉文帝赞许他治军有方,后就以“细柳营”代指纪律严明的军营,如王维《观猎》中“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古代时候人们都用什么词(这些词在古代都代表什么)(4)

4. 爱情类

红豆: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于边疆,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就有了“相思子”的说法,象征爱情和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与怜同音,所以借以表示爱情,如《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连理枝,比翼鸟:古典诗歌里常用两者表示夫妻的意思,如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古代时候人们都用什么词(这些词在古代都代表什么)(5)

5. 抒怀类

菊花:菊花清高的气质和坚强的品格,一直很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如《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开放,它傲雪,坚强不屈的品格,受到人们的赞颂,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松柏耐寒,常被用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如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亭亭玉立,挺拔,赢得古今文人的喜爱,如郑板桥“咬定轻松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古代时候人们都用什么词(这些词在古代都代表什么)(6)

6. 愁苦类

梧桐:秋天的梧桐叶落下,瑟瑟作响,有凄凉悲伤的感觉,常和细雨在一起,抒发悲凉之情,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联系,有凄凉的感觉,如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芭蕉》中“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流水:流水常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中“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排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猿猴:常常借助猿啼表达悲伤,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鹃:古代神话中,蜀国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苦啼至口中流血,其声哀伤凄切,动人肺腑,于是古诗词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斜阳:多传达凄凉失落,阴郁之情,如李商隐《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