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一共多少部(如懿传上线30天播放破70亿)
文/马庆云
截至9月18日晚间,电视剧《如懿传》已经更新免费剧情42集,该片也已经互联网平台上映满一个月。整体87集的剧情,基本接近半数更新。到目前,该片已经获得70亿人次的播放量。《如懿传》无疑成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播放成绩最好的影视剧。
随着剧情的渐入佳境,剧情人物也都开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如懿传》到底是一部质量如何的影视剧,基本可以窥探不少出来了。相对于流潋紫的成名作《甄嬛传》,这部《如懿传》是退不了呢,还是进步不小?
个人认为,《如懿传》当属进步非常明显的作品。在作品内涵方面,《甄嬛传》更多的是强调后宫妃嫔们之间的斗争。剧作的价值内核并不新颖,甚至于逃不出老谋子当年《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范畴。《甄嬛传》只是将地主大院换成了真正的“大地主”皇家宫殿罢了。剧情过分围绕妃嫔们的斗志斗狠展开。
而《如懿传》看似依旧是妃嫔们的斗法,实则,已经有了至少两方面上的突破。第一方面,是如懿这个角色开始承担某种儒家意义上的正面人物形象。虽然《甄嬛传》中,甄嬛也带有主角光环,但她却没有儒家所宣扬的崇高气质。反观《如懿传》,这个如懿却值得深究一下了。
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仁义修身。不为恶,尊重礼法,与人为善等等,都是如懿身上的闪光点。当代,我们当然可以重新衡量儒家的这些做人的标准尺度问题。但放在封建时期的文化背景之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懿实在是儒家所倡导的为人的典范。
尤其在不为恶上边。这简直是对宫斗戏的反其道而行。其他妃嫔纷纷使出自己的杀手锏绝技,而这个如懿,却秉持了不作恶的原则,多次拒绝了朋友甚至对手发出的为恶的邀请。生逢乱世,无法救助苍生,但也要独善其身,正是儒家的一种道德追求。
在已经播放半数的《如懿传》当中,如懿恰好是这样一个角色。我们可以认定为,作者流潋紫的故意为之。她试图打造一个有着“道德洁癖”的儒家楷模型的人物出来。类似的人物角色,也在陈忠实和贾平凹两位老先生的小说中出现过。
陈忠实的《白鹿原》中,写了一位朱先生,被认定为民国大儒的典范。而贾平凹的《山本》里面,则写了一个叫陆菊人的女性角色。他们的行为准则,都是为善不为恶,这是一种创作者的道德洁癖式的追求。《如懿传》在这一点上的追求上面,是可以比肩陈忠实先生和贾平凹老师的。
而另一方面,则是《如懿传》在父子关系上,对《甄嬛传》做出了巨大的超越。在刚刚播出的剧情当中,乾隆开始面对子嗣成年窥探皇位的问题。电视剧将这个问题列为剧情的重点内容之一,实在有一种重新审视封建皇帝权利的味道,尤其是皇帝权利传承的问题。
2015年,韩国方面拍摄了一部类似题材的电影,名为《思悼》。剧情简介如下:
18世纪初,朝鲜李氏王朝正值英祖(宋康昊 饰)在位时期。英祖舐犊情深,在长子早逝后,他全部希望寄托在次子李愃(刘亚仁 饰)身上。不仅在他刚出生之际就册封为世子,更为其安排名臣督导功课。然而天不遂人意,世子耽于玩乐,无心学业,英祖一度提拔世子代理国政,可却使这对站在权力顶峰的父子渐行渐远。在一个瓢泼雨夜,世子杖刀闯入王宫。次日,他因意图谋反而遭到英祖的训斥,并被锁入米柜之中。在接下来的八日里,这对形同寇仇的父子各自回忆起过往的种种。
无独有偶,《如懿传》乾隆年间,也正好是1736年到1795年。可以说,无论是满清,还是当时的朝鲜,他们的历史都何其的相似啊!《如懿传》与韩国电影《思悼》,都关注了皇帝和其子嗣们之间的斗争故事,并且以此来彰显更大的哲学与社会学主题。皇家,无父子,只有君臣。两部作品,都指向这一点。
《思悼》获得第36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男主角,和第52届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大赏奖。这部电影还代表韩国参加了奥斯卡角逐,并且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流潋紫在创作《如懿传》的时候,估计在思想深刻度方面,是借鉴了该片的。
所以说,《如懿传》不再仅仅是窥探妃嫔斗法,而是将视角转移到了皇帝和子嗣之间,更是塑造了一个儒家的典型性格人物。它在内涵与哲学追求上,要远胜《甄嬛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