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本文完整版发于悦微评剧

《甄嬛传》、《还珠格格》系列解读已上线,《长安十二时辰》、 《知否》系列解读已完结,《琅琊榜》已解读40多集。欢迎关注:悦微评剧,每天晚上8点热剧陪你看

NO.1

相信很多人喜欢《琅琊榜》这部剧,都是因为它的价值观。

梅长苏,一个落难的世家贵公子,隐忍偷生、筹谋多年,成长为了天下第一大帮的宗主,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复仇故事的开端。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1)

按照常理,梅长苏应该派手下人除掉当年屠杀赤焰军的罪魁祸首们——谢玉、夏江,甚至是梁帝本人。

这对于梅长苏来说,并非不可能。

武功一般的宫羽单枪匹马都能闯谢府,夏江常年只身在外也并不难对付,再联络蒙挚、霓凰和景琰一起兵发京城。

不用说两年,或许只需要两个月梅长苏就能完成自己的整个复仇计划,把景琰送上皇位。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2)

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一条极难走的路,即便有“麒麟之才”护体,也曾多次陷入险境:

谢玉派卓鼎风父子当街刺杀,如果蒙挚晚一点赶到,恐怕梅长苏就无法全身而退;

谢府景睿生日宴,如果不是言侯的出现,长公主的反水,梅长苏也许要命丧谢府;

夏江被抓后,如果不是夏秋拖延了时间,飞流及时赶到,梅长苏可能会死于夏春之手;

梁帝赐梅长苏毒酒时,如果不是高湛的机智、景琰的阻拦,梅长苏更是难逃一劫。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3)

深入虎穴,危险是在所难免的,但聪慧如梅长苏,为何不选择最简单最直接的复仇方式呢?

因为,他的价值观不允许。

梁帝的猜忌、夏江的诬陷、谢玉的屠杀让他家破人亡,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但是“虽然容貌全变了,他依然是林家的儿子”。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4)

在他的眼里,他的父亲是个忠君爱国的臣子,他的家族是大梁的中流砥柱。

作为林家的儿子,他绝不会为了一己私仇置国家安危和百姓性命于不顾。

所以,他选的路,与其说是一条复仇之路,不如说是为大梁清除积弊,走向兴盛之路。

其实,这样的价值观,不仅体现在主角梅长苏身上,也体现在许许多多配角的人生抉择上: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5)

梁帝宠信的禁军大统领蒙挚,不顾蒙家世代忠良之名,第一个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梅长苏的战队,因为“忠义在于心,不在于名”;

出身世家大族的国舅爷言阙,没有因为皇后是誉王的养母就加入“誉王党”,而是选择了“不合常理,又无胜券可握的靖王”;

梅长苏的忠实迷弟萧景睿,在梅长苏的扳倒谢玉计划中遭受了家破人亡的沉重打击,却没有“因为被舍弃,而心生怨恨”;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6)

从小在悬镜司长大的夏冬,原本就是赤焰案的受害人,却为了一个真相让自己身陷囹圄“只求还亡者公道”……

相比于很多的复仇“爽剧”,《琅琊榜》传递的是一种更理性、更高远、更豁达的价值观——不计较个人的一时得失,不被利益亲疏蒙蔽双眼,不在大是大非上纠结盘算。

这样的人生态度,触动了很多钟爱《琅琊榜》的人心底最深处的“赤子之心”。

NO.2

但是,作为一部权谋剧《琅琊榜》的价值观也为许多人诟病:

哪有什么完美的帝王?

哪有永远不生嫌隙的君臣关系?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7)

哪有梅长苏理想中的清明盛世?

人性,永远是理想之外不可逃避的现实。

对于这一点,《琅琊榜》也在用许多细节点醒我们:

谢弼以自己的性命威胁谢玉时,终究还是怯懦了,畏惧死亡是人之常情,这并不妨碍他成长为长公主身边最坚强的孩子;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8)

童路在秦般弱以隽娘性命相要挟时,不得已供出了十三先生,舍不得自己所爱之人是人之常情,这并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忠心的线人;

长公主在答应替赤焰军翻案时,希望用谢家人的安危与景琰做交换,挂念自己的骨肉是人之常情,这也不影响她在金殿鸣冤时的坚韧与决绝。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9)

没有所谓的完美的人格,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牵挂与不得已。

对于整部剧的焦点问题——“梁帝杀祁王和林燮有没有错”,剧中也没有给出一个绝对一边倒的答案。

梁帝生性多疑、待人凉薄,杀了自己的长子,放逐与祁王交好的景琰,鼓励废太子和誉王为了皇位斗的两败俱伤,他不是一个好父亲。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10)

但是,他曾经对祁王的栽培与疼爱是真的,对废太子的包容是真的,对誉王之死的悲痛也是真的。

他玩弄权术、无视百姓,宠信了夏江、谢玉等一干佞臣,纵容楼尚书、齐尚书等枉顾国法之人坐上高位,他不是一个贤德的君主。

但是,他没有姑息任何一个罪行被揭露出来的臣子,也提拔了沈追、蔡荃等原本没有机会走上尚书之位的耿直朝臣。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11)

梁帝的人生是矛盾的。

他是一个自身能力并不出众君王,却培养出一个实力超群儿子。

对于祁王,他给了他历练的机会,也曾包容过他的耿直。

对于林燮,他将七万赤焰军权交给他,也不可谓不信任。

对于这两个举足轻重的臣子和亲人,他有过忌惮、有过不满,却从未主动起过杀心。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12)

而祁王光明忠直、勤德贤能靠自己的政绩和人格魅力赢得了无冕之王的称号。

但是,对于他从未体察过自己的父亲——一个君王的私心与不得已,也称不上是一个孝子。

林燮军功累累、重情重义屡次以身犯险救梁帝于危难之中。

但是,作为臣子和外戚他习惯了无视君命、任人不避亲,也称不上是一个贤臣。

琅琊榜大结局看哭(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13)

赤焰是冤案,七万赤焰军被错杀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当时的梁帝该不该杀祁王和林燮却没有定论。

没有赤焰案,十几年后林燮,也许会率赤焰军力保祁王登基,开创大梁的盛世。

叛乱仍旧会发生,但“叛臣”的名号却不会留在史书之上。

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书写历史的一方。

很多人批判《琅琊榜》理想主义,而这,或许就是其中隐藏最深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吧。

从今天起,头条不再更新《琅琊榜》解读,其中的几篇无法同步,喜欢的读者可以到悦微评剧,看完整版。

本文完整版发于悦微评剧

《甄嬛传》、《还珠格格》系列解读已上线,《长安十二时辰》、 《知否》系列解读已完结,《琅琊榜》已解读40多集。欢迎关注:悦微评剧,每天晚上8点热剧陪你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