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非常知名的小说,虽然都知道“三分真、七分假”,但依然有许多学者喜欢看这部书籍,尤其是书中人物斗智斗勇的故事。

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1)

或许是因罗贯中偏爱诸葛亮吧,所以将他刻画得“近妖”,在军事谋臣排名中足以排进前三。他的每一件故事都显得那么玄乎,才有了“诸葛亮近妖”这一说法,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空城计。

当时,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来到西城,诸葛亮手中只有2000老弱残兵,但最后却通过一场心理战吓得司马懿撤军,后世人纷纷称诸葛亮为“神人也”。

在三国之中,司马懿名为“冢虎”,何为“冢虎”,意思就是等待时机、一击必杀。由此可见,所谓的空城计司马懿不是没有看出来,只是他“不敢说出来”,为何会如此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诸葛亮:他不敢进城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诸葛亮得知这一消息,便趁着曹魏内部政权交替之际出兵北伐。因时机出其不意,蜀军后方也无后顾之忧,所以战争前期进展得非常顺利。

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2)

新帝曹叡登基后,唯恐诸葛亮的大军攻入京都,便让司马懿率领大军平叛。当时,街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对蜀军而言更是咽喉要道,进可攻、退可守。

此时诸葛亮需要一名大将前去驻守,马谡就这样登场了,接下了这一个重担。诸葛亮让马谡依靠大路安营扎寨,副将王平也说:“据汲水之道,据下城,改善部署......”

可惜的是,马谡都不听,反而还说:“居高临下者势如破竹”,他以为司马懿会来主动攻打他。结果司马懿到来后,只围困马谡的大军、断其水源而不攻打。

不久蜀军断水、断粮,马谡大军失败、街亭失守,魏军占据了从关中到陇西的交通要道。魏蜀敌我态势急转直下,诸葛亮得到消息时为时已晚。

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3)

西城的粮草无法短时间运走,守军也只有区区几千老弱残兵,城外司马懿浩浩荡荡的15万大军已经赶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便与手下唱了一出空城计。

西城之下,只见几名老头、老妇人拿着扫把扫地,西城之上,诸葛亮手摇羽扇,不慌不忙地弹着琴。看着这样的场景,司马懿被诸葛亮淡定的气质震慑,不敢直接攻城。

突然间,诸葛亮的琴弦断了,司马懿闻之大惊失色,急忙带着15万大军仓皇逃走。诸葛亮心中的大石头也落了下来,额头上汗水不住地往下流......

小说中、影视剧中,诸多的读者、观众看到这样一幕都纷纷感慨,诸葛亮临危不乱、智慧卓然,司马懿则生性多疑、缺少谋略,要不然孔明早就死了。

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4)

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诸葛亮真的那么神乎其神吗?司马懿真的那么糊涂至极,或许并不是如此,司马懿撤走15万大军是另有所图。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清朝时期,西北边疆经常发生叛乱,大将年羹尧奉雍正的皇命平叛。平叛期间,对于年羹尧的各种要求,皇帝都尽可能地满足,哪怕一些不合理要求。

然而,西北叛乱被平定后,雍正皇帝直接对年羹尧痛下杀手、抄家灭祖。此事不免让人感慨,若年羹尧有司马懿的心机,也不会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反过来说,司马懿若像年羹尧一样,或许也不会成功发动高平陵之变,取曹魏而代之。可能很多人不解其中的含义,咱们来看看当时对司马懿而言,是怎样一种危机情况:

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5)

曹操执政时期,司马懿就已经投靠了曹魏,只是曹操见到司马懿的第一眼便认为,他虽然“有雄豪志”,但其人却“鹰视狼顾”,属于那种野心勃勃的人。

曹操本想直接杀了他,但因司马懿的确有才华,再加上他一直表现得勤于职守,这才在曹操时代保住了小命。曹操去世、曹丕称帝,临死前父亲对儿子说:

“司马懿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未来必然会干预我们家族的政治,你要小心他。”曹丕和司马的关系虽然很好,也并没有太在意父亲的教诲,但依然对司马懿严防死守。

曹丕继位封赏司马懿为尚书、安国乡侯,但他的“督军”之职却被免掉了,简单来说就是只给荣誉和地位,就是不给实权。曹丕从黄初五年到七年曾多次南下打仗,但都让司马懿镇守许昌,不给他一点兵权。

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6)

即使在去世之时,曹丕为其子曹叡选择的辅政大臣高达四位,他们分别是司马懿、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

四人之中,每一个都是军权在握,只有司马懿属于“荣誉高、实权低”的状态。直至孙权与曹魏的战争爆发,司马懿才被任命为将军,率军击退了东吴。

回看曹叡时期的魏国,虽然徐晃、曹休等将才依然还在,可像郭嘉、荀彧、荀攸等谋臣、帅才却没有,司马懿是唯一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人,他能重新掌控兵权也是因为与东吴的战争。

影视剧《三国机密》对这一点诠释得淋漓尽致,魏明帝曹叡曾多次想要杀了司马懿,奈何诸葛亮频繁攻打魏国,而魏国只有司马懿一人可以与诸葛亮抗衡。

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7)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魏明帝想要杀了司马懿,他也不敢那样做。总的来说,只要是诸葛亮不死、蜀汉的危机没有解除,曹叡就不敢动司马懿。

养匪自重

明朝末年,李成梁是东北的封疆大吏,主要就是防范女真族的威胁。其实,当时明朝的实力很强大,女真族的势力还没有发展起来,若李成梁一鼓作气完全能够击败努尔哈赤。

不过,他不仅没有那么做,而且还坐看女真族壮大。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努尔哈赤曾是李成梁的义子,统一女真族也是暗中受他的允许。

明朝让李成梁攻打女真,他也是一种采取“闹着玩”的态度,属于那种只领工资不干活的人,这才让努尔哈赤在辽东迅速崛起。那么,为何李成梁会这么做呢?

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8)

自古以来,封疆大吏都会遭到朝廷的猜忌,明朝后期尤为严重,诸多大将惨死在朝廷文官的手中。李成梁选择这种养寇自重的手段,不仅能够保全自己,还会让自己的势力不断增强。

果不其然,李成梁在辽东结党营私、日益壮大,成为了当地的土皇帝,可明朝朝廷却不敢拿他怎么样,一直活到了大约90岁,相比于袁崇焕等人的结局实在是好了许多。

在对待诸葛亮的问题上,司马懿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与诸葛亮多次对战却又不下死手,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有意无意的给诸葛亮、给蜀国留一口气。

只要魏明帝还需要司马懿替他打仗,那么司马懿就必然会平安无事,若是曹魏没了诸葛亮这一个心腹大患,魏明帝还能留着司马懿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9)

外部的敌人被斩草除根了,皇帝为了睡个安稳觉,必然会铲除司马懿这类权臣,这便是“兔死狗烹”的道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也是司马懿历经四朝而依然被重用的手段。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持续近7年的北伐战争正式结束,这个时候魏明帝即使再想要杀司马懿,也是有心无力了。首先,司马懿熬死了大部分魏国名将,若是杀了他曹魏将青黄不接。

其次,7年的时间里,司马懿已经培养了许多的“自己人”,钟会、邓艾、郭淮和允礼等都是司马懿的人,或许在这个时候高平陵之变已经注定了。

何为“养寇自重”,意思就是故意留着敌对的势力,以牵制自己身后那个人,让他不得不依赖自己,亦或者为自己争取足够多的发展时间,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这便是司马懿的后半生。

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10)

很多人都说诸葛亮谨慎一生,空城计是他最冒险的一次,但从某个角度来看,可能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才敢在西城摆下空城计。

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预判了你的预判”,诸葛亮也是在赌,赌司马懿不敢进城铲除他,而他最后赌赢了。总的来说,西城之下的空城计,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对决,更是一场政治上的博弈。

司马懿赢则危机重重、命运堪忧,司马懿输则后半生性命无忧、家族安全。这个选择题如何做,或许任何人都会侧重于后者,事实也证明司马懿的选择是对的。

7年的北伐战争,给了司马懿足够多的发展时间,熬死了曹魏最后一位守成之君魏明帝,并于高平陵之变夺得了曹魏政权。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