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死亡洒脱的人生感悟(给死亡以敬畏)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从出生到死亡,人生是一段不可逆的旅途。清明前后,除了浓浓的哀思,关于生命的思考也正当其时。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采访过重症监护室医生、临终关怀从业者、树葬管理员、墓园守墓人,等等。他们,可以说是近距离观察死亡的人。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他们的故事。

对于死亡洒脱的人生感悟(给死亡以敬畏)(1)

图源网络

301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飞虎,已经从医20多年了。每天都会给ICU的病人们排序,有所好转往后排,病情加重往前挪。在这份名单上,没有人想当第一。他对死亡并不感到陌生,因而经常对很多人的举动感到不解,宁肯为了身外之物头破血流,却忘了生命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要活得“钝”一点。

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的创始人李伟深有同感,他总觉得死亡会突袭,人要活得有质量,死得有尊严。30多年来,这家医院总共送走了4万多名逝者。有涉世未深的稚子,也有走上巅峰的赢家。临终关怀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减少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另一方面就在于好好告别自己、告别亲人、告别尘世。

对推广生态葬的王艳菊来说,生命从来没有尽头。从业10年来,人们对树葬、海葬由陌生到熟悉,由犹疑到接受,她见证了这种不小的转变。无数次,她小心翼翼地将逝者的骨灰装进可降解的坛子,打着伞,郑重地埋到木槿树下。从此以后,这棵树就成了亲人的寄托。她说她死后也会选择树葬,树会开花,生命也将得到延续。

守墓人是一个听起来有点阴郁的职业,但苗松林却格外开朗。一开始他会害怕,但慢慢地,庄重、肃穆便占据了全部的身心。每次看到墓园里多了新成员,他的心情都会掀起一丝波澜。在墓地巡逻的时候,他会看看墓碑,逝者叫什么名字,多少岁去世,有什么墓志铭。看多了,他也会感慨,一定要珍惜眼前人,一旦失去就晚了。

……

对于死亡洒脱的人生感悟(给死亡以敬畏)(2)

图源网络

这些对生命和死亡的观察,来自日常的点滴,简单、质朴,透着一丝淡然。他们与死亡打交道,和逝者近距离接触,比其他人更明了终点的意义,对活着的价值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平心而论,人们对“死亡”常常避而不谈。或许因其太过沉重,或许觉得离自己太过遥远。然而,关于生命的诞生和陨逝,生活迟早会给出安排,有时候是自然地离开,有时候是一场意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早一些认识生离死别,早一点承认生老病死,反而是更能收获一段有规划、有意义的人生。比如,珍惜光阴,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热爱的事业中去;珍重感情,用真诚酿一份毕生的美好回忆;珍视好奇心,在无垠的学海中、在奇妙的大自然中、在多味的生活中去探索新发现。因为易逝,所以更懂。

有人说,一个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的时候,一次是当他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的时候。也有人就此提出了“向死而生”的哲学概念,意思是我们活着的每一天,不论悲喜,都无法改变最终结局,这种倒计时的生命方式让我们更加注重审视和定位自己的人生。由此来说,一些高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生命教育课”,通过撰写墓志铭、参观殡仪馆等方式,引导养成正视死亡、敬畏死亡的价值观。这,或许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一段新奇的体验、一场必然的成长。

这正是:

敬畏死亡,用心生活。

向死而生,反求诸己。

各位晚安。

(文丨巩育华)

| 荐书 |

★ ☆ ★

《与世界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 ☆ ★

对于死亡洒脱的人生感悟(给死亡以敬畏)(3)

丨简介丨

继《与时代谈谈心》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世界谈谈心》。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两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热点,分为都市、生活、艺文、校园、新知、科技、心理、食饮、光影、风尚10个部分,给读者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本书所收录的,也只是我们这个宏大时代的吉光片羽。但这些文化现象、社会风尚、思想观念,就像风与水之于大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刻画着我们的时代。我们尝试从中看到水的走向、听到风的声音,去发现、接受和推动改变。我们希望,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别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道观察、思考,发现更广阔的时代,与社会一起向阳生长。

— “与时代谈谈心 与世界谈谈心”套装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