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打鼓弘扬戏曲文化(戏剧知识打鼓佬)
#戏剧#
一、戏曲乐队的指挥
西洋乐队有指挥,就是演出时拿小捧子挥来挥去的那个人。戏曲的伴奏乐队(行内叫场面)没有指挥,但是,“鼓板”演奏者在乐队中起到指挥作用。
“鼓板”是单皮鼓和檀板的合称,演奏者也叫鼓手、打鼓佬、鼓佬儿、司鼓,旧时主要称作“打鼓佬”,现在比较正规的叫法称“司鼓”。
在演出中,演出场次的变换,演员上下场、尺寸快慢、唱念节奏、身段亮相,演出气氛渲染、情绪烘托等等,凡是台上的事,全由打鼓佬控制,行内称作“戏中之胆”。
所以,“打鼓佬”就是伴奏乐队的兼职指挥。
西洋乐队,规模宏大,没有指挥不足完美演出
二、打鼓佬的地位
打鼓佬的地位十分重要。从前,伶界有句老话儿,说:刽子手杀人不偿命,医生看死人不偿命,鼓佬儿“打死人”不偿命。还有“一台锣鼓半台戏”的说法,就是说,一出戏的成败好坏,一半要取决于鼓佬儿手里的鼓楗子。
当然,打鼓佬的活儿也最累。
乐队其他人都有空闲的时候,只要场上没人唱,他们就坐那儿歇着,甚至站起来走动走动。唯独打鼓佬,从开戏至散戏,只要一入座便不能离开。平时戏班子排戏,打鼓佬不到场也开始不了。一出戏演完,如果下出戏要换打鼓佬的话,必须等下一位打鼓佬落座接手了以后,前一位才可离席。
打鼓佬所坐位置十分尊崇,称为“九龙口”,其他人绝不能坐。戏谚曰:“九龙口,不准坐,服装穿破不穿错”。除了出于对打鼓佬尊重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打鼓佬坐的位置比较高,能够纵观全台,便于他指挥乐队与演出相配合。
因为打鼓佬所坐位置特殊,台上演员谁出了差错,他瞧得最清楚。因此,要是出了问题,在后台判定是非的时候,鼓佬儿第一个发言,也最具权威。过去,戏班后台有句话叫“九龙口言公”,又叫“说公话”。“九龙口”即指鼓佬儿,故谓之“九龙口言公”。
戏曲伴奏乐队的次席是“琴师”,演奏胡琴。当然,各个剧种的首席乐器师会有所不同,地位相当于西洋乐队中的第一小提琴手。对台上演剧者而言,打鼓佬与琴师须臾不能离,格外要紧,称作“上手活”。相对的,武场的大锣小锣,文场的月琴弦子叫“下手活”。缘于此,凡是傍角儿的打鼓佬和琴师,在剧界也都是有头脸儿的人物。
打鼓佬,又称作鼓师,司鼓,是戏曲乐队的灵魂人物
三、锣鼓好学戏难打
行内有句话叫“锣鼓好学戏难打”。
单皮鼓看似结构简单,声音单调,其实里面的玩意儿极其深奥。武戏要打得帅、脆、有气魄;文戏要打得活、稳、潇洒;能做到文武兼有才算高明鼓佬儿。
京剧的锣鼓经有几百上千种,学会十来种,只能算有了基本功,要想吃“场面饭”还得会打戏,就是会给演出伴奏。
一个打鼓佬少说也得有一百出戏烂熟于胸才敢登台。再进一层,打鼓佬要对每出戏的全部剧情,每位演员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以及习惯都必须清楚。
上面所说的这几项都具备了,还得从“下手活”做起,先打几年小锣,再打几年大锣,最后升为打鼓佬。
京剧老照片:名角周信芳的《定军山》
你的分享、收藏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欢迎评论!
关注我们!共享美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