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辛水韵背景(我来说说陶辛水韵)

陶辛水韵该用什么样的曲子呢?

每次去陶辛赏荷,大饱眼福后、再品尝“菡萏宴”(陶乡农家小茶馆新推出的、专门用来招待游客的满汉全席,又名“荷花宴”),既得眼福又得口服。但,似乎又觉得少点什么?舟车劳顿难免疲劳,加之中午或几近傍晚、三五好友小聚喝上几小杯,不免晕晕乎然。这时候,于熙熙攘攘人群中、于乡野微风中、于“花赏半开好,酒喝微熏妙”里,如能突然飘来一神曲,便大有“如听仙乐耳暂明”之乐。

那么,陶乡该有什么样的乐曲呢?我不懂音律,抛砖引玉。


一、《琵琶语》 推荐理由:国乐之重器,故,首选。

陶辛水韵背景(我来说说陶辛水韵)(1)

从听到《琵琶语》的那刻起,就让人流连忘返。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

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时隐时现,很好地与和声融合,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丰富了该曲目的表现力和思想感情。此曲最精彩最令人感到新奇的是曲子中间那一段,是作者林海对钢琴总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时钢琴突然变成主奏,琵琶变成伴奏。

配上一段有如天籁般吟唱的女声,在琵琶声泣泣的背景下,将琵琶欲表之情展露得淋漓尽致。曲尾,再度重复的起始旋律,悠悠的琴声过后,如同夜幕随着陶辛水乡的夕阳落下,情感的宣泄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陶辛水韵背景(我来说说陶辛水韵)(2)


二、《睡莲》推荐理由: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次选,二胡曲

陶辛水韵背景(我来说说陶辛水韵)(3)

从前,有一位姑娘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那里有一条河围绕着村子。有一天,那条河枯竭了。为了家人姑娘整天四处奔波,只为找到少的可怜的水。

在一个有雾的早晨,她一个人沿着河走着,心里满是忧愁。突然,一个声音清清楚楚传入她的耳朵:“你的眼睛真美”!她回头的刹那,就见河里淤泥中有一条鱼看着她。那是一条美丽的鱼,他身上的鳞片就像天空那么蓝,他有一双温柔的眸子,他的声音也是那么清澈透明......那一眼,注定了一个传说。

不信,你可以坐在香湖岛三生石上、你走在曲径桥上......试试。

你品,你细品。

陶辛水韵背景(我来说说陶辛水韵)(4)


三、《烛影摇红》推荐理由:二胡曲,夹杂西皮,阳关三叠、层峦叠嶂。

“烛影摇红”词牌名,为北宋词人周邦彦(不是写《爱莲说》的那位高人哦,哈哈,那位高人叫周敦颐啊)所改编。原来是描绘帝王将相之家的歌舞场景,此曲优雅辉煌气派,极具奢华靡丽。

“西窗共剪”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的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和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寄情于将来。与“烛影摇红”有异曲同工之妙。

陶辛水韵背景(我来说说陶辛水韵)(5)

你听,咚塔塔三拍子......二弦轻轻摇晃,一晃三颤,情绪欢快,旋律流畅,早已使人陶醉。如此东方华尔兹,正帮助你张开想象力的翅膀,你可以极尽张力地联翩浮想:也或相爱的人儿红袖添香、也或朋友间正在把酒言欢......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四、《半山听雨》 推荐理由:萧,尤以洞箫最佳!可边品茗、边回味。

陶辛水韵背景(我来说说陶辛水韵)(6)

在半山腰也许半途中,能听到雨声,意境已很美。人生这条路,值得努力前行,勇于挑战,就会发现美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遇上阴雨天,“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曲十分应景。数不尽的人间悲喜、道不尽的人生感慨万千啊。


五、《莲的心事》 推荐理由:懂你,懂我。“莲的心事,谁懂”?

“只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也或只因为共同喜欢席慕蓉......此时你可以大声、也或默默地朗诵。

《莲的心事》

近代 席慕蓉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的。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现在,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陶辛水韵背景(我来说说陶辛水韵)(7)

“天下几人能识君”?天下何人不识君!人生有太多的遗憾、就有太多的完美。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陶辛水韵的美。

陶辛水韵之美在于:荷(和)美,水美,人更美......愿得君心似我心,不虚此行、不枉此行,“踏遍青山,归来仍是年少”。

古有钟子期伯牙《高山流水》知音,今愿得高人指点,不吝赐教一二。(作者:汪兴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