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爆笑小品大全解说(看了沈腾的春晚小品还不还)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沈腾等表演的小品《还不关》,在获得良好“笑果”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还冲上了热搜藏,应该算比较成功的作品。

沈腾爆笑小品大全解说(看了沈腾的春晚小品还不还)(1)

沈腾小品《还不还》

在观看小品哈哈大笑的同时,事后又有一些思考:如果以后有人跟你借钱,你借还是不借呢?

在小品中,老赖沈腾虽然经过了各种伪装、撒谎和腾挪财产,但最终还是因为友情感动,因为老婆劝说和离婚压力,选择了还钱。这样的结局作为喜剧作品来说并不意外,从作品的价值观、立意和观众的期待以及春晚的氛围来看,都需要这样的收尾方式,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还是很难发生的。

人之所以成为老赖,配的上一个“老”字,那就说明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尤其已经想各种办法把财产转移了,这就是费尽心机了,怎么可能忽然之间良心发现去还钱呢?就类似于你看反腐题材的纪录片各种官员痛哭流涕的忏悔和自我批评,但如果不是被抓了会自己收手吗?

当然,作品的立意是讽刺抨击老赖这种现象,但与现实的落差显得作品在张力上稍弱,这可以理解,这种成为社会痛点的问题也不可能靠一个小品来解决。从作品也可以看出,反复催账、上老赖名单、找律师起诉,老赖是都满不在乎的,如果不是老赖自己想还你钱,你就很难要回欠款,因为你打感情牌老赖比你脸皮厚表现的比你难,你声嘶力竭的控诉催要,老赖可以马上翻脸连装都懒得装了,你走法律程序,他把财产已经转移。所以老赖是成熟老练的老赖,借钱人变成冤大头。

沈腾爆笑小品大全解说(看了沈腾的春晚小品还不还)(2)

要钱多难啊!

在这方面我有过惨痛的教训。一是早期借信用卡给关系不错的朋友,那时候经常见面也很信任他,他炒股失败后就不还了但跟我说都还了,后来给我造成比较严重的信用问题,办信用卡贷款都不行了。二是一个朋友电话里哭着说父亲住院要做手术救命,借了5000,后来他就消失了。三是还有一个朋友,遇到困难跟我借了几万,当时说周转一下很快能还,结果过了六七年都不还。头两三年因为不好意思,也觉得他可能有困难就没要过,五年之后我因为手头紧跟他问起来,他说了一些困难然后说想想办法,再之后就只要不问他从来不联系,如果催他他就说想想办法,这样一直拖下来快七八年了。

我的教训够深刻吧?

对于此类问题,我觉得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但很重要的两点希望分享出来:

一就是不借最好。其实很多节目和名人都讨论过借钱的问题。著名导演英达曾经在节目中公开表达过概不借钱的观点,马未都老师在圆桌派里边也提过类似观点,他们的理由是借完钱钱不一定要的回来,朋友也没得做了,因为要别人还钱也得罪朋友损害关系。

二是如果向外借钱,必须要求借钱的人写下欠条,最好注明什么时候还。因为一旦钱不好要,借条是最有用的证据,不管讲理还是走法律程序,有借条一切好说,没借条就很难说。

罗翔老师有句名言: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遵纪守法的人可能是个人渣。老赖在心理层面老练成熟、不被人情所困、不怕翻脸,在法律层面事前可以钻空子符合法律要求,事后可以转移财产和编造理由让法律失效,在双方关系中大多数情况处于主动地位。

反映老赖问题的小品能登上春晚,说明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常见和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了,解决老赖问题任重道远,需要道德提升、法律完善、信用机制建设等全方面的努力。

沈腾爆笑小品大全解说(看了沈腾的春晚小品还不还)(3)

沈腾在马丽劝说下决定还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