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失明前兆(55岁大伯双眼先后逐渐失明)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傅跃增

“为什么一只眼睛受伤,另一只好眼睛也看不见了?”金大伯一见到冯蕾主任,急切地道出了自己的疑惑。本来一只眼睛已然看不见,这下急坏了。

一周前,55岁的金大伯右眼无缘无故的看不见且又红又痛,便急忙来到浙大二院眼科院区、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经过医生一番仔细问诊和检查后发现金大伯的病情既凶险又棘手。

“大伯,你的右眼严重可能会失明,需尽早治疗,我帮你马上转诊,冯蕾主任最擅长治这个病。”首诊医师立即交代注意事项并帮大伯办好转诊手续。

“大伯右眼是得了交感性眼炎”,葡萄膜炎专科主任冯蕾说,不同于一般的眼睛发炎,患者的右眼情况和10年前的一件“意外”联系到了一起。

原来10年前,金大伯务农时不慎将左眼弄伤,当时因为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左眼逐渐失明了。

“受伤眼称诱发眼,而另外一只眼睛被称为交感眼,主要是诱发眼外伤或手术造成眼内抗原暴露,并激发自身免疫应答所致。”冯主任解释,这是眼外伤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通俗地说就是受伤眼诱发了葡萄膜炎,影响了另一只眼睛的视力。

短暂性失明前兆(55岁大伯双眼先后逐渐失明)(1)

右眼炎症和左眼外伤疤痕

短暂性失明前兆(55岁大伯双眼先后逐渐失明)(2)

检查片中看右眼有视网膜脱离

“一波三折”治疗后,患者重拾笑容

“既然到了我这里,就安心治疗!”冯主任仔细检查后发现金大伯右眼的情况不容乐观,视力只剩“眼前指数”,眼前段和后段均有炎症反应,还有比较严重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这使得治疗难点系数非常大,需要个性化设计治疗方案。

金大伯治疗上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金大伯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滴眼和口服进行治疗,治疗一周后,发现眼内炎症反应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情况并无明显好转。冯主任立即针对金大伯的病情,调整个性化治疗方案,决定采取联合用药——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2周后金大伯再来复诊时,脸上有了笑容,视力明显好转了。

接下来一段治疗期间,病情出现过反复,冯主任给金大伯用上了生物制剂治疗以后,病情逐渐好转并稳定下来,最终视力从指数提高到了0.6,这对金大伯来说“进步”不小,他的生活也慢慢恢复到从前了。

潜伏期最长达十几年,需要个性化治疗

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危险性极大的致盲眼病,因此如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成为关键。

当遭受眼外伤时,一定要去医院接受正规检查,第一步是正确处理穿通伤。一旦发生眼穿通伤,必须尽快处理,要将眼内的异物取出来,并尽快缝合破损的伤口。

如果发生穿通伤的眼睛无法修复或者已经失明,应尽早将其摘除掉,避免累及另一侧眼睛。

虽然交感性眼炎的发生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了该如何积极挽救视力呢?

冯蕾医生在葡萄膜炎领域工作了二十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付一些疑难杂症得心应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葡萄膜炎包括交感性眼炎的药物,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检查,切勿随意停药。保持良好的身心愉悦对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短暂性失明前兆(55岁大伯双眼先后逐渐失明)(3)

图:视觉中国

冯蕾主任总结了三大特征,交感性眼炎千万不能疏忽大意,尤其是眼睛受伤或手术术后的患者一旦出现眼红、眼疼、视力下降等症状及时就医。

1、潜伏期跨度大、易误诊。

交感性眼炎通常在伤后2周-8周发病,最短为外伤后数小时,潜伏期长的可长达几年或十几年。约有90%的交感性眼炎发生于受伤后1年内,最危险时间为外伤后的4~8周。

上述患者是十年前受的伤,如果问病史时不够仔细,极有可能遗漏这个重要的信息,那么非常有可能出现误诊,甚至延误治疗。

2、后果严重,可致盲。

患者右眼眼前后段均有明显炎症反应,尤其是还出现了较严重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直线下降,面临眼睛再次失明的可能。

3、治疗难度大,需个性化治疗。

交感性眼炎一旦确诊,需尽早治疗,但通常这一类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不恰当的治疗方案不仅不能控制住炎症反应,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等,增加患者丧失视力的风险,最终不得不摘除眼球。因此,个性化的治疗和联合用药对于交感性眼炎患者尤为重要。

专家链接——冯蕾

短暂性失明前兆(55岁大伯双眼先后逐渐失明)(4)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浙二眼科中心葡萄膜科主任,浙江大学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眼科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青年委员。曾赴美国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深造学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及参与省厅级课题十余项,在SCI收录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

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对各种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各类葡萄膜炎疾病和视网膜疾病的诊治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