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唐朝李世民的评述(西安出土唐朝大将墓志铭)

历史人物唐朝李世民的评述(西安出土唐朝大将墓志铭)(1)

1978年,西安昭陵附近发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陵墓主人是唐朝开国元勋唐俭,唐俭在凌烟阁中排名第22位。在唐俭的墓葬中,学者们发现了一处墓志铭,但碑文内容颠覆了历史,这与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不同。因此,有学者认为,这块石碑上的碑文颠覆了历史,对李世民的形象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历史人物唐朝李世民的评述(西安出土唐朝大将墓志铭)(2)

唐朝的兴起一定要追溯到太原李渊的兴起。在打仗方面,史书都突出了李世民的作用,好像没有李世民的提议,李渊就不会起义。为了迫使李渊反抗,李世民还对父亲使用了美女的伎俩。也就是美人计。李世民与重要大臣刘文静密谋设宴,醉酒李渊,让他与隋炀帝的妃嫔同床共枕。

历史人物唐朝李世民的评述(西安出土唐朝大将墓志铭)(3)

第二天,李渊醒来,发现自己和皇帝的女人睡过觉,只好走上叛逆之路。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李渊确实是如此优柔寡断,李世民要想办法逼他起义吗?从唐俭的墓碑上看,答案是否定的,李渊应该在太原的军队中起领导作用。唐俭是隋朝戎州总督唐俭的儿子。唐俭和李渊是好朋友,所以唐俭也很熟悉李世民。

历史人物唐朝李世民的评述(西安出土唐朝大将墓志铭)(4)

后来,唐俭在太原时,看到隋朝政局混乱,也劝李氏父子为天下而战。李渊攻占长安后,唐俭因战功被授予晋昌郡公。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唐俭曾找到李渊,劝他起义。唐俭用自己的智慧,为李渊谋划了征服世界的大计,并制定了一个绝妙的计划,要打垮南方的土匪,到北方去,到突厥人那里去,然后攻占关中。

历史人物唐朝李世民的评述(西安出土唐朝大将墓志铭)(5)

至于唐俭的计划,李渊没有问他是否可以。李渊还在等李世民“催”他和“逼”他。唐俭的墓志铭揭示了历史的真相。李渊对唐俭的计划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据墓志铭记载,“太武皇帝(李渊)发号晋阳(太原),公之戾止,若合符契,以石投水,百中之策无遗;言听计从,千里只胜斯决”。

历史人物唐朝李世民的评述(西安出土唐朝大将墓志铭)(6)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李渊完全接受了唐俭的计划,没有像历史书中那样犹豫。同时,李渊还把唐俭比作自己的张良,拜他为将军,加上正仪大夫,直接把唐俭变成自己的知己。因此,李渊起兵实际从唐俭献计时已经定好了,根本不需要李世民施展美人计。

历史人物唐朝李世民的评述(西安出土唐朝大将墓志铭)(7)

在两本唐书中,唐俭首先向李世民陈述了李渊起义的原因,然后李世民转达了唐俭的意见。然而,在墓志铭中,唐俭先是向李渊提出了自己的计划,然后又和李世民商量一起起义。很明显,李世民篡改了史料,把自己而不是父亲李渊放在太原军队的中心。实际上,真正在太原军队中起领导作用的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多次试图篡改史料,贬低父亲李渊、大哥李建成征服天下的功绩。比如,李世民多次强迫房玄龄看《唐人生活笔记》。在后来的历史研究中,李世民屡次诋毁父兄。李渊曾经是一代人的领袖,被描绘成一个优柔寡断的傀儡,只能依靠李世民打仗。随着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发掘,李渊的形象逐渐丰富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