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对小学生的影响(看袁隆平的求学路)

各位看官老爷们,在讲今天的故事之前,先看一则真实的历史故事:

武汉会战时,一位铁路职工突然拿出全部家当,与一家钢铁厂合作,用最好的钢材打造500把大刀,送给西北军。

袁隆平对小学生的影响(看袁隆平的求学路)(1)

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日本人集中了全部家当,准备毕其功于一役,派出轰炸机疯狂轰炸武汉。有一位铁路职工,拿出了几乎全部家当,与当地一家钢铁厂合作,用最好的钢材打造了500把大刀,每一把都闪耀着冰冷的寒光,打造好以后,铁路职工把这些刀送给了西北军孙连仲的大刀队。

大刀队都是耍刀的行家。 他们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好刀,刀身厚重,刃口雪亮,用来杀日本畜生正好。500把好刀需要的钱可不少。

孙连仲被惊动了,亲自出来接见了捐刀人,他本来以为来人是国内某个富豪。 没想到,只是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让孙连仲非常感动。 这个铁路职工叫袁兴烈,他的儿子叫袁隆平。 没错,就是大家熟知的杂交水稻之父。 父亲袁兴烈捐出500把钢刀,表达一个普通中国人抗击侵略者不当亡国奴的拳拳爱国之心。 而儿子袁隆平毕生都献给了他爱的“超级稻”事业——为了中国人可以吃饱饭,不挨饿,不受治于人。 良好的家教,真的可以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底色!

很多人可能认为袁隆平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也不奇怪,袁隆平看上去又黑又瘦,还经常在烈日炎炎下,弯腰埋头于稻田中,大汗淋漓,仍认真地观察到田里的稻穗,在外人眼中这绝对是农民的形象,令人想不到的是,袁隆平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

袁隆平对小学生的影响(看袁隆平的求学路)(2)

袁隆平1岁时

袁隆平的母亲华静,出生于扬州的一个大富之家,家境优越,从小就被父亲送到英国的教会读书。这样的环境,使她不仅接受到西方礼仪和文化艺术,还讲得一口娴熟而流利的英语。毕业后华静在一所学校教授英语,而这所学校的校长袁兴烈,后来成为了他的丈夫。

袁兴烈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与华静结婚后生育五子,他们的第2个儿子,乳名二毛,正是后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时到处战火纷飞,动荡不安。全家人虽然颠沛流离,却始终没有间断过对孩子的教育。1936年全家人落脚汉口,父亲袁兴烈,任职平铁路局。仅仅1年,抗战全面爆发。袁兴烈投笔从戎,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并担任上校秘书。此时妻子华静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照顾五个孩子。

后来袁隆平曾回忆过这段小时的岁月:”我是从战乱和饥荒中走过来的,我的童年是在日寇轰炸重庆的岁月中度过的,日本人的飞机飞得很低,机上的飞行员我都能看得很清楚,看见日军丢炸弹,我就勇猛的扎进嘉陵江里躲起来……而来心里就发紧,不过这场战争也叫我从小懂得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要想不受别人欺辱,我们中国人必须强大起来。

一直生活在城里的袁隆平,直到6岁,还没对农业产生任何印象。直到6岁那年,母亲带着他来到郊区的农村果园交友,他才第1次声临其境的接触农业,但那时他只对果园中的桃子葡萄,还有不常见的西红柿感兴趣,因为他们让6岁的袁隆平垂涎欲滴,不过这次经历还是给袁隆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当时母亲的一番话,让袁隆平产生了兴趣。"我们餐桌上的粮食是土地里长的,身上的衣服也是土地里生长的棉花做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当时母亲讲的这些话,只是为了让儿子增长知识,却不知“”土地“”这两个字从此在儿子的心中扎下了根。

对于儿子的教育,母亲华静最拿得出手的自然还是英语,所以在袁隆平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读英语给他听,慢慢的再让袁隆平跟着一起读。长此以往,袁隆平的英语变得越来越好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上学后,袁隆平感觉英语是最简单的一门课,他也是班里英语成绩最好的学生,因此无论何时考英语,他都不需要临时抱佛脚,每次从容上阵,也能拿得很好的成绩。此后的袁隆平不会想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会为以后的农业研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袁隆平对小学生的影响(看袁隆平的求学路)(3)

16岁那年袁隆平进入汉口博学中学,在高中部读书,这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学校,学校里的课程除了英国人担任的英语教学之外,物理、化学、课程也是外国老师用英文讲授。这就需要学员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庆幸的是袁隆平的英语水平,不仅适应了这些课程,还在因接受英语教学中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高中时,袁隆平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看英文电影能听懂百分之七八十的程度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英语水平及时放到现在的大学,英语专业也很少有人能够达到。

袁隆平对小学生的影响(看袁隆平的求学路)(4)

袁隆平体会到英语对自己极其重要,是自己多年后进行杂交水稻的育种工作中。因为在育种工作中需要及时掌握国外最新的科研方向,这就需要及时浏览国外的相关信息,同时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查找大量的外文资料,这些都需要科技人员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而袁隆平的英语水平足以满足这些需求,这无疑让他在科研工作中事半功倍。

袁隆平对小学生的影响(看袁隆平的求学路)(5)

当自己的新想法与科技成果需要在国际上交流时,自己也少不了用英语介绍水稻育种,由于水稻育种专业性强,需要专业的英语词汇。即使专业的翻译也难以做到贴切准确的翻译,这就需要更专业的科研人员能具备对自己专业相对应的英语翻译的掌握。袁隆平具有扎实的英语水平,更具有科研的毅力,因此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他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并用英语进行技术指导和论文的宣读。

工作后的袁隆平非常感激母亲当年对自己的英语教育,他曾给母亲写信,情真意切地提出反问:“”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当年闭塞的环境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与摩尔根?”可以说,袁隆平之后在杂交水稻上的成功,离不开母亲对儿子的辛勤培养,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母亲当初对儿子从事农业有所顾忌,担心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儿子吃不了田间之苦。

19岁那年袁隆平从博学中学高中部毕业,并如愿以偿的取得了当时的西南农学院,专门学习农业领域的科学知识,这对于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袁隆平是个挑战,他没有退缩,因为这个梦想从小一直存在于心中,现在他终于向前迈了一大步,大学的时光他没有丝毫的浪费,经过几年的努力,他顺利的从大学毕业,遵从自己的内心,到湖南省黔阳县安江镇农业学校当了一名老师。

袁隆平对小学生的影响(看袁隆平的求学路)(6)

起初母亲很不理解,因为那所学校是极其的偏僻,自己曾将脸贴在地图上找了很久才知道学校的大概位置,同时他最担心的是儿子吃不了那种苦,母亲对袁隆平的选择,感到心疼:“忍不住当面的对他说,孩子,到那里去,你是要吃苦的。”

后来袁隆平是这样回忆的,“我之所以选择农学与我从小经历的饥荒岁月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愿望更加强烈学农,变成了我的人生志向。报考大学时,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学农,后来我选择农校执教,母亲不太赞成。我还跟他争辩农业的重要性,说吃饭是第1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

母亲一边为儿子即将开启吃苦的生涯而心疼,一边为儿子不怕吃苦的坚韧而感到欣慰。袁隆平看到母亲的顾虑与担心,坚定地说,“我已经下定决心了。”不得已,母亲只能听从儿子。为了帮他照顾孩子,母亲竟然从城市搬到了偏僻的乡下。

袁隆平曾经试图劝阻母亲不要去,但母亲对他说道:“我劝不动你,你也劝不动我。”母亲一定坚持从城市到乡下生活,帮儿子照顾孩子。在母亲的支持与鼓励下,袁隆平的事业渐渐地走上了正轨,后来为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对小学生的影响(看袁隆平的求学路)(7)

袁隆平院士在80岁的生辰上致辞,当众念了一封写给他母亲的信,这是他在深夜怀念母亲的时候所写: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你了。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你,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两天的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得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去陪陪你……哪知道,直到你走的那一天,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呀,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

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你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你。

哪怕……哪怕就一次。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台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英语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

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那个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伟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让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的幼年时种下的。

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非常重要。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极为重大的!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一点家教的营养,用自己的坚韧与坚持,成就孩子的一生!

创作不易,如果大家感觉我说的有道理,恳请大家点一下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