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教科书读音(从阿房宫道行呆板)
文·段宏刚
汉字是表述汉语的文字符号,诞生于4000多年前,是中华先民伟大的发明,也是世界语言文字系统里的一颗明珠。汉字属于典型的“形意文字”,也称作“表意文字”或“意音文字”,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其一,每个汉字具有固定的造型和写法。
其二,每个字词代表一种或多种含义,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字词还能衍生出新的含义。
其三,每个汉字都是单音。
标准的汉语口语,称作“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作为标准语音,在清朝末年开始推广。从推广到现在,已经走过110年历史。
中国地大物博,天南海北的人说话的口音都不一样,在普通话还没有推广之前的漫长时期,可以说,汉语的发音相当混乱,中原人听岭南人说话,其难度跟听外语没有多大区别。
随着清朝末年(1909年)汉语普通话的推广,以及20世纪50年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为天南海北的华人在学习和交流上,提供了极大便利,更为我国扫除文盲、普及文化科学知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代汉语已经完全标准化,在发音上以北京口音为标准音,声音的高低变化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通俗来讲,汉字读音有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的区分,比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轻声——吗(ma)。
在语言的交流和使用上,汉语则以经典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随便打乱语法结构,都会引起语意上的混乱和理解上的错误。
但是,任何语言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面对一些现代汉语字词的读音,到底哪种读音才算正确,当事人往往莫衷一是。是这些汉语随着时代变化向错误发音妥协了?还是它们的古音古韵本身就是这个样子,现代人只是重回传统罢了?
类似的例子非常多。
比如,阿房宫,素有“天下第一宫”的美誉,坐落在古城西安西郊,是秦始皇一统河山后为了庆功而修建的皇宫。
到目前为止,阿房宫有三种读音,三种读音都有很高的支持率,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也分不清到底哪个读法才是正确的。
第一种,阿房宫,读作“ē páng gōng”,这种支持率最高,以《咬文嚼字》月刊主编、著名语言学家郝铭鉴(1944年——2020年)先生的说法最有代表性。
他认为,“阿”字有ā 和ē两个读音,读ē时属于实词,代表具体意思,在古汉语中是指示山下弯曲的地方。“房”在古代是“旁”的通假字,所以读páng。
从阿房宫的建造地来看,它是沿着沣河而建,正对着大秦岭沣峪口,跟沣峪口处在一条中轴线上,距离大秦岭并不算远,说它建在山下也能说得过去,因此,“阿”读作ē,完全有可能,并且,郝铭鉴的观点得到了北大中文系一些知名教授的认可,被当作最权威的声音。许多人在上学期间,语文老师教的也是这个读音。
第二种,阿房宫,读作“ā fáng gōng”,这个观点是原中科院西安研究室主任、现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提出的,他以陕西关中方言为依据提出了这个观点。
在陕西关中方言里,通常用“阿”字来表达“那个”的意思,比如,陕西方言“阿达”,若带有疑问语气,表示“哪里”,不带疑问语气时意思是“那里”。“房”代表陕西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地名。历史记载,秦始皇当年在建造阿房宫时,并没有想好起什么名字,因此,后人把“阿房宫”理解为“在房那个地方建造的宫殿”。
由于刘庆柱在圈内有相当高的影响力,因此,许多电视台的主持人也经常把阿房宫读作“ā fáng gōng”,让这个读音在普通大众中间传播很广。
第三种,阿房宫,读作“ē fáng gōng”,语文出版社副编审杜永道,清史研究所所长、辽宁大学教授张杰,2004年1月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都认为“阿房宫”的正确读音是“ē fáng gōng”。
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房”字从古至今只有fáng一种读音。
比起前两种观点,第三种观点在大众里的认可度并不算高。
到底是哪一种“阿房宫”的读法才算正确?恐怕在短期内还无法给出公论,它究竟怎么读,大家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我们古城西安,读作“ā fáng gōng”,已经被默认,大家已经读顺口了,想改变过来很难。至于这个读法对不对,已经没有人去关心了。
又如:
道行,现在读“dào heng”,过去绝大多数人读“dào háng”、也有少部分人读dào xíng,被改成“dào heng”才是近几年的事情。
“行”字是多音字,有háng、hàng、héng、xíng四种读音,每个读音的意思完全不同。只有在读作“héng”时,才有功夫或本领之意,不过,这个词语属于口语。但在2012年7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里规定:道行的“行”应念“heng”,为轻声,释义不变。
这样改变,以我之见,是为了顺应口语的语言习惯,因为口语中出现“轻声”的情况很多,这样读符合口语的发音习惯。
没有看到新规,还没有跟上变化节奏的人,肯定这个词语还停留在过去的读音里,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便。
再如:
呆板,现在读“dāi bǎn”,故去读作“ái bǎn”。过去之所以这样读,是从词源上考证出来的。“呆板”在过去写作“硙板”,“硙”有三种读音,一读“wèi”,作名词用,指石磨。二读“wéi”,作动词用,磨碎、粉碎的意思。三读 ”ái”,作形容词用,同“皑皑”,形容洁白。
组合成“硙板”这个词语时,作形容词,形容一个人像笨重的石磨那样看起来不灵活。按照字面意思来说,读作“wéi bǎn”显得更确切一些,但其读音在后来究为何变成了“ái bǎn”,专家目前也没有考证出来。
为了引起混乱和误解,从2008年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出版后,干脆取消了“硙板”这个词语,一律用“呆板”,读音也被固定为“dāi bǎn”的发音。
虽然“硙板”这个词语消失了,但至少让读者们了解了一些词语的渊源,说明许多汉语词汇不是无根之木,有助于读者理解汉语的博大精深,这何尝不是一种学习。
便秘,现在读“biàn mì”,过去读作“biàn bì”。实际上,“biàn bì”才是它的正确读音。“秘”是多音字,其读音有bì、mì、bèi三种,“便秘”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医,古代中医一直读作“biàn bì”,但随着近20年许许多多的人把它读作“biàn mì”,错误的读音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大家将错就错,这个读音被洗成了正确读音。
到底是谁错了?现在很难说清楚。
在科学界,关于对与错的判断,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就是:符合事实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
在语言学上,一个字的读音是否存在错误?肯定存在,只不过都属于主观上的错误。因为语言学是社会人文学科,文字的造型、读音和含义,都是后人根据前人的经验,以及当下的语境变化,通过人为的方式制定出来的,人为制定的东西很难有对错之分,它只遵循大众的标准。
当一个字的读音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被大众读成那样,即使它是错误的读音,也会成为约定俗成的读法,到最后就没有人再认为它错了。
古诗词里许多字词的发音都遵循古韵,但现在被改动了。
比如,杜甫《梦李白》里写道: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诗中的“测”读cei”,“色”读sei,“得”读dei,整首诗才能完全押韵上,呈现出音乐韵味。
杜牧《山行》写道:远上寒山石径斜(xia),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只有按照古韵把“斜”读作xia,才能跟“家”和“花”两字押韵上,体现出韵律感,但是,现在的学校在教课时,都给学生读作xie音。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里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中的“衰”字,在70后、80后的记忆里,都读作”cuī”,而现在被改成“shuāi”,跟原来完全不同。
为何要改变这些字词的读音,按照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王晖教授的说法: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语言的标准不同于其他标准,要用开放、辩证的眼光看待语言变化,同时,对待一些读音不能搞一刀切。
专家们改变字词读音的初衷也许是好的,因为有些字的读音比较多,很容易让语言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读错发音,造成千人千音的混乱局面。改变读音可以淘汰掉一些字词的生僻读音,便于学生们更容易地掌握汉字的读音,说好普通话。
但是,这种做法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等于直接过滤了古诗词在押韵和平仄上的艺术魅力,传统文化里的艺术韵味被无情地阉割了,更不利于学生们领略汉字与生俱来的多音、多义的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