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

《一代宗师》里,站在人生边上的宫二对叶问倾吐真情后说:“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看似达观的表达,观众却将背后五味看在眼里。

人可以洒脱地人生无悔,但不会没有憾:因为人生终究没有重启键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1)

这份感慨来自《七月与安生》成功的电影改编。两次翻转三重结局,监制陈可辛和青年导演曾国祥不撒狗血不玩套路,拷问人生和命运,在青春片已经成为烂片代名词的今天为青春片正名,来到新高度。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2)

原著讲述的是两种极致性格带来的不同人生。安妮宝贝笔下的七月与安生就像一锅鸳鸯火锅,泾渭分明不可调和。

七月从来没有突破自己安稳静好的性格与人生,最后与劈腿的苏家明一起抚养闺蜜兼情敌的女儿,她的流年里似乎激不起一丝波澜。

安生则是恣肆到底纵情燃烧,作者宁可让她用死亡来偿还原罪,也不肯给她一个迟疑的片刻。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3)

原著的魅力在于华丽冷艳,颓废阴郁的文字和充满极致调性的人物。如果电影照搬原著情节却会是一场灾难。

时代加速前行,十几年就是沧海桑田,即使是当初的死忠原著粉也已经接受多元多维的生活真相。改编势在必行,也考验创作者的功力。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4)

影片的口碑证明改编是成功的:最苛刻专业的豆瓣评分从公映首日的6.7分稳步上升至7.7分,其他平台破8望9,在国产青春片中独步武林。

票房表现也可圈可点,作为中秋档新片中最小众文艺向的选择,单日票房稳居前三,上座率和观众评分持续居首;截至9月22日,上映九天票房过亿且仍有超10%的排片场次,长尾效应可期。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5)

《七月与安生》的改编是内容和形式双管齐下。一方面大刀阔斧增删改换,丰富剧情丰满性格,让本来性格极端的双女主完成人生互换。

更凸显灵性和功力的是影片一改原著的单线程叙事,用三条独立又交织的叙事线和两次翻转,呈现出三个截然不同人生图景。翻转不是悬疑片中为出人意料而出人意料的套路,而是层层揭示人物的性格命运,拷人生的意义,引发思考,产生共鸣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6)

第一条叙事线是片中同名小说讲述的故事。在电影里引入同名小说,产生新的角度和切入点。电影瞬间活起来,摆脱亦步亦趋复制原著故事和氛围的套路,更多的“加法”都有了生发依附的框架。

这一重真相是最完整的叙事,用大量真实细腻的细节铺陈性格迥异的好友的情感和成长。

性格决定命运,七月的岁月安稳而静好,在学校里做乖乖女,毕业安居老家觅得铁饭碗,和初恋谈婚论嫁。而叫安生的却最不安生,人生的关键词是流浪和漂泊,走遍世界每个角落,每一天都是新鲜。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7)

本来可以延续一辈子的感情,终于因为同时爱上苏家明芥蒂暗生,几番聚散相爱相杀。按照原著,安生生下家明的孩子后难产而死完成赎罪,七月嫁给家明一起抚养孩子……又一部云集圣母渣男贱三的苦情大戏呼之欲出,还有可能被炮轰三观不正。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8)

但从这里开始,故事开始颠覆性地改头换面。

新郎逃婚,七月被动地告别习以为常的过去,试着踏上未知旅途。冰天雪地里独行,大海重洋上呼唤,星空下篝火旁微笑,歌舞场里不醉不归。

一道白光经过棱镜的激发有了绚丽的色彩,而面对新生活,连疲倦也可以是健康的。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9)

七月过成了安生,而安生则活成了七月。安生风景看透之后看细水长流,大江大海归于云淡风轻。课桌前的安生,安静到开始放光。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10)

这样的改瞬间放大影片格局,脱小情小的性格悲和宿命痴,注入人生可能性的思考

你以为自己只能做安生或者七月,但永远有未知的精彩等你开拓。未必一定来更好的未来,但不改却只能一成不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与其畏惧和裹足不前,倒不妨试试看。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11)

影片就此打住已算成功,一部有感伤有希望,真实克制的文艺小清新,哀而不伤。但电影又剥开第二层洋葱,做了第一次翻转。

第二重的真相是家明安生偶遇后完成的拼图。家明的逃婚并非自己主动逃离,而是安生要求的结果,她的出走是自主选择。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12)

如果说第一个结局突破了原著对宿命的执着,那么第二个结局就是对原著人物性格的深挖和升华。

从闪回可以看到,七月不是天生的“好女孩”,只是更懂得如何装得乖一点。七月不再是安妮宝贝笔下脸谱化的典型,而是化身芸芸众生如你我。

每个人的内心深都穴居着一只猛虎,但虎穴之外仍有生。就像在大都市兢兢业业为家庭打拼努力做一个螺丝钉的人们,常有“逃离北上广”的悸动,猛虎蔷薇的矛盾存在于人生球场的每一次挥拍。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七月与安生在无声交火。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13)

至此结束,电影可算圆满,有深度有共鸣,超出青春片视野。但主创没有善罢甘休,再一次翻转让第三重真相浮出水面:刚站上新生活的起点,七月却猝不及防告别,匆忙得来不及说再见。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14)

人都开心的局,但悲却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七月产后大出血而死,不是剧情发展的必然,也不是性格使然的宿命,是创作者刻意为之的结果。导演在已经被之前百分之九十故事吸引的观众心里,狠狠扎下一根刺,树起一根警示牌。

命运无常,谁能保证老天一定公正?无悔的人生却终究逃不过大大小小的遗憾。

有花堪折直须折,不要等到心里流着泪嘴上还要说无悔。人生的真相如此平淡,同时又是那么痛的领悟。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15)

两次翻转三重真相已经足够精彩,不过影片本来还有一个结局。

这个片段是安生的想象。还是与家明初遇的场景,但安生没有上前警告家明好好对待七月,而是在家明迎面走来时转身离开,之后远远看着七月与家明结伴离去,露出安心的微笑。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16)

如果没有最初的相遇,也许时间的涟漪可以抚平之后的恩怨情仇,落下一个花好月圆人亦寿的结局,七月都可能因为安稳待产而不致早夭。“嗳,当初没有如何如何就好了”,谁都会有的想法。更好的可能,在已实现的残酷现实面前,更显得遥不可及和悲凉。除了“天凉好个秋”的无奈达观,生者又能做些什么?

第四重结局在之前整部影片的情感铺垫下,展现出对“人生无悔却有憾”的无力感,回味悠长。只是事不过三,此前的三重结局恰到好处,只得割爱。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17)

《七月与安生》的大胆改编无疑是成功的。在前辈陈可辛的扶持下,年轻的曾国祥大展拳脚,三重真相这一点睛之笔更是他坚持保留的创意。江山代有人才出,华语电影的明天也许就寄托在更多像曾国祥一样有能力和灵气的年轻人身上。

七月与安生哪个更重要(烧脑的七月与安生)(18)

当然了,对于我等吃瓜群众,如果能从《七月与安生》里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在人生旅途上点亮一点微光,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