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例子讲解马克思主义(转自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公众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等人的旧唯物主义观点并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著作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首次发表,标题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中译文最早发表在1929年上海沪滨书局出版的林超真翻译的《宗教·哲学·社会主义》一书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生动例子讲解马克思主义?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动例子讲解马克思主义(转自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公众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生动例子讲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等人的旧唯物主义观点并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著作。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首次发表,标题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中译文最早发表在1929年上海沪滨书局出版的林超真翻译的《宗教·哲学·社会主义》一书。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在早年时期,马克思曾深受黑格尔哲学影响,后来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了唯物主义,但他本人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爱”的说教不满,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为了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阐述自己的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了批判费尔巴哈的这十一条提纲。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者的消极直观性和唯心史观,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的根本宗旨和任务,文章中的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批判旧唯物主义忽视实践的缺点,提出唯物主义实践观。马克思认识到了旧唯物主义的受动性及其缺陷,认为旧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缺陷在对一切客体的直观理解,指出费尔巴哈“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因此从来没有从“对象性的活动”的视角出发理解人的活动本身。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强调实践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确立起了完备的实践观,为新唯物主义找到了理论出发点;进一步立足实践观批判了直观反映论,阐述了能动反映论,指出人的认识是人作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建构,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由现象到本质的循环往复的无穷发展过程;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在根本上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不仅人类思维的真理性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证明,而且某种理论是不是真理也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

第二,从实践观点出发阐述了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他指出人与环境互动的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人类的实践不仅改变环境而且在改变环境过程中改变人类自身。马克思强调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他针对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抽象的、孤立的、自然的个体的错误观点,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突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具体性与历史性;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及社会生活本身。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没有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现实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指出了实践对宗教世界世俗基础的改造作用,强调只有通过革命实践消灭宗教赖以生存的社会矛盾,宗教才会走向灭亡。

第三,强调自己的新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不同并以“新唯物主义”为之命名。马克思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哲学家都是“直观的唯物主义”,都只是强调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改变世界才是哲学的根本任务。他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中的单个人的直观。”“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自己的哲学是以人类社会或者社会中的人类为立足点的新唯物主义,它与以市民社会为立脚点的旧唯物主义存在着根本区别。在这个提纲中,马克思不仅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也构建了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新世界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明扼要,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它第一次确立了实践观点,初步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综合,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把实践观点贯穿历史观、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做了理论准备。恩格斯评价其“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学界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