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的重要性(制度与经济增长)

诺斯的尝试证明,经济学的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古代社会,而且还可以获得一些额外的收获,这对于中国史学界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读完你会发觉,这是一本普通人也能读懂的经济学专著。

《制度与经济增长》虽然是一本经济学专著,但作者在写作中力求避免使用一些经济学的专门术语,并对经济学的一些概念都给予了解释。

作者通过严谨的学术论证,从经济史、世界史、经济学及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经验等多维度,批判地看待20世纪末影响深远的“新经济制度学”学说。

那么相对于普通的经济学专著,本书读起来就没有那么晦涩难懂,读者也不限于对经济学专业人士,任何对制度研究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拿来阅读。

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的重要性(制度与经济增长)(1)

作者姚洋 ,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同时担任《经济学(季刊)》主编、Agricultural Economics副主编、World Development 副主编以及《世界经济文汇》、China Economic Journal和Journal of Rural Cooperatives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说到制度经济学,必然需要对制度作出定义,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将制度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者更正式地,是定义人类交往的人为的约束”,以此看来,根据韦伯的统治模型,无论是法理型,还是克里斯玛型,亦或是传统型,其实都是制度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制度又划分为正式制度(法律、组织章程等)与非正式制度(或者说非正式规则,如风俗习惯)。

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的重要性(制度与经济增长)(2)

《制度与经济增长》是姚洋关于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的经济学贡献的当代性思考。姚洋指出诺斯的贡献主要在宏观经济学理论领域,是特色主要在两方面,其中在方法论方面,他将标准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对经济史的研究,和许多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一道使经济史由一门纯描述性的学科变为一门集描述、分析和计量于一体的规范学科,并导致了一门新兴学科,计量史学的出现。

此外,在问题研究方面,他揭示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对制度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是继马克思和韦伯之后又一个试图构造一个长时段的“制度一经济”互动历史模型的学者,也是纯经济学家中唯一做此尝试的人。他倾向于纯经济理论,而不是社会一经济分析。由于他的宏观制度理论,诺斯成为少数几位影响力超出了经济学本身的经济学家之中的一个。

要看这本书,首先我们需要认识谁是诺斯。

道格拉斯C诺斯是当今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方法论方面和问题研究两个方面。他将标准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对经济史的研究,从而使得经济史变为一门集描述、分析和计量于一体的规范学科。同时,他揭示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对制度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的影响力超出了经济学本身。

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的重要性(制度与经济增长)(3)

这是一本经济学类的书籍,我们需要具备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进行阅读,了解姚洋教授所表达的制度经济学,这也是重要的学术研究之旅,无论是对于专业人士,还是以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学者,都可以找到共鸣!

任何一个社会科学家都是只能从自己学科的侧面为我们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做出一定的贡献;在当下高度细分的学科状态下,那种想成为社会科学全才的企图似乎注定要受到各方的挑战。然而,这也正是诺斯的探索的意义所在当今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急需打破学科壁垒,以促进理论的创新。

北大姚洋教授在本书里,基于美国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在本书的前两章讲述了诺斯的学术研究之旅,第三到七章介绍了诺斯的主要学术贡献、诺斯对制度演进的定义和分类并附加了姚洋的相关评论;接下来的四章对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后继者新政治学的思想进行系统性的评论,讲解制度变迁的过程以及制度绩效的多样性等,最后提出了制度研究的新视角。

关注@果冻乐读

果冻陪你一起阅读、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