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9个部落(打仗前的威逼利诱)

尧、舜、禹的历史故事奠定了远古的盛世图景,刻画了历代文人尊崇的德治理想。上古竞于道德,行仁义而得天下,成为大家的主流印象。然而,从夏、商、周开始已经出现了血与火的斗争,不再温情脉脉了。这在《史记》关于几次战前誓师的记述中,已经显露端倪。

上古时代9个部落(打仗前的威逼利诱)(1)

夏启作《甘誓》

禹之后,先后立了皋陶、益作为禅让继承人,但天下最终还是归了禹的儿子启。这也必然引起仍然主张公开推选的部落不满。其中,有扈氏这个部落尤其不服,公然表示不要听启的。启作为夏朝开国之君,必须征伐有扈氏,于是就大战于甘。甘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陕西户县附近。

上古时代9个部落(打仗前的威逼利诱)(2)

战前,夏启把六军将领叫来,进行战前动员,并让他们向全体将士传达誓词,这是《甘誓》。在这篇誓师讲话里,夏启除了骂有扈氏不能顺应天意,还着重对将士们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帑戮女。”意思是,认真执行命令的,在祖先前受奖赏;不服从命令的,在土地神主前处死,把你的妻子、孩子都降为奴隶。

有了这样的奖惩机制,将士们不可能不作战英勇,于是才灭了有扈氏,平定了天下。

上古时代9个部落(打仗前的威逼利诱)(3)

这也说明,从夏朝开始,已经不是天下为公,而是家天下了,世袭制从此取代禅让制。

商汤作《汤誓》

夏朝经历了大约470年,到夏桀时终于把天下搞得相当乱,夏桀本人众叛亲离,后来作为商朝开创者的成汤开始崛起。

成汤平定了不守礼法的葛国诸侯、作乱的昆吾氏等,又修仁德、得人心,得到伊尹等贤臣辅佐,大家都愿意听他的,最后时机成熟了,就开始攻伐夏桀。

上古时代9个部落(打仗前的威逼利诱)(4)

成汤也把众人都叫过来,说明其实并不是他敢于作乱,而是夏朝君主实在有罪不像话,老百姓都忍不下去了,宁肯与他同归于尽。关键是,成汤还说:如果你们能和我一道按照天意去讨伐夏桀,我就厚厚地赏赐你们;如果不从誓言,“予则帑戮女,无有攸赦”。不仅严厉惩罚,而且不会赦免!

成汤还说“吾甚武”,自称武王,打败了夏桀,随后又逐步平定了天下。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汤武革命。

汤武革命成功后,告诫各位诸侯国君,一定要好好为黎民服务,勤勤恳恳干好工作。“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也就是说,如果干得不好的话,我会重重处罚你们,到时候可别再怨恨我。

上古时代9个部落(打仗前的威逼利诱)(5)

这表明不仅要仁德,还要有强制的权力和强大的武力,在强大实力的支撑下,才能管好天下。

成汤由此改正朔,易服色,崇尚白色,建立了商朝。

周武王作《太誓》

商朝前后经历了554年,到了商纣王时,实在糟糕。众所周知,他宠信妲己,酒池肉林,残杀忠良,在败家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把商朝彻底玩坏了。与此同时,周文王和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却广施仁政,迅速崛起,最后由武王伐纣,终结了商朝。

上古时代9个部落(打仗前的威逼利诱)(6)

1990年电视剧《封神榜》中的周武王姬发

说起来周文王已经开始打基础,低调行善,笼络人心,诸侯遇到事都会来找他。有虞、芮这两个地方的人起了争执,也要来找周文王评理,但是,他们进了周界之后,惊讶地发现耕者让地界、民众让长者,相当和谐友善。虞、芮两边的人还没见到文王,就已经感到很惭愧了,纷纷说:“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我们那争来争去的,人家这却以之为耻,这一比我们真是不像话,去找文王净是丢人。于是就都回去了,从此相互礼让。文王不愧是行仁义而王天下。

上古时代9个部落(打仗前的威逼利诱)(7)

但是,到了周武王伐纣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在武王十一年周历二月甲子日黎明,准备进行牧野之战,武王战前宣誓,除了慰问将士,展示实力,骂纣王自绝于天,还要求大家必须步调一致,别贪杀突进,别迎击投降的商朝士兵,并且强调:“勉哉夫子!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就是一定要努力尽心啊,不努力、不尽力,要被处死的。

这说明,仁厚如周武王,在起义战争面前,也是要求大家高度紧张的。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你死我活的较量,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能搞温良恭俭让那一套。即使是仁义之师作战,也必须团结一致,不能放任自流,必须有纪律和惩罚约束。

上古时代9个部落(打仗前的威逼利诱)(8)

结果,牧野之战中商纣王的军队虽然很多,但是都无战心。周武王驾车冲击,“纣兵皆崩畔纣”,都溃散投降了。商纣王也穿戴珠玉宝衣,自焚在了大火里。

周朝从前1046年到前256年,经历了大约800年。其中,到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杀于骊山下,周平王继位东迁,周室就开始衰微了。

上古时代9个部落(打仗前的威逼利诱)(9)

历史自此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战争日益频仍,贵族精神没落消亡,士大夫阶层逐渐兴起。与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相伴随的,是诸侯之间不再竞于道德,而要逐于智谋了。一场宏大的社会转型也在群雄逐鹿中拉开了帷幕。

道德仁义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真正夺取胜利,还是要靠实力;但夺取胜利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作为胜利者去施行道德仁义。

文|乌衣白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