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史料图文并茂讲述英烈故事(深度解密莲花岩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

通过史料图文并茂讲述英烈故事(深度解密莲花岩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1)

太行百里画廊——莲花岩

通过史料图文并茂讲述英烈故事(深度解密莲花岩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2)

2015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麻田总部旧址举行

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沓沉甸甸的影印件——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寄到人民日报编辑部的案头。死亡证书是在山西省左权县莲花岩古崖居的崖壁上发现的,影印件尽管模糊不清,但能辨认出,开具这批死亡证书的,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部。83个生命全部定格在1939年,那正是日军大举进攻中国、日寇铁蹄蹂躏我四万万同胞的血雨腥风的日子。

通过史料图文并茂讲述英烈故事(深度解密莲花岩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3)

2015年5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追寻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揭开尘封76年的抗战故事

左权县原名辽县,地处太行山主脉西侧,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1942年5月25日,壮烈牺牲在麻田十字岭上,辽县因此更名为左权县。 抗战时期全县7万多人有3万多人参战,1万多人牺牲。可以想象,巍巍太行山下,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场景何其壮烈!

通过史料图文并茂讲述英烈故事(深度解密莲花岩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4)

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

时光荏苒,倏忽76年。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是怎么被发现的?英烈的亲人找到了吗? 《人民日报》派出采访小分队带着对83位英烈的缅怀之情,来到左权县莲花岩景区见到在崖居发现死亡证书的企业家高乃文,由此揭开一段尘封76年不为人知的抗战故事!那是一沓泛黄的纸张,上边缘处有清晰的圆孔,当时应是用线缝在一起。经过76年的岁月侵蚀,线已无踪影,纸张已残缺,但上面蓝黑色的字迹清晰可辨。死亡证书记录了83位抗日英烈的姓名、职别、年龄、籍贯,以及诊断、治疗经过和死亡原因、主治医师等基本信息。83人中,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仅15岁。如果他们健在,最小的今年也91岁了。翻看一张张死亡证书,采访小分队仿佛看到抗日烽火在太行山上燃烧,八路军战士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英勇不屈地以血肉之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壮举。

通过史料图文并茂讲述英烈故事(深度解密莲花岩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5)

莲花岩峡谷往西10公里为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往西10公里是麻田八路军总部

莲花岩坐落在中太行的一个峡谷里,峡谷纵深延伸15公里,是八路军武乡黄崖洞兵工厂,往南15公里则是麻田八路军总部,可想当年这里是一条非常隐蔽的红色通道,八路军借助巍巍太行山这座天然长城,在这与侵略者展开了5年的殊死搏斗,许多军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崖居里发现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见证了这里当年曾发生过血雨腥风的抗战故事。

《人民日报》以“民族记忆、你所不知道的抗战故事”专题栏目首先揭开的这段历史,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的深度关注。《北京晚报》不惜版面以新闻目击刊登“英雄,在这里长眠”“英雄的亲人,您在哪里?”;中央电视台长城内外以专题“崖居”进行报道;至此一场让英雄回家的寻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通过史料图文并茂讲述英烈故事(深度解密莲花岩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6)

《英雄归来》

强烈的责任感使晋中青年作家乐文城,走进了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吕吉山、《北京晚报》郭强,山西著名企业赵光晋等等的队伍中,为83位抗日英烈寻亲活动中,并呼吁山西等地诗人、书法家为每位英烈题写了书法和诗词。

通过史料图文并茂讲述英烈故事(深度解密莲花岩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7)

《英雄归来》

《英雄归来》一书的出版发行,详细解密了83张英烈死亡证书背后不寻常的寻亲接力,让英雄回家!;用近百张照片,313个页码还原了真实的全民抗战故事。

通过史料图文并茂讲述英烈故事(深度解密莲花岩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8)

2019年左权民歌汇、国际民歌赛开幕式

太行山水犹如画卷舒展,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融呈现,莲花岩在民营企业家高乃文的投资建设下,现已成为AAA级自然生态风景旅游区,红色崖居已成为游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这里山峰高耸,峭壁林立,峡谷万丈,有着太行画卷的美誉。2019年左权民歌汇、国际民歌赛开幕式在莲花岩景区成功举办。

通过史料图文并茂讲述英烈故事(深度解密莲花岩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9)

太行百里花廊——黄金谷新景观

今年在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前提下,左权县委、县政府以打造太行百里画廊为重点,塑造文化旅游品牌。“黄金谷”是左权县百里画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接“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三色一海”总体规划,以生态旅游连接红色旅游,以绿色文化带动红色文化,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致力于将金色树种景观带与周边庄园、景区、荒山绿化接连成片,全面打造“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百里绿化景观,铺展山秀美、景怡人的绿色写意园,建设有特色、有风情的金色产业带,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左权文旅特色的又一靓丽名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