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庄浪生态梯田民俗荟萃(平凉故事文明之旅)
千畦麦浪舞晴空
极目连云覆陇黄
关山深处,六盘山麓,有一个“梯田王国”。
在这里,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重重希望,如雕如塑、如诗如画,宛若壮丽的“大地年轮”。
平凉市庄浪县位于六盘山西麓,东邻华亭市,西依静宁县,北与宁夏隆德县、泾源县毗邻,南和天水张家川、秦安县接壤。东西长56.37公里,南北阔46.60公里,常住人口40余万人。
庄浪山峦重叠,峻岭连绵,沟壑纵横,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5%,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
总耕地114万亩中有103万亩属于坡地、洼地,分布在402道梁峁和2553条沟壑之间。长期旱涝灾害频繁,遇旱干裂,五谷枯萎减产;逢雨泥泞,水土流失严重,民生苦不堪言。
1964年,庄浪县委、县政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开展治理坡耕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的决定》。
从此以后的30多年里,县委、县政府9次换届、10次易人不易志,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建设梯田的目标始终未变,平整梯田的步伐从未停歇。
大庄之光|庄浪梯田化第一村
在庄浪,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全国梯田看庄浪,庄浪梯田看赵墩,赵墩梯田看大庄。”
庄浪赵墩乡大庄村梯田生态景区作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大庄村更是以“庄浪县梯田化第一村”享誉关陇。
大庄梯田作为庄浪百万亩梯田的代表和缩影,见证了庄浪人民数十年战天斗地、艰苦拼搏的光辉峥嵘岁月。
赵墩乡地处庄浪县西北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大庄村位于其中部。
大庄村前任老支书魏国珍回忆:“以前跟现在没法比啊!以前是‘三跑田’,现在是‘三保田’了!这是我们大庄村几代人用血汗和生命修出来的啊!”
魏国珍当了两年村主任,又当了14年党支部书记,他亲眼见证了大庄梯田的变迁:“坡陡啊,陡得很,人都上不去。”
那时候的大庄村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穷地方。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是这片贫瘠土地的真实写照。
“以前种地难,撒下种子,一下雨就被水冲走了,都是靠天吃饭啊。”
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就在历届班子带领下,靠着铁锹、背篼、挑担等简单工具,掀起了建设水平梯田的大规模运动,将一畦畦陡坡地变成了一层层美丽的梯田。
1992年,大庄村共建成水平梯田5610亩,合190万平米,梯田占耕地面积的98%,成为庄浪县第一个梯田化村。
1970年,军队转业的王继业回到家乡,当上了赵墩公社革委会主任,故乡的贫困让他心痛。
“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麦子长得像马毛”,温饱何时才能实现?
王继业提出,赵墩乡要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必须把大搞农田建设当成一项战略性的任务坚持不懈、扎扎实实搞下去。
全公社很快抽调十七个大队基干民兵成立了农田建设专业队,2000多人常年治田改土,每到秋冬农闲,户不漏人一齐上。
王继业作为总指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黑没明奔波在改土工地上,从规划施工区,到选定每块地开挖线、测算移动土方量和组织劳动力,“王铁人”都事无巨细、身先士卒,赵墩乡最终筑成了一万五千多亩高标准水平梯田。
从那个物质匮乏,生活穷困的时代开始,庄浪县的每个山头上,一年四季都有群众在劳动治田。
巾帼英雄|铁姑娘突击队
吃尽人间苦,换来万般甜。
庄浪县广大女性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也主动加入到梯田修筑大军中,与男性一起参与重体力劳动,由此诞生了很多“铁姑娘突击队”“铁姑娘尖兵队”“铁姑娘班”。
当年,“铁姑娘”闫凤英和程玉华、程梅花姐妹正在土坎下挖土。
突然,一大块土方轰然坍塌,她们的笑声被一股浓烈的黄土淹没,人们手忙脚乱刨开黄土,闫凤英已经没了气息。
人们在整理她的遗体时发现,她脚跟上皴裂的伤口竟然是用普通针线缝合的。程梅花被砸伤了胯骨,再也不能扭喜爱秧歌了,程玉华昏迷了数天后才睁开双眼。
庄浪韩店镇东门村“铁姑娘尖兵队”队长高俊兰回忆:
“爬在下面掏的非常深,我们两边再掏下来,上面铁锹一翘,土一下子就下来了,把村里一个女人压到土里了,就外面露出一只脚,丈夫急的抱住哭,大家围过去用手掏,那时候没有什么措施,那时候我们吃的很多苦,现在感觉真的是伟大的。”
其实,像这样的女性劳动者还有很多。
大雪封门不停工,寒冬腊月不收兵。
在数十年梯田建设中,众多庄浪姑娘为了改变家乡面貌,长年累月、不分昼夜吃住在工地,在与穷山恶水的奋战中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芳华青春。
当代愚公|梯田王国
梯田工地,成为千千万万庄浪百姓的人生赛场。
父亲老了,儿子替上,母亲去了,孙子接过笼担,兄长走了,弟弟扛起红旗。
虽然温饱还没有解决,更没有大型施工机械,人力移动土方是高强度的重体力劳动,有些人因此累死在地头。但是他们就是靠一把把镢头、一杆杆铁锨、一辆辆手推车,取高补低,平整如切。
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白加黑”拼命劳作,夜晚星辰高悬,梯田上马灯依次亮起,与漫天繁星交相辉映。
微弱的灯光下,他们用不屈的毅力对抗疲倦,习惯了两头吃饭不见太阳,习惯了长年低头弓背艰辛劳动,习惯了满手老茧、肩膀淤青、四肢麻木的痛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府通过农民上劳实行累积工分制,并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兑现补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当时,群众收种完毕,就会走向田间地头,挥舞铁锨镢头,加紧赶修梯田。山头上彩旗飘飘,山沟里人声鼎沸,人们挥汗如雨,不时挑灯夜战,场面极为壮观。
人间奇迹|百万亩梯田百万亩绿
造田高潮时,10万人马战梁峁。干部们在山上搭起窝棚盘起炕,铁匠们在地头架起炉子摆开砧,羊倌们圈好羊又提起马灯去夜战,学生娃放下书包也扛起了锨······
庄浪人这种绝不怨天尤人、誓叫荒山披绿装的精神,持续传承了几十年。
经过34年不懈努力,于1998年建成了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在全县山塬梁峁上共修筑高标准水平梯田百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
数十年间,庄浪人民累计义务投劳5670万个,移动土石方2.76亿立方米,116人负伤致残,32人献出生命。
移动的土石方相当于三峡大坝混凝土浇筑总量的18倍之多,堆成1立方米土墙可绕地球6圈半,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谱写了一首当代愚公改天换日的壮丽史诗。
40多万庄浪人硬是凭着铁锨和手推车,一铲铲、一车车,手拉肩扛,筑起了“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的光辉丰碑。
1998年5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时任人民日报社驻甘肃站站长李占吉撰写的长篇通讯——《庄浪人的骄傲——记黄土高原上全国梯田化第一县》,全面报道了庄浪人民艰苦创业的壮阔历程。
“曾经在沟沟坎坎间徘徊千年的饥饿与贫穷,终于被青山绿水挤走了。”
“高扬着‘庄浪精神’的庄浪人,正在用自己坚实的双脚踏出一条通向富裕文明的大路,正在用自己长满老茧的双手托起一个山川秀美的新庄浪”······这些质朴写实的词句,都出自《庄浪人的骄傲》一文。
1998年7月,国家水利部作出了《关于表彰甘肃省庄浪县梯田化建设的决定》,庄浪被授予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荣誉称号。
《庄浪人的骄傲》和庄浪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长篇通讯被日本、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转载。日本、以色列、美国等十多个国家专家前来考察,纷纷赞誉庄浪梯田为“居国际领先水平的水保工程”和“人类改造自然的世界奇迹”。
更重要的是,通过修筑梯田铸造孕育出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为庄浪的发展腾飞提供了磅礴的精神力量。
“庄浪精神”早已成为享誉陇上、名驰西北的动人名片,更是水洛大地上永远熠熠生辉的碧玉琼瑰。
2002年4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弘扬庄浪精神 再造秀美山川的决定》,号召全省大力弘扬庄浪精神。2002年8月,中宣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庄浪精神报告会”。
为了纪念庄浪人民兴修梯田、改造山河的壮举,2007年庄浪县城紫荆广场建成了“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纪念馆”,简称“庄浪县梯田纪念馆”。
纪念馆收藏和展出了反映庄浪梯田建设历程的实物、史料共675件。同时,庄浪县城还伫立有壮观的“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纪念碑。
2021年12月,平凉职业技术学院与庄浪县梯田纪念馆联合基地被评为“甘肃省首批职业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庄浪梯田的建设历程,是一曲勤劳无畏庄浪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时代赞歌,更是一部风华正茂庄浪人向命运挑战的峥嵘奋斗史和波澜创业史。
喜看稻菽千重浪
麦浪金波万里绵
智慧勤劳的庄浪人民将昔日光秃秃的山岭,变成了一个满眼山川绿、到处花果香的“梯田王国”。
在百万亩梯田上创造出了“千畦麦浪舞晴空,极目连云覆陇黄”的丰收胜景。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绿水青山更是拼搏出来的。
如今,问起当年经历过“梯田大会战”的庄浪老者对现在生活的感受,他们一定会骄傲欣喜的告诉你:“克达,光阴藏美得很!”
高田如梯楼,平田如棋局。白鹊惊飞遁,点破秧针绿。
站在大庄村梯田观景台上举目远眺,一层层田野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叠叠重重,形状各异,曲线畅美,惊为天工。犹如海上层层波浪,气势磅礴、壮阔非凡。
拉田往返沉丰醉
割收唯恐慢乡邻
层层田野静如止水又精美绝伦,闪烁着诱人丰腴的希望之光。龙鳞般的田块缀满山体,仿佛一道道天梯从山巅垂挂山脚,流光溢彩,波光粼粼。
一层一层梯田,一层一层年轮。
庄浪人在大地上雕刻出了一座座壮丽的风华巨擘。
春来,果树盛花,如串串银链山间挂。夏至,佳禾吐翠,似层层绿浪天梯连。金秋,果实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
站在远处细细凝视,梯田顺着蜿蜒的山势,一丘一丘起伏多姿地隐现在云海里,不时漾起的片片霞光,犹如一幅幅宏大的山水画横挂在关山群峰之间。
黄花盛开油如滚
碧禾浪涌粮似山
2018年,CCTV—2《魅力中国城》竞演中,几位普通的庄浪梯田劳动者走上了央视舞台,向亿万观众再次讲述了那个艰苦不屈、开拓奋进的动人故事,引起了全国广泛热议。
当年的劳动号子已消逝在岁月风尘中,昔日的风华面庞已挂上了时光雕琢的痕迹,但他们眼中的坚毅,嘴角的笑容,洋溢的幸福神采,留下的光华精神,正如这片浩大的梯田云海,将永远在这方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光芒。
正如《颂梯田》所说:“层层叠叠上远山,蜿蜒逶迤绕云间。改造山河旌旗奋,兴修水利人马欢。黄花盛开油如滚,碧禾浪涌粮似山。养育黎民多少代,滋润华夏五千年。”
这个金秋,庄浪大地,人和景明,丰盈如常,硕果芬芳依旧······
参考资料:
1.景颢《平凉史事·1998年:庄浪建成“中国梯田化模范县”》(2016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2.马宇龙《大庄治田记》(2017年《人民日报·大地副刊》)
3.陈皖皖《“世界奇迹”!庄浪梯田故事多》(2020年中国甘肃网)
来源:市文旅局宣传推广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