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人送灯(第一次送灯)

第一次送灯

小时候过年,过了大年初三,就开始眼巴巴地盼着舅舅来送灯,舅舅来了,会带来好玩的红灯笼,而且妈妈一定会做一大摊好吃的饭菜,摆上家里平日舍不得喝的好酒,舅舅总是吃得放松裤带,弯不下腰,喝得黑脸红通通的,久久不散。所以,那时候我就特别羡慕当舅舅的人。等妹妹结婚了,我成了准舅舅,送灯的光荣任务自然落到我的头上,我也可以吃好喝好了。

老家对第一次送灯,特别重视,年前就开始准备筹划,不管日子有多么艰难,都要留下专门买灯的钱。初三刚待过客,父亲就催我赶紧到灯笼市场挑几对好灯,必须要做工精细,颜色鲜艳,不能划破擦烂。初四,我在市场跑了一个上午,终于挑了四对满意的灯。根据关中首次送灯的风俗,姑娘出嫁第一年,娘家要给姑娘家送花灯,至少要送四对,寓意四平八稳、四季发财、四季平安。第一对是大红圆灯(俗称辘轴灯),寓意以后的日子五谷丰登、红红火火;第二对是工艺宫灯(一般是玻璃灯),寓意光照前途、前途光明;第三对是莲花灯,寓意生活如莲花盛开、莲(连)生贵子;第四对是小火葫芦灯,寓意红红火火、人丁兴旺。而且必须用一根长竹杆挑着,寓意万古长青、节节高升。我担心在家里找不到长竹杆,还专门在市场挑了一节特别长的甘蔗,取步步登高之意,带回家准备明天送灯。

给新人送灯(第一次送灯)(1)

第二天一大早,收拾停当,准备送灯。一根竹杆挂灯,一根甘蔗挑灯,担心骑自行车把花灯挂破,只好扛在肩上步行前往。一手提礼,一手扶肩,风吹灯笼响,丝带风中飘,花花绿绿的大红灯笼迎来路人驻足观望。好在灯笼并不重,道路不太远,我小心翼翼地扶着灯笼进了妹妹家,妹夫接过花灯,把灯挂在屋里,点着里边的红蜡,红红火火的大红笼灯吊在白生生的墙边,斜拉的彩条反射着各色的灯光,大红喜字熠熠生辉,映衬着妹妹暂新的婚房喜气洋洋。

妹妹忙前忙后,妹夫的家人嘘寒问暖,递烟倒茶,关心倍至。仿佛小时候舅舅给我送灯时隆重的礼遇降临在我的身上,内心涌起阵阵感动,欢快的心情在胸中飘荡,自豪的感觉洋溢在我的脸上。

给新人送灯(第一次送灯)(2)

没多久,妹妹精心准备的午餐上桌了。饭菜很丰盛,桌子上摆得满满当当,妹夫拿出了家里珍藏许久的西凤酒,给我倒了满满一杯。首次提拔的“准舅舅”面对如此高的礼遇,还有些许的羞涩,妹夫的父亲把家族里所有年长的男宾都叫过来陪我,在推让主座间还点不自然,但酒菜的诱惑很快让大家安静下来。酒杯只有两个,我作为送灯的“贵宾”独享一个,另一个在七八个男宾间流传。

还没吃两口菜,妹夫的父亲率先向我敬酒,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西凤酒的辛辣从口腔一直辣到胃里,辣得我呲牙咧嘴,吐出长长的舌头大口喘气,大家纷纷劝我夹口菜压一压。

给新人送灯(第一次送灯)(3)

我夹一起一大口豆芽菜,填进嘴里,饱含酸香味的菜汁裹狎着烈酒吞下肚里,烈酒刺激着贫饥的胃,胃液强制着我活跃的神经,神经控制着我饿狼般的眼睛,眼睛牢牢地盯着桌上的饭菜,饭菜发出的美味诱惑着我的双手,手里的筷子夹起菜来又稳又准又狠,筷筷不落空。桌上的男宾不停地劝我多夹菜,递烟的,送馍的,倒水的,热情而又周到,我从开始的拘谨变得张扬,逐渐不管不顾,拿起筷子风卷残云,一会儿就吃得打起饱嗝。

妹夫坐在角落里看我吃饱了,站起身来,给我倒了杯酒,双手端到我面前,满眼真诚地递给我,然后给自己倒了杯,郑重地端起,仿佛接起生活的重任。两个年轻人默默无言,小心地捧起满满的酒杯,缓缓地靠近,碰在一起,杯子发出闷响。许久,我们同时端起酒杯,仰起脖子,烈酒顺着喉咙灌进肚中,仿佛把人生的苦累和艰辛混在酒里装进胸腔。酒已不再辛辣,而像一副妙药,勾起胸中无限的豪迈,阵阵向外涌出,瞬间仿佛我们都长大了。

给新人送灯(第一次送灯)(4)

妹夫敬过酒后,桌上的男宾纷纷给我敬酒,或许是酒壮人胆,或许是年轻无拒,或许是豪情渐生,所有的来酒,都被我一一喝尽。没多久,那一瓶西凤就被大家喝光了,妹夫的父亲从柜子中又拿出一瓶尖庄酒打开,大家继续畅饮如初。过年的欢喜不但漂红了我的脸,也染红了大家的脸,酒后的红脸如同深秋熟透的苹果,颧骨上红得似乎都要滴出血,丝丝血红清晰可辨。酒后的村民解开衣扣,打开心扉,畅谈理想,大念发财致富经。

妹夫本家的几个叔叔不胜酒力出去了,妹夫的父亲还在不停地劝酒,我也喝得头重脚轻。第三瓶是一瓶沱牌酒,桌上又多了几个生面孔,落座就敬酒,在酒的刺激下我依然来者不拒,喝酒如同喝水。我端起酒杯回敬大家,真诚地感谢妹夫一家人对妹妹的关爱,感谢妹夫父亲对我热情的招待。后来,妹夫父亲借口离开了,我不知深浅地跟后来的几个中年人推杯换盏,把酒言欢。

给新人送灯(第一次送灯)(5)

后来,不知酒席如何结束,只记得当我辞别妹夫父亲的时候,老人仰面躺在热炕上,炕下是一大滩半消化的饭菜,而我也是步履蹒跚。少不更事,洋相百出,让老人难堪。但愿,我小心翼翼送去的花灯能点燃妹妹妹夫担起养家重任的信心,点亮他们开启新生活的恒心,树起发家致富的雄心。

(选自《村头的空空树》) (插图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文武,笔名方圆,网名大山,陕西西安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村头的空空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